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城市多元文化的和谐与融合现场实录

2012年02月24日 15:39
来源:凤凰网财经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凤凰网财经讯 由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人民政府和凤凰卫视共同主办的“国际城市创新发展大会”于2012年2月23—24日在中国深圳举行。凤凰网全程直播。

以下是城市多元文化的和谐与融合现场实录:

【主持人:陈鲁豫】首先要欢迎各位来宾,欢迎大家参加由深圳市政府和凤凰卫视联合主办的电视论坛——城市多元文化的和谐与融合。非常荣幸我为各位主持今天的电视论坛,我是凤凰卫视主持人陈鲁豫。

如果我们把一个城市做一个比喻的话,我觉得它就像是一个人,那么这个城市的建筑、这个城市的自然风景就很像是我们一个人的外形,她长得什么样子、她身材怎样,那这个城市的气质、性格,她的灵魂就是这个城市的多元文化,就是这个城市的活力之源、她的魅力所在,今天要探讨的就是城市多元文化的和谐与融合。

今天特别荣幸请到了四位重量级的嘉宾,等一下我介绍他们的顺序是他们稍后发言的顺序。

第一位嘉宾很多人说他是博弈高手,他是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先生。

第二位嘉宾是我的老板,很多人说他是文化的推广者、传承者、城市顾问,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太平绅士。

我们都说广州是中国的南大门,那今天非常高兴请到了这个大门的“守门人”,广州市市长陈建华陈市长。

下面这位嘉宾其实特别能够体现我们所谓的多元化文化,城市的多元文化,一听他的名字就知道是北京人,但是多年在深圳生活,我们欢迎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部长。

讲到龙部长,我们就会想到他和外国人在谈判桌上打交道的时候,在博鳌亚洲论坛接待世界各地的政治界的、财经界的重量级嘉宾的时候,他其实感受是最深切的,因为他在那个时候是最深切的处在我们的文化和他国的文化交汇的最前沿,所以今天我们要请龙部长为我们分享他的感受、他的见解,有请龙部长。

【龙永图】谢谢!

确实我这一辈子都是在从事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工作,参加了无数次的国际会议,也和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的人进行过非常长时间的谈判。我想今天从我个人的这样一些经历来谈一谈似乎一个比较遥远的话题,就是和我的工作性质比较遥远的话题,也就是关于城市的多元文化的融合。

其实我觉得我们的很多朋友可能都不太知道我们谈判的实际情况,按照媒体的报道,一般都是刀光剑影、唇枪舌战,很热情,冲突很大。实际上我们在进行国际谈判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相互尊重的态度来寻求一些共同的利益。因为如果你要达成协议,你必须要进行非常深入的沟通,深入的了解对方的立场,然后进行有效的交流,然后有时候必须做出必要的让步和妥协,最后在黑和白的立场之间寻找一个灰色地带。所以,实际上我们整个谈判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寻求共同利益的过程。所以,共同利益有了这个基础以后才有可能达成协议,也就是文化的融合,才可能打造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

我们在博鳌亚洲论坛的时候,大家知道我们博鳌亚洲论坛一个永恒的主题,叫“亚洲寻求共赢”,也是一个寻求共赢的过程,因为亚洲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制度,所以在这样一种不同点当中怎么样来寻求一个共同的目标,也就是寻求共赢。

为什么我们要讲寻求共赢、寻求共同利益的过程呢?我觉得我们在谈多元文化的时候,还是要强调在多元文化融合的过程当中,我觉得还是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利益基础的问题。

所以,我就觉得我们在谈多元文化的时候,还是要强调在每一个城市都要培育一个和国际一些普世的价值相联系的一个主流的文化,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因为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它主流的文化,这个城市要包容或者融合其他的各种文化的话,它没有基础,各种文化之间互相之间进行融合的时候,也没有一个共同的基础。

谈到多元文化的时候,一个城市也好、一个国家也好,主流文化的培养。比如说在我们中国现阶段,我觉得要特别的强调一些我们培养城市主流文化的共同的一些标志。比如说我们要培育法制的文化,我们要培育诚信的文化,要培育一种大爱的文化,相互爱、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一些基础性的东西。没有这样一些主流的价值观支撑起来的主流文化,你要想实现多元文化的融合,我看也比较难。

所以,我通过我自己多年的国际交往经验,我觉得在当今世界上,在经济上就寻求共赢,在文化上就在尊重各自文化不同的基础上寻求共同的一些价值观,来形成一种大家都比较认同的一些主流文化,这样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比较和谐。具体到每一个城市来讲,你也必须要有一些主流文化的基本元素,你才可能融合各种不同的文化。

所以,我觉得在谈多元文化融合的时候,我就想发表一个观点,还是要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观作为我们主流文化的基础,这样的话在实现多元文化融合的时候就比较容易,不然的话你讲你的,我讲我的,总要寻找一些共同的东西。

今天我就先发表这么一个观点,接下来听一听其他嘉宾对形成多元文化融合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主持人:陈鲁豫】谢谢龙部长精彩的讲演。

刚才我们也受到很大的启发,文化的这种和谐和融合可能很多时候就像是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当然寻找彼此的共同点很重要,但是更多是要包容彼此不同的地方。

那讲到人,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在自觉不自觉的传播着文化,比如说我们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从一个城市去另一个城市,这就是我们不自觉地在传播着文化。而一个媒体,电视媒体、平面媒体、网络,我们在传播文化,这就是我们的自觉的行为。

那一直以来这是我们凤凰卫视的坚持和追求,很多经常收看我们凤凰卫视的节目会看《千禧之旅》、《欧洲之旅》,我个人是参与了《千禧之旅》的一部分行程,那是我个人一生都难忘的旅程。

下面要把时间交给凤凰卫视刘长乐刘老板。

【刘长乐】谈到城市的多元文化、包容文化,这次的城市论坛中间,关于城市的话题我们列了很多专题,但是这个专题是好像跟城市既紧密,又不紧密,或者带有宏观性的,不光是城市问题。但是我觉得它跟城市还是很相关的,为什么呢?我们以深圳为例,深圳是一个30年非常年轻的城市,我记得的我第一次到深圳来是1980年,那时候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记者到这儿来采访,那时候真的是一个刚刚萌发出来的一个小县城,现在深圳已经发展到了常住人口加上流动人口1400万人,这个规模、这个速度确实是空前的。

我同时注意到了另外两个城市也有类似的这样一种数字,但是没有深圳这么惊人。比如说香港,香港在1841年的时候,统计学认为香港当时的人口是4500—7500人,为什么不那么精确呢?就是因为当时没有特别多的文字记载,所以是这样一个跨度,就是4500—7500人,充其量也不到一万人。现在的香港,根据香港人口普查的记录,到2011年7月份,香港人口是707万人,707万人跟当时的人口发展速度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香港人口移民史是有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我们说到解放初期的时候,它也只有20多万人将近30万人的人口比例,但是到了“逃港潮”最凶猛的时候,它的人口增长速度非常迅猛。但是在抗战的时候,就是1940年—1945年,香港发展到160万人,因为那是抗日的大后方,很多人逃亡。但是到1945年的时候,抗战胜利了,光复以后香港人口突然骤降到50万人,这个过程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故事。

我们也注意到另外一个城市,就是洛杉矶。很多深圳人都在研究洛杉矶的人口变化,洛杉矶在1781年的时候,洛杉矶的人口是44人,这很精确的数字。那么到今年,到现在大洛杉矶的人口是1200万人。

这三个城市有很多类似的东西,其中有一个非常类似的东西就是“新移民”,是一个移民的城市,这个移民城市带来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文化的融合,文化的冲撞与文化的融合,使得这个城市能不能够发展,能不能够和谐地发展、能不能够包容地发展,这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刚才龙部长讲到一个最鲜活的例子,香港一个发行量很大的报纸昨天登了一个广告,这个广告是一个深圳不署名的网名登了一篇广告,叫《香港人感谢你》,就六个大字,当然下面有小字,一会部长可以给我们读一读这个文字,我很有感触。为什么呢?一段时间以来两地的一些同胞们用动物和昆虫来进行互相的对骂,对我们来说是有很大的伤害。当然这个同胞他登这篇的题目是希望弥合这样的一种裂痕,特别是希望媒体不要扩大裂痕,而要弥合、修复这样的一种裂痕。

我觉得深圳作为“新移民”的这种气度,不仅感染了香港,也感染了整个中华民族。我觉得我们应该为深圳的网民鼓掌。(掌声)

为什么我们讲到深圳人和香港人之间的融合的时候要谈到跟城市的文化相包容这样一个话题呢?这就是因为香港和深圳之间现在正在迅速的同城化。虽然还有边界、虽然还有海关,但是由于自由行香港的开通,由于香港市民和深圳市民之间在生活工作上,包括学习就业方面的那样一种千丝万缕的关系,使得香港和深圳已经同城化了,而且这种同城化的速度和隔阂,我相信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最终也可能只要拿深圳的身份证就可以进香港了,我觉得这是时间的问题。

前天我们到广州去学习考察,然后广州的领导也跟我们讲,他说现在“逃港”的很多人回来以后发现他后悔了,因为他原来逃港以后的宅基地的那些没有走的农民兄弟们,现在都不是百万富翁,就是千万富翁了。但是一个村最可怜的人就是逃港人。

实际上我们注意到了在整个文化包容里面,深圳和香港之间这样同城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还注意到一个数字,有一个专家他认为到2020年的时候中国将有20个城市达到或者接近2000万的人口。刚才我们讲了2000万的人口是指城市的实际人口,就是常住人口加流动人口,如果加上户籍的概念,也会不断模糊,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城市人口数字是最实在的,因为他在这里消耗资源,在这里作出贡献。这样的发展速度对于深圳和香港来说,我觉得这2000万人口,深圳的1400万人口加香港的600、700万人口,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包容,这两个城市之间的互动,是我们研究关于城市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一个非常好的案例。

我个人认为,包容应该是我们解决城市多元化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包容的问题我们想了很多,在移民里面,加拿大的移民政策里面其中有两个词很多专家都非常熟悉,就是“文化马赛克”和“文化沙拉”模式。“文化马赛克”讲的是什么呢?不是咱们看电影的时候在某些重要的部位打马赛克的意思。而是由画布组成的非常精彩的文化图案。“文化沙拉”就是既有西红柿,有黄瓜、还有洋白菜,各自组合构成一盘非常美味的沙拉。所以,我们强调多元化的文化里面,就是斑斓的色彩在里面互相辉映、互相包容,这才成为城市里面非常多元文化的组合。

谢谢大家!

【主持人:陈鲁豫】谢谢刘老板精彩的讲演。

多元文化关键词就是“包容”。

刚才开始之前我跟建华市长聊天的时候,我就请教他,应该用什么样的词汇来形容广州比较贴切?他说不应该是粤文化、不应该只是南粤文化,最适合的应该是岭南文化。接下来就请建华市长介绍如何在保护岭南文化同时来接受外来的文化,谈一谈他自己的见解跟经验,有请。

【陈建华】谢谢主持人给个机会!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只奇葩。从秦朝到现在,历经2000多年的历史,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我们当地的百越文化,吸收了外来文化而形成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岭南文化有三大族群,一个是广府文化、一个是潮汕文化、一个是客家文化,所以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多元文化的融合在岭南文化的创新发展体现的淋漓尽致,最近的例子,最新的成功案例就是我们深圳的创新发展是非常成功的。那么从中期来讲,像刚才长乐主席谈到的我们香港的发展,也是岭南文化在城市创新发展,多元文化融合的一个范例。更早一些的就像广州,广州我们在理论界、学术界简单的把它概括为“四地”。

第一,它是岭南文化的中心,2000多年来它一直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孕育、产生了岭南文化。

第二,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之一。广州自古以来,几千年以来是唯一我们国家对外开放口岸,没有被关闭过。

第三,它是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之一。从洪秀全到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这些都是在广州从事活动,或者是以广州为主要的根本地,包括黄埔军校,包括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包括中共三大的召开,以及北伐的始发地。

第四,深圳是作为改革开放的主要产生,是前沿地,是一个堡垒,广州也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地。

所以,用这四个地来概括就可以彰显出多元文化的融合而形成岭南文化这一综合文化的奇葩,在我们国家不断创新发展,在城市不断创新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在进入新的世纪以后,新兴城市如何创新发展,这方面有很多很好的经验。

有悠久传统的老城市,特别是我们内地一些“老大哥”城市,他们的建城历史比广州都早1000年,甚至几千年以上,这就是我们既有古老的话题,又有崭新的课题。

如何应对和回答这些课题?我们要放在全球的大背景之下,以一种国际的视野,把我们的城市放在一个全新的坐标体系之下。

比方说,在数字时代、网络时代;比方说,在节能环保、生态文明的这种理念指引之下;比方说,我们城市的使命是什么?所以我们要回答好这些问题,都要共同来进行深度的探讨。

我认为,一个城市的使命不外乎是两个方面:一是让人们,让民生更加幸福,因为这里有个尺度问题;二是让城市有可持续发展。如果我们能实现现代城市共同的使命,在这个背景下用先进的坐标体系来衡量我们的各项工作,用市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我们的根本标准,我想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包容发展将是我们一个永恒的主题。

谢谢!

【主持人:陈鲁豫】谢谢建华市长的演讲。

京生部长本身就是今天论坛的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和谐和融合最好的体现,本身他是在北京出生、成长的,但是在深圳工作、生活是从1988年开始的,所以,恐怕曾经的他乡如今也是自己的故乡。有一个数字最能说明问题,他们说深圳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最齐全的城市,在这样一个移民城市我们探讨城市多元文化的和谐和融合特别合适。

所以,下面讲演时间交给京生部长。

【王京生】谢谢鲁豫。另外,谢谢前面几位嘉宾的发言,听了以后很受启发。特别刚才长乐主席和建华市长都提到深圳是“移民文化”。那么,移民文化到底有什么特点呢?从方方面面都可以解读,我认为主要的特点就是两个:一个是刚才各位嘉宾所谈到的这种包容性,包容性里面它是以多元性为前提的,因为移民来自各个地方,而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想在这个城市文化容器里面共同生存,尽管你有冲撞,最终必然包容。这点就形成了你必须给大家:一方面展示各自的精彩;另一方面,在这个城市生活,要共同缔造不同的理念。

大家都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移民国家跟深圳不同点在哪里呢?美国是脱离了母体的移民文化。到美国去的各个民族,包括最早的白人,包括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的人,他们都远离母体到那个地方开辟新大陆,后来还有黑人等等。

深圳是没有脱离母体文化,因为我们一直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覆盖之下,所以它是没有脱离母体的移民文化。那么,美国教授给我们讲课的时候就说,他说什么是美国文化呢,我给你们看,然后拿了一个搅拌器,把苹果、香蕉、葡萄放在一块一搅拌,他说这就是美国文化,大家点头,给他鼓掌。然后他又拿出一张地图来,一个白人、一个黑人、一个棕色人种,我看没有黄种人,每个人指着自己说:“我就是世界第一”,他说这就是美国文化。

实际上这种文化在深圳同样的也存在,但是我更愿意把深圳比喻成一个她是在共同的旋律之下各自跳着自己舞蹈的城市。我们这个共同的权利,就是社会主流价值观;而各自跳的舞蹈就是千姿百态,展示着自己的才华。如果一个城市是这样的话,她的个性、她的包容性,包括选择性就都会得到满足。

最近深圳和其他城市精神提出的不同在于,没有市委、市政府说这就是深圳精神,而通过网民的不断投票。从100个深圳的价值观念里面选到30个,再从30个里面选到20个、选到10个,全部是投票选出来的。所以,这个“十大观念”一公布以后,网上全部是赞誉的声音,他的语言没有一句官话,其中有一句话能代表深圳人对自己这种多元性的认同,他就说:“来了就是深圳人”,现在这个已经放在皇岗口岸,还有梅林关等这些地方,就是“来了就是深圳人”,所以这种包容性在网上又引起了热潮,这就证明了移民文化的特点。

移民文化的第二个特点是什么呢?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它的创新精神。因为移民,他可能来到深圳这个地方以后有不同的动机。有的觉得在原来那个地方受领导欺负,有的觉得在原来那个地方挣钱少,有的觉得家庭不幸福,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有一点我觉得是共同的,那就是对原居住地的不满足。就是他对原来那个地方有不满足感,要到这个地方实现自己的满足,这个是他的一个不管什么原因的一个动力,就是在这儿他要寻找到这种满足感,这种寻找的过程就是梦想的过程。

所以,我们从表面上看,移民是在寻找外面的精彩世界,但是真正的移民他实际上是在寻找自己,看看自己怎样的头脑、怎样的力量、怎样的智慧。表面看每个移民都很现实,到这儿来“锱铢必较”,特别是刚落脚的时候,一无所有,他们要为生活打拼,非常现实。但在骨子里,移民是梦想的产物,他们总是为了这个梦想去不断地努力、不断的奋斗。

所以,为什么深圳,总书记说深圳是创新的代名词,深圳是观察当代中国的窗口。为什么深圳有这么多的创新能力,刚才建华市长也说了,广州也有这种能力。深圳文化没有脱离母体的原因在哪里呢?因为本身就有岭南文化,岭南文化就是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所以,这个地方就成了梦想实现的地方,那么这种创新精神也成了深圳实行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级创新城市的文化基础和民意基础。

同样我要提到“十大观念”里面就有敢为天下先,就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不但鼓励创新,而鼓励创新的最重要的是你要宽容失败。深圳这个城市能够喊出这个口号,不是说它矫情,是因为它确实有这样的民意基础。所以,怎么样把移民文化好的方面发展到极致是政府应该特别考虑的问题。

我80年代来深圳的时候印象很深刻,当时深圳的平均年龄是23岁;到了2000年以后我又再看一个数字,也是我们统计局做出来的,27岁、28岁;今天给我的一个材料是平均年龄30岁。深圳这个年轻的城市也在成长,也在成熟,但是创新的精神不能丢,包容性的这种品格不能丢。

我就说这些,谢谢!

【主持人:陈鲁豫】您还有补充?龙部长还有补充。

【龙永图】我听了三位的讲话,都讲到了文化的融合和冲突的问题,长乐讲到最近内地和香港的文化方面的一些冲突;建华市长也谈到了关于客家文化的这么一些和谐;京生部长也谈到了移民文化。我一直在考虑,就像我刚才开场白讲的一样,如果要文化之间实现和谐相处、互相包容,我觉得还是要强调一个基础,就是要互相忍让,还有要相互友爱。如果没有这样一些东西的话,就很难实现可持续的和谐,可能和谐一阵、忍一阵,就像两口子一样,但是总有一些底线,还是要讲一些理智,这个理智就是在法律、道德的一些基本底线的基础上来实现的。

比如说移民文化,移民文化它也不是自然形成的,比如说移民文化刚刚开始形成的时候,像在美国,那种冲突是非常厉害的。但是如果它逐渐形成了一种共同的利益,也就是说到深圳来打拼的人,最后他的一个共同利益就是要摆脱贫困。当时来深圳的大部分人都是不满足于当地原住地的生活状态,所以在改革的旗帜下,在开放的旗帜下,到这儿来争取一种新的生活,这就是共同的利益。这种共同利益形成移民文化,没有这种共同利益的话,移民文化是形成不了的。

所以我就觉得,因为我原先是研究经济的,在形成多元文化的融合的时候,也要讲究一些共同的利益。比如说在城市化过程当中,文化问题最大的就是原有居民的文化,城市文化和新来的农民农村文化融合的问题。这个对我们现在的城镇化进程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原有居民和新来居民的融合问题,也包括他的不同的文化融合问题。但是我觉得融合的基础,要有一些基本的法制,比如说要一视同仁,要实行公平待遇,在社会保障方面、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要实行完全的国民待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如果在这些基本的利益的问题上,如果不能够形成一些共同的点上,在法律上不能保障这种共同利益的话,我认为要实现多种文化的融合是比较困难的,多种文化的和谐也是比较困难的。

另外,我想提出一个想法,能不能不要提多元文化的融合?多元文化能够协调相处就不错了,不要融合。还是要保持自己文化的自己的特色,不同特色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同地区的文化,实现和谐、共存、互补就行了。不要融合,融在一起大家都是一样的,文化的多样性,刚才长乐讲的五彩斑斓的各种各样的文化可能就不存在了。

这是我一点小的看法,不一定正确。

【主持人:陈鲁豫】龙部长刚才讲话可能很多是从自己工作的经验出发的,谈判中也会有忍无可忍,还是要忍的时候,这都是经验之谈。

刚才刘老板说的登的那篇广告,京生部长给我们解读一下,这听了以后我们都非常感动。

【王京生】昨天我们还让报业集团的记者去采访这位网民,说你为什么自己花10万元到香港的媒体上做这个广告?这个白领就说:第一,不许公布我的身份,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深圳人;第二,这是我和我太太商量的结果,毕竟10万元是个数字。

这个广告的内容,我遵循鲁豫和主席的意思,我念一念,他的封面就是写的:感谢你,香港人;香港人,谢谢你,两地同文同种都是龙的传人,因为明白你们所做的贡献,所以欢迎你们来深圳生活;因为明白你们心存大爱,所以感谢你们每一次捐款;因为明白你们爱这个民族,所以期待你与我们并肩前行;因为了解你们用的是繁体字,所以下面也用繁体字。

他就在广告上也用了繁体字了。

来深圳仍尊重你的习惯,要不是香港我们会更艰难;强烈要求公民能互相尊重,并自我约束;媒体要弥合两地的歧义,而不是夸大地域的矛盾。

我宣布完了。(掌声)

【主持人:陈鲁豫】刚才听完这个“广告”全文之后,刘老板也讲到,这是给媒体也提出一个要求,老板这方面你有什么样的见解?

【刘长乐】我今天看了这个消息以后,我还是很触动的。因为我觉得作为媒体人所反思的问题是什么呢?说老实话,在这次关于动物和昆虫的对决和谩骂之中,媒体扮演了不好的角色,真的说老实话。我甚至觉得我们凤凰卫视也有检讨的空间,在这样一种文化的对撞中间媒体发挥得作用应该是包容的,不然的话这个问题会很尖锐。之所以我们要研究大城市的扩张,或者是新移民的凸显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因为实际上没有一个城市的发展,我刚才讲了,2020年将有20个2000万人口的城市,肯定不是这个城市自己生出来的,肯定是移民,包括农村向城市转移。因为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到现在为止,昨天吕市长说的数字是51.75%,所以农村的人口已经低于城市的人口。

这个进程是什么概念呢?现在印度是30%几,印度尽管是“金砖五国”也好、“金砖四国”也好,但是它的城市化远远落后于中国。但是我们是不是止步了呢?或者我们到此为止了呢?我觉得应该是向前发展,因为城市让人们生活更好;美国的城市化是82%,所以大城市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移民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多,文化包容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凸显。

现在我们知道最大的城市,东京是3600万人口,这样的一个规模的城市。所以我觉得文化的包容问题如果不解决,对我们来说会影响非常大的。有很多的城市对我们来说都是很好的范例。比如说阿姆斯特丹,统计学认为阿姆斯特丹拥有的国籍是178个,这个城市有178个国家的人在这里生活。伦敦也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城市,在伦敦使用的语言是300种,这些城市他们的包容性都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挪威布雷维克事件,布雷维克事件的枪声使我们那些提倡一些比较右倾主义的人应该猛醒了。所以,我们动物和昆虫的事件就是布雷维克的事件,如果中国发生布雷维克的事件,它的影响就是非常惊人的。

所以,媒体能够登这样的广告,并且有这样的热心人拿出10万元来登这样的广告,我觉得是非常提倡的,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闻事件。对我们来讲,我们由衷的感到欣慰,深圳出了这样的名人。

但是我们在强调文化多样性的时候个性化是不是不强调了?当然文化的个性化要强调。比如我们在2005年10月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40多票通过了关于文化多样性的表决公约,这个公约通过的时候当时引起极大的轰动,因为美国和以色列两个国家投反对票,澳大利亚等四个国家,约翰·霍华德总理正好没在现场,他可能没听到。澳大利亚投了弃权票。当然中国在2006年下半年,中国的人大通过了决议,认同。因为这个公约是要签字才能认同的,认同了你就得按这个办。对不起,约翰·霍华德总理在现场。(笑)

法国有一个例子,法国电影引进美国电影的时候,是有一个限制的,那就是法国自己的影片不能少于40%。当然有比它包容的国家,英国,英国是不能少于10%,有比英国更包容的国家就是德国和意大利,就是不能少于5%,一个比一个少,这个龙部长可能知道,乌拉圭谈判的时候到底是应该多还是什么概念,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觉得在中国现在的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过程中间,中国自己的文化产品也应该有一些发展的空间和政策相对保护的优势。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既要注意文化的多样性,又要强调文化的个性。千篇一律的城市,千篇一律的街道是非常丑陋的,非常难看的。因为大家都说街道是文化的灵魂,是城市的灵魂,我们现在有很多街道,全国有很多街道长的一个样子,一个模样,真是要命。所以,我觉得在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要强调个性。

【主持人:陈鲁豫】好,今天因为我们电视论坛的时间有限,那么我们现场也是开放的,所以在座在台下就坐的各位来宾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举手示意,提出你们的问题。

【现场提问】感谢主持人和台上的嘉宾给我这样的机会。

我是来自深圳本土的一家公益组织,国外的语言叫非政府组织,或者叫非营利组织。刚才我听到香港的例子我深有感触,在2008年到现在的时候,其实我们一直跟香港的专业伙伴一直在做了非常多的,把这些知识,还有能力带到全国各地的事情。所以那个案例我相信不仅仅是一个深圳市民能做的事情,而且深圳很多人身上都有这样的感动和体悟。所以在此我也非常感谢能够把这个案例分享过来,谢谢各位!

我的问题是在多元文化之下,现有的城市之中,因为我也是一个移民,十几年前来到深圳。现有的城市制度,我大概在四年前才真正拿到深圳户口。那么,现有的城市制度和本土文化难免受到冲击,那么在这种冲击之下,我们各位的身份,包括你们的职务能够如何去化解这种本土文化受到冲击,或者是地域文化受到冲击这样的一个问题?

谢谢!

【主持人:陈鲁豫】你希望以哪个顺序来解答你的问题呢?

【现场提问】近一点吧,因为京生部长是我们深圳的。谢谢!

【主持人:陈鲁豫】好,那从京生部长开始。

【王京生】刚才谈到怎么样保护一些本土文化,或者一些地方性的文化、草根文化?深圳市委、市政府对这个问题一直高度重视,实际上我们实施“文化立市”战略以后,是2003年实施的“文化立市”战略。很自豪深圳最早提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问题。2003年提出文化立市战略以后,其中重要的理论支柱,或者说我们深圳文化的一个基本理论基础,就是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

这个市民的文化权利是没有任何的区别的,只要你是深圳的市民,我说的这个市民包括刚来的外来人口,都通用,就是都要满足他的文化权利。具体地说就是满足他五种权利:

第一,满足他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

第二,满足他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

第三,满足他文化选择的权利;这个满足他文化选择的权利,就包括我们对客家围屋的保护,包括大鹏所城的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我们现在对大鹏半岛的保护,这是人家当时的文化选择就应该满足;

第四,满足市民文化创造的权利;

第五,满足创造成果被保护的权利。就是最终你创造成果,不能最后变成一本糊涂帐。所以,深圳鼓励创新,就应该保护他的这种成果。同样在文化上也是这样。

所以,在实现市民文化权利上是平等的。原来我们党也曾经提出一个文艺方针,叫文艺要为公民服务,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但是实现文化市民的权利把执政党要为服务变成直接满足权利的问题,不是你要不要为他服务的问题,是他的权利必须得到保障的问题。

我想只有每个人,每个族群也好、阶层也好的文化权利都要得到保护,刚才龙部长也谈到这个问题,怎么去保护呢?立一些政策法规去满足他,这种多样性的文化才能繁衍、才能繁荣。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陈建华】我听了京生先生的话,我有同感!我们深圳人是特区人,特区的精神和特区的理念让我们非常感动,而且引起了共鸣。

刚才京生先生他只讲了其中一条:“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个话,我们客家话,潮汕化和广府话(广州话),客家有一句名言:“进门就是自家人”,这跟深圳人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为什么呢?因为深圳原来的原住民主体就是客家人和广府人。我们以前到沙头角,沙头角里面的居民百分之百都是讲客家话的,到香港新界都是讲客家话。所以,叫移民城市也行,更早期叫客家人,深圳人从全国各地到深圳来,早期更多的是自称为叫“新客家人”,包括京生先生,他当时也是自称:“我是新客家人”。毛泽东主席把赵佗(音)称为第一个南下干部,他是从河北定州征订的。

所以从深圳理念的选择可以看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对于我们本土主体文化的认同。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就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

我们讲多元文化的融合也好、和谐相处也好,正是因为这种包容性的发展,它引意了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质。比方说敏思求新,这也是我们岭南文化的一个特质之一。因为它有来自世界各国,来自祖国各地的不同文化的碰撞,如果你不敏思,不求新,那你就固步自封,很快就落后了,这是很重要的特质。

第二个特质就是一种开放和包容,或者叫兼收并蓄。自古以来的通商口岸,这么多的贸易往来。像改革开放之初,广东的对外贸易进出口,包括引进外资,甚至占的大头,包括海关的业务量,就是到今天为止,我们广东的进出口还占了全国1/4,深圳更是在国内各大城市中独占鳌头。所以它有开放和包容,兼收并蓄。

第三是诚信和务实。因为商业文明最大的特点是企业的精神,所以我们虽然是一个大陆法国家,可能在座也有从事法律界的朋友,在特区也好,在广东也好、在广州也好,我们很多案例都是大陆法跟海洋法兼而有之,你不能完全用大陆法来进行一些界定,来进行运作,所以这一点上又形成了一个特别务实,又有诚信这么一个要求。

所以,从在商言商的角度,一次的不诚信可能导致终身的失败,也只有终身的诚信,才能成就一个国际性的商业中心,这也是广州的一个体会、一个经验。

最后一个就是敢为天下先。所以我们讲着文化的融合,就是因为有了多元文化的碰撞,有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包括像今天有这样的平台交流学习的机会。“进门就是自家人”,用客家话叫就是“落门就是自家人”。所以,“来了就是深圳人”,就是新客家人。所以,用“移民”这个词我有不同的看法,因为移民一说就是加拿大移民、美国移民,国内可能还是人口的流动和迁徙。比方说从秦朝到现在,客家人在广东,就是内地,有六次增加,改革开放是第七次增加,从秦朝到安史之乱,到五胡乱华,还有东西晋,这次人口大迁徙应该是属于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所以,我是不大赞成用“移民”这个词,因为移民大家就想到美国的移民局、香港的移民局,或者哪里的移民局,我们这里应该是我们欢迎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新客家人。

我们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我也有不同看法,城市肯定要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是让城市的市民生活更加美好。那我们还有下一个主题,应该乡村也让人们生活更加美好。谢谢!

【刘长乐】我没太听懂我们刚才这位先生提的问题,我理解他刚才提到咱们迁徙的人的法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确实提的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我感觉由于我们城市膨胀的速度、发展的速度太快,所以我们在相应的法规方面是滞后的。当然需要完善、需要提升,不仅是外来的我们中国的内地人口在这里的一些手续,或者是身份,或者是相关的一些保障,现在外国人提出来,我说是境外人士在中国安家落户,或者是移民,这真的叫移民了,是外国人投诉最多的一件事情,就认为外国人到中国移民很难,非常难,办手续很难,其实这种现象已经很严重了,我说外国人想移民中国,因为要大量引进高科技的人才,不引进一些外国人是不可能的。比如北京的麦子店这个小区,麦子店这个小区拿暂住护照的人口已经远远超过本地人口,但是这些暂住人口的手续是灰色的,这个问题是要想办法解决的。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很多新移民是出人才的。最新的一个案例就是萨科齐先生,他上台以后第二天就召集专家研究大巴黎复兴的问题,他提出要建设一个温柔、亲切、绿色、环保、能量化文化感的新巴黎,要把巴黎建成人类的首都、世界的首都,是有宏大目标的。但是实际上萨科齐这个人他是匈牙利的移民,匈牙利移民的第二代。所以我觉得他做的这个新移民的梦,跟我们很多深圳的新移民一样,充满很多幸福、远大的憧憬,那就是创新!

【龙永图】刚才都回答得很好,我想讲一下文化的和谐不和谐,或者冲突,其实背后都有非常深刻,经济方面的、政治上的,社会上的因素,刚才长乐提到的最近发生香港和内地所谓动物和昆虫之争。我想确实有一个相互理解,不要忘记历史,而且要看到经济这样一个大的潮流。

我可以给大家讲一个案例,70年代我们作为官员去过香港,因为那个时候我们要到其他国家去要经过香港的。70年代我们经过香港的时候,我们到香港的一些店铺去逛商店,不能说买东西,因为那会手上没有钱。那时候我们受到的冷眼是非常多的,那时候都叫我们“表叔”,我虽然作为中国政府团成员,我们在国外是很神奇的,在香港受到的那个白眼我是印象深刻,所以我永远不会到香港购物,这是我个人的感情。

但是从我作为一个国家的政府官员,经历了改革开放这样一个历史进程,我始终提醒大家,不管我在香港也好,还是在国外也好,还是在内地也好,我就讲绝对不能忘记海外华人华侨,包括港澳台同胞对于中国改革开放所作出的历史性的贡献。

一直到昨天我在河南郑州参与一个关于龙文化的讨论,我说龙的文化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是凝聚我们中华民族的力量和团结的文化。所以我说我们讨论龙文化的时候,不要忘记的一点就是我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对我们中国改革开放的贡献。那个时候我们中国内地穷的叮当响,我们要做生意,不知道市场在哪儿;我们要引资,不知道投资者在哪儿;都是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可以说手牵手地把我们领到海外。

所以,今天内地经济上发生重大变化,我们经济创造了全球的奇迹,那么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我们内地的同胞到香港去,说产生了一些对香港本地人的一些很复杂的感情,我不敢讲什么样的感情,很复杂!那就是要学会记住历史,双方都要记住历史,我也不要为我当年在香港购物受到的冷眼,我把它要忘掉。但是也不要忘记他们的贡献,没有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的支持,中国的改革开放不可能有今天的成果。这一点我在印度,曾经和印度的高官做过一次很长的讨论,他问我你们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什么那么成功,我们改革开放以后成效不那么大。后来想了想,印度的公民一旦出国以后,基本上对它本土发生的事情没有多大的关心心情。这就是中华民族可贵之处,所以我们的文化冲突也好,我们要看到背后经济上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我们要适应经济上的变化,这才是一个能够面对这个现实来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样才可能避免一些文化上的冲突。

我就发表这点意见。因为长乐专门提了这件事情,我也是有感而发来讲我的一点想法,谢谢!

【主持人:陈鲁豫】谢谢几位。也建议龙部长有机会去香港购购物,您现在受到热情接待一定会弥补当年受到的冷眼。(笑)

我相信关于城市多元文化的和谐融合这样的话题我们还有很多可聊的,要聊的地方。但是非常遗憾时间有限,我想我们每个人会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当你到一个城市,你去看过、去感受过、去体会过,你在离开那个城市的时候,决定这个城市能不能够长久地留在你的记忆当中,留在你的心里,除了这个城市的建筑、街道是不是够美,这个城市的自然风景是不是够美,很多时候是决定这个城市的文化、这个城市的人能不能以一种平和的、平等的、尊重的、包容的心态去接受别的文化,接受其他人。

在这个城市当中多元文化真的能够和谐,能够共同生存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城市才是有活力的、才是有魅力的,才是一个有爱的城市。

今天非常感谢几位嘉宾,也谢谢在场的每一位来宾,谢谢大家,谢谢!

上午会议到此结束。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zhaoch] 标签:文化 城市 深圳 就是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

  • 单日流入资金最多个股
  • 明星分析师荐股
股票名称 股吧 研报 涨跌幅 净流入
复星医药 股吧 研报 2.54% 82180.60万元
天山股份 股吧 研报 -2.21% 56006.18万元
京东方A 股吧 研报 3.63% 54386.33万元
隆平高科 股吧 研报 7.90% 52767.97万元
智飞生物 股吧 研报 -2.57% 47914.52万元
天邦股份 股吧 研报 8.00% 47535.05万元
北大荒 股吧 研报 8.85% 45487.80万元
中国联通 股吧 研报 4.12% 43193.2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