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
税制改革的顺利推行,为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我国财政收入达到61316.9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9.5%,比1950年的62.17亿元增长985.3倍,年平均增幅达12.6%。1999-2008年的十年间,我国财政收入从1万亿增长到6万亿。

财政支出

改革开放前30年的财政支出
从财政支出的结构看,这30年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以经济建设支出为主的“大而宽”格局。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后。[详细]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1952年)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1952年),为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财政支出以国防为重,经济建设次之。[详细]

“一五”时期(1953年~1957年)
“一五”时期支出重点是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保障。按照计划的规定,国家财政对经济和文教建设的支出总额为766.4亿元。[详细]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年~1976年)
1961年和1962年,国家财政支出中用于农林水利方面的支出共达106.48亿元,占两年国家预算支出总数的15.8%。[详细]

 

改革开放30年来的支出规模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最初的带有传统分配色彩的结构模式,逐渐转向适应公共财政需要。[详细]

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1992年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向,财政支出结构由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大包大揽模式逐步过渡到向支持各项改革和提供公共服务倾斜。[详细]

第二阶段是1993年~2002年
这一时期,财政支出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逐步减少和退出对一般竞争性和经营性领域的直接投资和补贴。[详细]

第三个阶段是2003年至今
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向“三农”倾斜,向民生领域倾斜,财政支出结构的公共性、公平性日益凸显。[详细]

税收收入
税制改革的顺利推行,为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我国财政收入达到61316.9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9.5%,比1950年的62.17亿元增长985.3倍,年平均增幅达12.6%。1999-2008年的十年间,我国财政收入从1万亿增长到6万亿。

税收地位的变迁

改革开放之前:“陪太子读书”
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低于企业收入比重。新中国成立60年来,从财权,特别是从财政收入的构成内容来看,我国经历了由税收与企业收入并重到以税收为主的历史演变过程,这一变化也是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反映。1954年~1979年,税收和企业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详细]

 

改革开放之后:“税收国家”逐渐形成
从1980年开始,财政收入中的企业收入比重开始迅速下降。1985年的利改税改革成为我国财政收入结构的分水岭,财政收入由此前的税收与企业收入并重转变为以税收为主。1985年企业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下降到了1.74%,蜕变成财政收入中微不足道的收入形式。从1994年开始,税收成为我国唯一的基本财政收入形式。[详细]

我国财政收入法律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税收立法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在1994年,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进行了全面的、结构性的税制改革,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复合税制体系。与1994年税制改革相适应,初步形成了税收法律体系的框架。目前的税收法律体系由《个人所得税法》等3部法律。[详细]

 

我国财政支出法律制度
我国从财政投资、财政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等方面对财政支出予以明确的规定。我国对财政投资并无统一的法律规定,对财政资金的运营、投资和管理散见于相关的经济、行政立法中,如《预算法》、《农业法》、《水法》、《森林法》、《电力法》、《公路法》、等法律规范性文件对政府有关财政投资的职责权限予以规范。[详细]

我国财政管理法律制度
1在财政管理体制方面,1993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决定》,规定自1994年1月1日起改革过去的地方财政包干体制,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国务院2001年颁布的《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方案》也对我国中央和地方在所得税收入的收益权予以规定。[详细]

 

我国财政监督法律制度
在财政监督方面,国务院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法规性文件,如《关于平衡收支、严格财政管理的决定》、《关于财政监察工作的几项规定》等,对财政违法行为通过财政监察、监督以及相关财政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的追究,对财政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确立了财政监督的主要规则体系。[详细]

网友留言: 专题制作:guo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