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风雨,几多精彩,几多辉煌!六十年,中国交通运输业走过艰苦的创业历程,在其辉煌的背后,铭刻着六十年的风风雨雨和几代人的心血与汗水。

60年跨越,60年辉煌。一条条土路变成高速公路,逐渐成网;一条条高速铁路在城市间架起,缩短着时空距离;一条条国内、国际航线散射到世界各个角落;一艘艘中国巨轮遨游在四大洋,货物通达五洲……60年的交通建设,不断铺就着大国腾飞之路。[网友评论]

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
52年前,新中国建成武汉长江大桥,结束了长江没有桥梁的历史。截至目前,世界前10座主跨最大的悬索桥中,我国有5座。

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
1988年10月31日,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全线通车。高速路全长20.5公里,宽45米,4车道,设计时速为120公里。

我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
我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于1969年10月基本建成,1971年1月试运营。开创了我国在大城市松软地层内修建地铁的新途径。

新中国第一条国际民用航线:北京-赤塔
1950年7月1日开辟的北京-赤塔、北京-伊尔库茨克、北京-阿拉木图国际航线是新中国民航最早的国际航线。

第一座立交桥:北京复兴门立交桥
1974年10月,中国第一座城市立交桥在北京复兴门建成,它坐落在西二环路与复兴门内、外大街相交处,是城区最早建成的苜蓿叶形互通式立交桥。

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
京津城际铁路是连接北京与天津的全国第一条城际间高速铁路。列车时速将达350公里,京津两地30分钟直达。

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
新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这是中国自行设计施工,完全采用国产材料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中国铁路史上的一个创举。

新中国第一条远洋货运航线:广州-几内亚
1961年5月20日,“和平”轮在黄埔港启航,首航雅加达,开辟了1949年以来的第一条远洋货运航线。历时54天,航行1万多海里。

从1万公里到6万公里,只有短短9年。这样的“中国速度”让世界为之震惊

从一条高速公路到高速公路网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没有一条高速公路。从零起步到高速公路通车1万公里,我国用了12年时间;从1万公里到6万公里,只有短短9年。这样的“中国速度”让世界为之震惊。现在,迅猛发展的高速公路已成为古老的东方大国快速走向现代化,走向民族复兴的标志性丰碑。
  2008年“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全面建成,“7918网”成为此后我国公路建设的重点目标。预计到2020年,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8.2万公里,接近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世界第一的美国8.8万公里的规模,可以覆盖10多亿人口。

历经波折的“神州第一路”

沈大高速公路

沈大公路以开工最早、当时里程最长等几项第一,被誉为“神州第一路”,1990年9月建成通车。

首次同国际惯例接轨

京津塘高速公路

京津塘还是我国首次利用世行贷款进行国际公开招标建设,第一次引入菲迪克条款实施工程监理的高速公路。

第一条沙漠中的玉带

榆靖高速公路

2003年8月通车的榆靖高速公路,填补了我国沙漠高速公路建设的空白。对一批重大项目启动有重要意义。


我国公路总里程增长一览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速度举世瞩目

一马平川一路蜿蜒

公路犹如玉带盘山

翠绿中公路蜿蜒

雪域高原上的公路

山间公路崎岖陡峭

我国铁路总里程现居世界第二。2020年营业里程将增加到12万公里以上。

从三组数据看中国铁路60年变化
  从2.2万公里到8万公里,铁路里程跃居世界第二: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仅有2.2万公里铁路,里程少,标准低,且近一半处于瘫痪状态。目前,铁路总里程达到8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
  从时速43公里到350公里,列车实现“陆地飞行”:新中国成立初期,铁路旅行平均时速只有43公里。2008年8月1日,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这条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的铁路从北京到天津不到半个小时。
   从1亿人次到14.6亿人次,乘坐火车的旅客猛增:1949年,我国铁路旅客每年发送量只有1.02亿人次。2008年底,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达14.6亿人次。

2009年3月18日,进行高精度导航试飞的南航空客A330-300客机在拉萨起飞

中国已经成为民航大国 正在向民航强国迈进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0年,中国民航只有7条国内航线,通航国内8个城市。中国民航的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分别是157万吨公里、1万人次和767吨。2008年,中国民航全行业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分别达到376亿吨公里、1.92亿人和407万吨。
  到2008年年底,中国民航拥有160个民用运输机场,定期航线总数已达到1532条,内地通航城市有150个,国际通航城市达104个。中国民航全行业拥有运输飞机1259架,拥有世界上各型先进的运输飞机。

五十年代:航空工业创建
1951年4月17日颁发《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正式宣告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创建。并使航空工业完成了由修理到制造的过渡。
  • 1954年第一架飞机—初教-5试制成功
  • 1956年试制第一架喷气歼击机—歼-5
  • 1958年试制成功第一架直升机—直5
  • 1959年试制超音速喷气式飞机—歼-6
六七十年代:自主地建设发展时期
虽然受到文革干扰和破坏,但仍然取得了巨大成绩。设立了航空研究院和22个航空专业设计所、研究所;展开了大规模三线建设。
  • 1965年强-5设计定型并转入成批生产
  • 1966年试制成功2倍音速歼击机—歼-7
  • 1968年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首飞成功
  • 劈雳1号空对空导弹等导弹试制成功
八九十年代:发展的重大跨越
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工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航空工业的经济规模和效益大幅提升。
  • 歼十为代表,中国军机向第三代跨越
  • 军用航空发动机从涡喷向涡扇跨越
  • 1988年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成立
  • 民航利润总额由-1.32亿到盈利73亿
未来:向世界航空工业强国奋进
2008年2月国务院原则同意《航空工业体制改革方案》。11月中航工业成立。目标是到2017年,力争销售收入达到1万亿元。
  • 加大走向世界的力度和融入市场的深度
  • 塑品牌价值、创商业模式、建集成网络
  • 在推进改革发展上坚持“五化”路线
  • 在战略目标规划上,挑战一万亿的目标
运十到COMAC919

从纸飞机到真飞机
1970年7月,毛泽东主席在上海指示要造大飞机的计划,同年的8月21日,中央军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国家计委批准了航空工业领导小组提出的《关于上海试制生产运输机的报告》,这就是“708”工程——大型客机运十。[详细]

与空客同时起飞
1980年9月26日,运十飞机首次试飞。波音公司一位副总裁在美国《航空航天周刊》撰文说:“运十不是波音707的翻版,它是中国发展设计制造运输机能力十年之久的锻炼成果。”[详细]

大飞机之争
1982年初,最后一次努力落空后,运十的研制工作基本停顿。上世纪90年代,空中客车与中国联合设计和生产100座级飞机AE-100。2007年,国务院已经原则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并同意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详细]

守望2016

  运十与COMAC919,中国人一脉相承的大飞机之梦,却代表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不同模式。
  相当一段长的时间以来,我国航空公司购买的大飞机几乎全部被空客与波音垄断。仅仅在2006年,波音在中国就销售了112架飞机,而空客则预测未来20年将向中国交付近1800架新飞机。
  幸运的是,这一天并没有等待太久,2006年,国务院将大飞机项目定为“未来15年力争取得突破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2007年,国务院已经原则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并同意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
  我国大飞机将命名为COMAC919,计划于2014年年底至2015年年中首飞。投入市场的时间预计在2016年。这将是中国人自己的大飞机名字。


1958年毛泽东视察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


1962年周恩来视察沈阳飞机制造厂


1964年邓小平视察哈尔滨飞机制造厂


1966年邓小平视察西安飞机制造厂


1991年江泽民视察贵州航空公司歼教7生产线


江泽民等领导同志为航空工业创建45周年题词


1996年胡锦涛到贵航集团双阳飞机制造厂视察


2001年江泽民视察南昌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2002年胡锦涛视察沈阳飞机工业公司


2007年温家宝视察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我国是世界海运需求总量、集装箱需求和铁矿石进口最大的国家

我国海运船队跃居世界第4位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交通运输十分落后,基础设施数量少、质量差、等级低、布局偏。内河航道里程共7.36万公里,泊位200多个,以通用件杂货码头泊位为主。197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三年改变港口面貌”,我国迎来第一次港口建设高潮,港口吞吐能力大幅提高。
  截至2008年底,我国港口共拥有生产性泊位31050个,是1978年的42倍,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1416个,是1978年的10.6倍,专业化泊位比重超过50%,具备靠泊装卸30万吨级散货船、35万吨级油轮、1万标准箱集装箱船的能力。全国内河通航里程12.28万公里,其中,等级航道里程6.11万公里,占总通航里程的49.8%;高等级航道里程8821公里,比1999年增加1058公里。

运输装备快速发展
  1961年中国远洋成立时,远洋运输船仅4艘、2.26万载重吨,改革开放前从国外购置二手船为主大力发展远洋船队。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海运船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居世界40多位,跃居世界第4位。到2008年,全国轮驳船达到18.4万艘、1.24亿载重吨位、100.9万载客位,分别为1978年的1.8倍、7.8倍和1.9倍。
水路运输发展迅猛
  1949年的水路客运量、货运量分别为1562万人和2543万吨,港口装卸主要依靠人挑肩扛。
  2008年,水路客运量、货运量则分别达到2亿人和29.5亿吨,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分别为59.2亿人公里和50263亿吨公里。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六年位居世界第一,上海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集装箱运输以世界罕见的速度增长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没有专业集装箱码头,在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100位排名中,大陆港口无一入围。
  近10多年来,我国港口集装箱以年均近30%的速度增长,年吞吐量于2007年历史性地突破1亿标准箱。2008年,8个大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进入世界前二十位,5个进入前十位。
海峡两岸海运实现全面、双向直航
  1997年4月,盛达号集装箱轮直驶台湾高雄港,拉开了海峡两岸试点直航的序幕,打破了两岸近50年无商船直接往来的历史。
  2008年12月15日,大陆分别在天津港、上海港、太仓港、福州港隆重举行了海峡两岸海上直航首航仪式,标志着两岸间海运进入了全面、双向、直航的发展阶段,两岸海运事业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内河航运优势得到发挥
新中国成立以来,内河航运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势,得到了较快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内河航运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长江干线、京杭运河己成为世界上运输规模最大、最繁忙的通航河流和运河。[详细]

水路运输法规体系不断健全
20世纪80年代陆续出台了《海上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配套管理规章,基本搭起水路交通法规体系框架。进入新世纪,《港口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港口事业真正步入了法制的轨道。[详细]

运输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水运安全和应急能力不断增强。以“四区一线”为重点水域,以“四客一危”为重点船舶,以“四季三节”为重点时段,全面加强水运安全管理。[详细]

水运地位提升

  我国已发展成世界港口大国、航运大国和集装箱运输大国。水运业的跨越式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沿江沿海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成为我国外向型经济高速增长的强大引擎。
  我国水运是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开放程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在水运特别是国际海运方面做了高水平承诺。允许外商在华设立外资股比最高为49%的合资船公司,从事挂靠中国港口的国际运输。
  我国已成为世界海运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世界海运需求总量、集装箱需求和铁矿石进口最大的国家,近年来“中国因素”已成为世界海运需求的主导力量。


北京西郊百万庄的农贸市场,辛苦的农民赶着驴车来城里售农产品

1979年,为了北京搞好交通秩序,学生们走上街头做义务宣传员

1980年,北京机场,机场很小,也没有大飞机,飞机是中国民航字样

1983年,常州运河,老祖宗留下的运河一直在满负荷的使用着

1985年,北京二环,很少私家车,路上没有很多的汽车

1988年,四川红原,骑马的藏族小伙子靠近大巴来兜揽生意

1991年,北京地铁在通车后很长时间内需凭介绍信参观及乘坐

1992年,北京天宁寺桥,当时是二环路上最复杂的一座桥梁

1993年,上海外滩,东临黄浦江,西面是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建筑群

1995年,上海南京路,上海最热闹的一条马路,商铺林立,靠近外滩

1996年,布达拉宫广场前马路,在那时就有红绿灯和警察管理

1997年,北京西客站,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铁路客运站之一

1998年,香港港湾道,是近邻香港会展中心的港岛主干道之一

2002年,上海南浦大桥,是目前世界上第四大双塔双索面斜拉桥

2005年,天津北安桥,桥头雕塑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寓意四方平安

新中国成立之初棚车车厢里拥挤不堪

新中国成立之初青岛港破败荒凉

今天的和谐号列车干净快捷

今天的港口一派繁忙景象
网友留言:专题制作:Fu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