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四省抱团争取城镇化试点 寻求上升为国家战略
本报记者 宋江云、何苗、周慧
南昌、合肥、武汉报道
南昌市长陈俊卿表示,湖北、湖南、江西及安徽四省联合提交报告,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纳入国家规划。
5月27日,南昌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柳华对本报称, “现在我们四个城市抱团在争取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区,如果争取到了试点区,在公共服务体系方面,会比其他地方享有更多的政策支持”。
“在这个方面我们四个城市都是比较积极的。”柳华说。
27日,南昌市长陈俊卿也坦承城市群建设需要国家顶层设计、高位推动。陈说,长江中游城市群横跨中部四省,涉及面积20.6万平方公里,人口1.1亿,其中包括四大城市圈以及众多的中小城市,统筹协调难度非常大。
陈介绍,目前,湖北、湖南、江西及安徽四省已联合向国务院上报了《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请示》,力争早日纳入国家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期待能够尽快从国家层面编制和实施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纲要”。
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四地部分主导产业的雷同,却令不少观察人士担忧,希望有更加审慎的合作路径和机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此前在博鳌论坛透露,国家发改委正进一步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相关问题研究,并会同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机制建设、政策安排等方面给予四省积极支持,共同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联动走向深入。
旅游协同
“过去四个城市相互比较更多,竞争也比较多,现在更多讲竞争合作。” 柳华说。
具体到合作,步子较大的是旅游业。
“四地的民俗、文化、自然环境、资源相近,涉及的利益博弈最少。”5月22日,南昌市旅游局局长陈清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此前四省会城市11部门分别签署协议时,都认为旅游方面是九个方面最有条件率先开展合作的。
今年2月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省会城市签署《武汉共识》,提出在九个层面深入开展协作:包括工业分工合作、区域开放市场体系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公共服务共享区、共享社会保险平台等。
5月19日,南昌、武汉、长沙、合肥四市旅游局联合发布《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旅游发展合作组织章程》、《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旅游发展合作实施纲要》,这是四省会城市九层面合作,最先出台的合作细则。
具体而言,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市旅游局,推出城市群旅游优惠联票,四城市民互游8大景区(每个城市推出两个主要景区),享8折优惠。
这只是四城旅游联动的第一步。按照合作细则,四省会合作的远期目标是:四城居民只需持一张卡,即可享受四城主要景区、酒店、购物及餐饮场所的打折优惠。
本报从南昌市旅游局了解到,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旅游发展合作组织采用峰会机制,峰会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设轮值主席1名,轮值主席由四市相关市领导轮流担任,每届任期1年。
合作组织下设秘书处,秘书处下设若干工作组,根据年度工作计划重点开展旅游市场促销、旅游产品设计、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区域旅游合作。
除了旅游文化业外,在交通基础设施合作进展缓慢。
本报记者从南昌市交通局了解到,四城市大交通合作细则的制定主要由武汉牵头为主,其他城市配合武汉做好对接工作。但实质性进展甚少。
27日,南昌市长陈俊卿坦言,交通仍是中部城市群合作发展的瓶颈,四市之间的高铁仍没有“畅通”,目前只有长沙与武汉之间有高铁。
备受关注的共建共享社会保险平台方面,建立医疗服务共享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跨市结算方面,目前已有合作构想框架方案,但具体启动尚未明确。
22日,南昌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对本报称,“医保实现跨市结算,南昌已经有经验,去年8月份南昌-广州两地医保已实行联网异地结算,两地账户互认,南昌、广州分别在对方城市设立一个专用账户,南昌到广州看病刷医保资金结算,直接从专用账户划结”。
“我们也准备与武汉、长沙、合肥沟通商定四城市间医保跨市结算的具体细则”。
产业博弈
与GDP、税收密切相关的工业分工合作等方面合作细则进展缓慢。
23日,南昌市工信委主任詹水发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旅游、大基础设施的衔接互通互联推动得快一点,因为大家都有需求,而产业方面合作做实很难。
“相互之间都面临发展问题,不可能出现有些项目你们南昌更合适,有些项目你们长沙更合适,你们去搞我们这不搞这种现象。” 詹水发说。
詹举例称,“四个城市都有汽车产业,并且都是各自的支柱产业,南昌汽车产业有江铃、合肥江淮;武汉有二汽,长沙有广汽菲亚特,像这种情况怎么协作呢?产业与社会公共服务不同,大家都有自己的责任和发展压力,这方面合作方面确实很难做实”。
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调查显示,湘赣鄂皖产业趋同度高且存在激烈竞争。就城市群内省会城市来看,合肥已形成六大主导产业,分别是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及光伏。
武汉的汽车及零部件、能源及环保、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食品烟草5个行业销售产值超过千亿元。
长沙拥有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家用电器、中成药及生物制药、新材料六大产业集群,其增加值总规模和合肥相近。
南昌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且排名靠前的行业有农副食品加工、汽车制造、医药制品、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非金属矿物制造等六大行业。
由此可见,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主要城市的主导产业存在相当程度的“同质”。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也面临激烈竞争。有合肥不便具名的知情者称,以合肥和武汉为例,作为中部两个重要的省会城市,两地在招商中曾面临多次交锋。如两地都发展家电产业,TCL近期在合肥投资70亿的家电产业园,其高管曾笑称在合肥动工后将专程去武汉向湖北高层“负荆请罪”。
湖南省社科院前院长张萍在去年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他曾和同事去湖北做过一周的调研,并未发现湘鄂两省有明显互补的资源,在产业发展和招商方面,两省明显是竞争大于合作。
升级冲动
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吴传清直言,长江中游城市群现在处于概念宣传造势阶段,四省目前主要是想把它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寻求一些政策上的支持,更多的应称为“区域营销”。
本报从安徽发改委一位官员处了解到,同当年中原经济区规划一样,各地都希望能纳入到国家战略的城市群“版图”内,因此目前湘赣鄂皖四省都希望尽可能大范围纳入。
“安徽的皖江城市带、江淮地区、甚至皖北的一些区域,都要求加入。江西方面则延伸到了赣南的赣州,实际上已经到了江西的最南边”。
但这位官员坦陈,目前还只是各省单方面的想法,最终这个城市群会有多大,目前为止国家层面还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
采访中也有区域经济专家认为,中国目前区域规划特别是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都面临的问题,就是一旦有国家战略,各地都想尽量大范围地纳入,最终只能是“都扶持就等于都不扶持”。
上述专家举例称,不光是省际间的区域规划,包括一省之内的区域规划也是如此。例如2010年国务院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在安徽本省内经过一轮争抢后纳入了9个城市,包含了全省一半的人口,一大半的经济总量。
其结果是,由于大量的土地指标下放,皖江9市每个市都忙于建设自己的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各市之间在产业协作上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而安徽省政府重点打造的两个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成了省级政府在地市的两块“飞地”。
“由于各地都有自己的示范区,因此没有一个地方政府愿意支持,致使集中区发展陷入困境而不得不改革体制,由省直管变成地市代管,才激发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上述专家说。
“这个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范围太大了,而且中间存在很多空白地带,不能称之为完全意义上的城市群概念,个人认为从现实基础和发展方向来看都不客观。”安徽省发改委安徽经济研究院区域所所长徐振宇认为。
徐建议,可将此城市群范围缩小,且不一定要以四省会为支点,因为其初衷是沿江发展,而合肥和南昌并不沿江,且距离较远,从区域经济角度来讲,已经不在一个区域辐射范围。
徐说,长江中游城市群应该确定一些城市,而不是确定一个大范围。应根据各个城市的产业特色做一些产业上的协同和分工安排,形成类似于苏南城市的链条发展。
湖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肖毅敏称,合作后或许能带来要政策方面的共赢,“在一般层面上的政策,大家都能享受到,但是特殊政策,要不到都要不到,通过三省跨省跨地区大的经济区,或可以要到。‘长株潭’要不到的,可能‘长江中游城市群’可以要到”。
相关专题:321国道:城镇化在路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