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来,对外贸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贸体制、外贸政策以及外贸功能等均有了相应的改变。目前,中国的贸易伙伴多达220多个,遍及世界上几乎每一个角落;货物贸易规模扩大了数千倍,占全球贸易比重提高到近8%,居世界第3位;服务贸易从无到有;出口和进口分别居世界第7位和第5位;外贸管理政策与制度严格履行国际承诺,贸易透明度不断提高。[网友评论]

时代特点:计划体制下的对外贸易 局限于互通有无
    这一阶段,对外贸易主要被看作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补充手段,局限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建国初期,中国出口商品以农副产品等初级产品为主,约占出口总额的80%,反映出中国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水平。随着国内工业的迅速发展,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轻纺产品成为主要出口商品,重工业产品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详细]

时代特点: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工业制成品成主要出口品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对外贸易进入了新的实践探索阶段。海外投资与经济特区的创办,为中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工业制成品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1978-1991年,进出口总额由206.4亿美元增长到1356.3亿美元。[详细]

时代特点:加工贸易成为主要贸易方式 贸易顺差激增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后对外贸易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转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合作,发挥比较优势。国家陆续提出了市场多元化、“大经贸”、“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质取胜、科技兴贸、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多边贸易体系等战略思想。[详细]

时代特点:中国加入WTO 对外贸易进入新阶段
    中国加入WTO以来,切实履行入世承诺,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下的经贸合作,大力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基本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符合国际惯例与规则的外贸政策与体制,建立和完善贸易救济制度,维护公平贸易。建立和完善对外贸易的促进与服务体系,规范对外贸易秩序。[详细]

进出口变化
1950年全年,中国外贸总额为11.35亿美元,其中出口5.52亿美元,进口5.83亿美元。到1978年,对外贸易总额扩大到了206.38亿美元,其中出口97.45亿美元,进口108.93亿美元。
1978-1991年,进出口总额由206.4亿美元增长到1356.3亿美元,出口和进口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6.6%和14.6%。
2002-2008年,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速达26.7%,其中出口27.9%,进口25.1%。自2001年开始,中国外贸顺差逐年扩大,至2008年已达到2954.6亿美元。

网友留言:专题制作:马德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