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其最直观的表现,或者最突出的成效,可以说正在于终结了国有体制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而回归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历史真实,并再度证实了经济学基本原理意义上的“普世价值”。
今天,中国企业正按照生产力解放与发展的客观规律,越来越多地实践着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广泛融合,创造出更多的真正的“中国特色”——这就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未来命运![详细]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其最直观的表现,或者最突出的成效,可以说正在于终结了国有体制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而回归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历史真实,并再度证实了经济学基本原理意义上的“普世价值”。 今天,中国企业正按照生产力解放与发展的客观规律,越来越多地实践着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广泛融合,创造出更多的真正的“中国特色”——这就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未来命运![详细] |
四面八方:毛泽东的天才构想
1949年4月15日,毛泽东接见太行区党委书记陶鲁笳等人时又提出了著名的“四面八方”论。他说:“我们的经济政策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叫做‘四面八方’。什么叫‘四面八方’?‘四面’即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其中每一面都包括两方,所以合起来就是‘四面八方’”...[详细] |
1949到1952年 多元取向的新气象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为巩固革命胜利和新生的人民政权,毅然确立三年恢复国民经济的目标,并勇于和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用好多种经济成分,既不是一味发展公有制经济,也不是一味排斥非公有制经济,没有按照长期革命的惯性而很容易出现走极端的倾向与问题...[详细] |
1953至1956年 社会主义改造
从1953年直至1956年,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此后,私营经济和其他各类非公有制经济基本处于苟延残喘状态。在这改造过程中,工商业者做出了很大牺牲...[详细] |
舟过山西已夕曛:单一国有制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明确提出“公私合营企业应当改为国营企业”、“大型合作商店有条件有步骤地转为国营商店”,几乎实现了国有体制“全覆盖”。在公有制经济以单一国有制的极端形态构成了相当程度的 “体制崇拜”后,就不可能不物极必反地背离企业原有的经济属性...[详细] |
|
国企改革三十年: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 |
|
1984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1993-) |
|
邵宁:国资委时代的国企改革路径 |
国资委重画改革路线图:国资新政送走MBO时代:
随着2004年8月国资流失大争论掀起,多家企业的管理层收购备受争议,国资委对管理层收购收紧口风。2005年4月14日,国资委、财政部公布《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禁止大型国企向管理层转让产权,但放马中小企业MBO...[详细] |
严介和零收购前途堪忧 国企改革探寻新路径
从2002年开始,严介和就陆续收购、托管了31家亏损大中型国企。然而直到去年,他在江西和吉林两项国企打包收购计划被两地国资委叫停以后,“零收购”才开始为外界关注,因为某种程度上“零收购”牵动了国有资产流失这根敏感的神经...[详细] |
支持 国企改革 |
质疑 国企改革 |
吴敬琏回应郎咸平:国企改革不能停止 张维迎:不要妖魔化中国企业家群体 |
顾雏军“七板斧”伎俩席卷国家财富 左大培:警惕中国的贝卢斯科尼 |
网友留言: | 专题制作:Dingh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