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经济数据今日公布 CPI或回落至3.2%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显示,今日(9日)将发布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情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数据。
多机构及经济学家普遍预计,由于食品价格出现季节性回落,再加上翘尾因素小幅降低,5月份CPI较4月份3.4%有所回落,预计涨幅在3.2%左右。央行7日突然宣布降息,或意味着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工业增加值等数据不容乐观。
CPI继续回落几成定局 未来有望退“3”进“2”
近日“蒜你狠”卷土重来,部分地区大蒜零售价已达到8元/斤;与此同时,各地鸡蛋价格开始飙升,从3.5元/斤一跃涨至5元/斤,变身“火箭蛋”。
虽然鸡蛋、大蒜价格飙升,但其他食品价格并未出现凶猛涨势。国家统计局6月4日公布的5月下旬旬度食品监测数据显示,27种食品中的14种食品较5月中旬均呈现下降态势,蔬菜类降幅最大,豆角和黄瓜价格下降超过10%。而在上涨的食品类别中,除鸡蛋一项涨幅突出,较上一期监测上涨6.2%外,其余涨幅均在1%左右。
国内多家研究机构日前发布宏观报告指出,尽管近期鸡蛋、大蒜等个别食品价格出现蹿涨,但今年5月CPI将回落至3.2%的水平以下,个别机构认为CPI或回落至3%以下。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招商证券预测5月CPI环比涨幅-0.1%,同比涨幅3.1%。交通银行预测5月份CPI同比上涨3.1%,日信证券、华泰联合证券、渤海证券预测涨3.2%。
发改委8日发布通知,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530元和510元。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采访时表示,成品油降幅在预测范围内,大幅下调的成品油价格也将利好国内CPI降低。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我们预计5月份CPI涨幅将回落到3.1%,6、7月份将继续下行甚至‘破3’,物价形势的稳定为降息解除了后顾之忧。”
宏观经济数据或依旧低迷 央行非对称降息助力稳增长
此前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PMI(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大幅下降到50.4,跌至经济收缩区边缘。对于即将公布的其他宏观数据,市场预期同样不容乐观,投资数据甚至可能跌破20%这一“投资增长合适水平”的大关。
《经济参考报》曾报道称,招商证券预测1至5月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速为19.6%。其发布的预测报告指出,发改委已明确否认出台大规模刺激计划的可能性,地产调控政策也未出现明显松动。同时,考虑到近期新批项目对投资拉动的时滞效应,预计整体固定投资增速短期内仍将维持回落趋势。中金公司发布的利率策略月报中指出,5月PPI环比由正转负,同比下降至-1.5%。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进口和出口虽然都较上月反弹,但仍在10%以内。工业增加值预计会小幅反弹,但增速仍为个位数,不会出现实质改善。
5月以来,中央已经采取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加快基建投资项目审批速度,加快中央财政支持项目投资等多种手段以稳增长。此前,交通部、铁道部、卫生部、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六部委相继出台“新36条”实施细则。进入6月以来,发改委、国税总局也相继表态支持民间投资发展。
央行7日晚间突然宣布时隔三年半以来的首次降息,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5百分点,并放松对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控制。有分析表示,此举可能意味着即将发布的数据并不乐观。《中国证券报》8日报道指出,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央从央行反常规工作日降息释放稳增长信号(早前加息一般选择在周末或者假期结束后),说明经济数据可能远差于预期,硬着陆的风险正在加大。
沈建光指出,央行降息,意味着货币政策已经从稳健转为宽松,进一步的刺激政策可能会陆续推出,稳增长的关键在于稳投资,预计未来会有更多支持投资的政策出台。
相关专题:5月宏观经济数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 单日流入资金最多个股
- 明星分析师荐股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