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胡祖六:房地产泡沫与地方财政需求紧密相连

2013年04月10日 02:3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卢丽涛 陈丽娜

0人参与0条评论

城镇化作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一直备受关注。

中国新型城镇化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西方的城镇化过程有无中国可以借鉴的经验?撬动城镇化融资的杠杆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2013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专访了春华资本董事长胡祖六,他认为,中国需要借鉴北欧城市的城镇化模式,使人、自然、文化能融合在一起。在一般税收、土地财政、融资平台贷款以及债券融资四种政府收入模式中,未来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发市政债的方式为城镇化融资,靠未来收益来平衡。

第一财经日报:你如何看待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市场化的关系?

胡祖六:城镇化与工业化相辅相成的,实行城镇化的国家都是市场经济国家,但是中国是个例外,中国是转轨经济国家,经过三十年改革,中国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现在中国的城镇化进行了一半,余下的一半怎么做,一定要靠市场机制。

目前遇到的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如果像过去那样,靠地方政府的投资拉动,城镇化一定是无质量的,对环境、社会不平等造成很多负面影响。所以只有靠市场化的城镇化才是高质量的城镇化。

日报:《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正在编制中,可能涉及全国20多个城市群、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万多个城镇的建设。你认为,对城镇化是自上而下的过程,还是自下而上的发展?

胡祖六:我是工科出身,我自然就想到“设计”这个词,但是现在讲到的顶层设计都有点寄于过多的幻想,中国这个庞大的经济体,这么复杂和多元化,我相信中国有才华的人很多,但即使这样也不能把中国的人口经济社会的变迁,想得面面俱到,这是不现实的,一定要靠市场去检验。邓小平的改革思想是对的,摸着石头过河,大胆摸索,先行先试,一定会摸索到行之有效的道路。

日报:西方城镇化过程有哪些模式是中国可以借鉴的?

胡祖六:各国的情况不同,美国幅员辽阔,人口稀少,早期城镇化的时候,人少地大,城镇化是向大城市蔓延。洛杉矶是最好的例子,到了洛杉矶,人们是找不到市中心的,城市布局特别分散,市民生活靠高速公路连接,基本都是开车上班。

现在中国有点盲目仿制美国城镇化的道路,也在大量普及汽车,也在进行都市蔓延。美国走这样的模式可以成功,因为美国幅员辽阔,人口稀少,但中国很难,中国人口众多,土地稀缺,不可能走摊大饼的路子。中国需要借鉴北欧的城市的城镇化模式,使人、自然、文化能融合在一起。

同时,目前中国的城镇化,不能简单的是农民工群体进城就是城镇化了,要让他们融入新的城市社群。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发展的前提,但是目前中国的教育医疗,文化娱乐,公共设施做得并不好,这是下一步城镇化要关注的。

另外,还需要解决就业问题。过去农民进城,做的是建筑业、制造业或者餐饮服务业,未来应该有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不能使他们从农村的贫困阶层,变成城市的贫困阶层,就像拉美、印度的城镇化就变成出现很多城市的贫民窟。这一点我们也要关注。

日报:“城镇化”概念持续升温,涉及到如何“积极稳妥”推动,最需解决的是融资难题,你认为,撬动城镇化融资的杠杆是什么?

胡祖六:过去地方财政更多靠卖地,发生了许多问题,我认为房地产泡沫和地方财政需求是紧密相连的,未来地方政府需要基础设施,应该可以发市政债,靠未来收益来平衡。

比如,建地铁可以惠及很多代人,发市政债后,可以通过很多代人慢慢还,这是代际之间的公平。所以我认为市政债是个比较好的模式。但是现在《预算法》规定,财政体制上表面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实际上地方政府变各种名目去发债,搞各种融资平台,不透明,也缺少监管。既没有政府监管也没有市场监管,所以还不如修改《预算法》,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有些城市,比如上海完全可以发自己的市政债,而且各地方可以竞争,看哪个市政债的品质好。我认为,发债是个很好的融资杠杆。

[责任编辑:zhangzh] 标签:中国 融资 地方政府 城市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登 录注 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