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涨价声响起 大企业酝酿整合
胶囊业有条铁律——“胶囊一低迷,明胶肯定提不起来,而胶囊一复苏,明胶价格肯定会起来”。新华社 图
“我们是一个负责的企业,我们秉承的原则是:宁可没钱倒闭,也不为挣钱而不择手段。”
这是江苏一家胶囊厂在昨日开幕的全国药品交易会(下称药交会)上印发的《郑重承诺》的开头语。这让人意识到,4月15日由央视首先曝光的药用胶囊铬超标事件对行业的影响远未过去。
在此次药交会上,原已报名的涉案胶囊厂虽被拒之门外,但依然另有包括安徽黄山、山西广生、益力胶囊、九江昂泰等胶囊企业来积极叫卖胶囊。
“胶囊事件在此时发生可能带有偶然性,但早天晚天发生这个情况是必然的。”中国医药包装协会副会长、空心胶囊专业委员会主任张世德昨日在药交会上作中国胶囊制造行业情况的报告时表示。
张世德表示,短期胶囊行业会遭遇消费下滑的阵痛。长期以来,胶囊业卖一万粒只赚两三元钱,很不合理,将来胶囊价格肯定要调整。而此次药用胶囊铬超标事件已为提价行动酝酿了条件。
“此次涨价无需企业主动”
“我们是浙江新昌的,也是合格的。”浙江华光胶囊有限公司的员工昨日对光顾展台的所有来客解释道。
昔日“胶囊之乡”的出身,此时却好似一个污点。未免顾客误解,华光胶囊还特地打印了一篇中新社已发布的对胶囊事件的后续报道,其中提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事发后曾走访检测结果合格的华光胶囊。
据介绍,华光胶囊目前拥有20条自动胶囊生产线,年产80亿粒。
据中国医药包装协会的数据,中国胶囊制造业拥有全自动生产线约有300台左右,装机年生产能力为1000亿粒左右;拥有半自动生产线为400台左右,装机年生产能力为1000亿粒左右。而新昌县在此次事件前的年装机能力约为1000亿粒。
华光胶囊此次给出的空心胶囊报价是1#空心胶囊125元/万粒。早报记者发现,这一价格在当天参展企业报价中并不算高。
一家山西的胶囊生产企业给出的报价是160元/万粒。该公司长期向斯达舒、康源、仁和等企业提供胶囊。销售人员还表示,胶囊涨价已是迟早的事情。
据早报记者了解,今年3月,因为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升等影响,明胶行业已经历了一次提价,涨幅在5%-10%,明胶业原来的成本是五六万元/吨。
不过,虽然胶囊业的主要成本是明胶,但因为竞争激烈,在那次原材料涨价中,大部分的胶囊企业并没有提价。
张世德表示,他提请胶囊企业在低迷的时候,应该反对低价竞争;而在好卖的时候,更要理性看待,不能见机涨价,也要对客户负责。
在张世德看来,这次涨价不用胶囊企业主动提价。张世德表示,因为一方面有传统客户群在这里争胶囊,另一方面新客户主动愿意出较高的价格,以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
另一方面,胶囊业的一条铁律,更是“胶囊一低迷,明胶肯定提不起来,而胶囊一复苏,明胶价格肯定会起来”。随着胶囊业复苏,明胶价格也会再次上涨。
胶囊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的安徽黄山胶囊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建飞昨日则向早报记者表示,胶囊接下来肯定会提价,因为其他的胶囊不能用了。比如石药,胶囊的需求很大,黄山胶囊已经紧急帮它生产一部分,以保证药品的正常供应。
据悉,黄山胶囊的年生产能力达200亿粒,现正筹备上市。
行业整合在即
“原来还有点犹豫,现在也认为事件是个产业整合的契机。而对行业的整合肯定是募投项目之一。”胡建飞昨日说。
说起其竞争对手苏州胶囊,胡建飞坦言,黄山胶囊的产量和苏州胶囊接近,“在品质方面,也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有很强大的研发团队。”
据中国医药包装协会的数据,全国持有生产许可的企业有130家,而苏州、青岛、山西广生、安徽黄山四家胶囊公司的年装机生产能力为700余亿粒左右,约占全行业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苏州胶囊隶属于跨国公司辉瑞旗下,其余均为本土胶囊制造企业。
但中国胶囊产业整体供过于求,行业每年的需求仅为1500亿粒。
而媒体曝光的药用胶囊铬超标事件,正暴露了胶囊行业长期积习的一些弊病。张世德昨日向早报记者表示,十几年来,其几乎每年前往新昌调研企业,且已多次警醒企业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直到此次出事。
张世德说,现已查明的事实真相为,浙江省新昌县的华星胶丸厂、卓康胶囊有限公司两家胶囊生产企业使用铬含量超标的工业明胶(俗称“蓝片胶”)来生产“药用胶囊”。而这些“蓝皮胶”的始作俑者分别来自江西省戈阳县龟峰明胶有限公司和河北学洋明胶蛋白厂。
而对于此次事件的原因,更有业内人士指出,这只是冰山一角。一位药企负责人则表示,他觉得更恰当的提法是“波及”,而非涉案,因为情况非常普遍。真正的“盖子”还没有揭起来。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药企业应该对进厂原料、辅料、包材进行“全检”,但在现实操作中,大多数的药企甚至没有配备相关检测设备。
一位医药行业专家曾向早报表示,他曾看到国务院研究室的一个报告,说中国中西部地区假药盛行。由此可见胶囊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不管如何,这都提醒胶囊企业加强“防火”意识。据张世德介绍,胶囊行业的相关标准还将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完善。比如关于胶囊上印字的问题。张世德说,“有些企业在胶囊上印字是为了防伪,且不说是否有效,对此也应该有所规定。”
胡建飞向早报记者表示,“原来的规定是明胶细菌总数少于1000,而我们以前对客户的要求是小于200,明年下半年开始,要开始和客户要求少于100。这次搞的是铬,下一次可能是别的问题了,作为大企业,必须提前布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 单日流入资金最多个股
- 明星分析师荐股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