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全体大会一:金融改革深化与实体经济发展” 实录
[司仪]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现在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有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等领导入场。 [08:30:53]
[司仪]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各位来到“2012陆家嘴论坛”。本次论坛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外政府高层官员,世界金融界的领袖,企业家以及著名专家、学者等。今天他们将深度探讨“金融治理改革与实体经济发展”。 [08:31:38]
[司仪]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本次陆家嘴论坛共同轮值主席周小川将为我们主持今天的开幕式,并致欢迎词,有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先生。 [08:33:31]
[周小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6月的上海已是初夏,在这生机勃发的季节迎来了由上海市政府、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共同举办的2012陆家嘴论坛,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今天出席论坛开幕式的主要领导和嘉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先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先生,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先生,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先生,论坛共同轮值主席上海市市长韩正先生。国新办副主任崔玉英女士,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杨先生,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先生,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王洪章先生,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张云先生,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剑阁先生,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培育先生,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财政司司长谭伯源先生,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委员会主席约翰·莱客先生,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长孟文能先生。 [08:50:42]
[周小川] 出席今天开幕式还有前来参加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国际咨询委员会的各位委员,上海市、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的有关领导,来自全球各地著名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专家学者等。在此,我谨代表论坛主办单位向出席今天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08:52:28]
[周小川] 借助资本和网络的力量,金融业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大大提升。然而现代金融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倾向,成为最终诱发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为此,全球理论界和实业界都在深入反思危机的原因,对金融的本质进行深入的思考。为了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有必要改革现有的金融治理架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次论坛的主题确定为“金融治理改革与实体经济发展”,希望与会嘉宾与各位代表能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出更积极的贡献。 [08:54:15]
[周小川] 各位尊敬的来宾,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我宣布2012陆家嘴论坛开幕。首先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先生作开幕主题演讲。 [08:54:51]
[俞正声]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各位新老朋友相聚在生机勃勃的黄浦江畔,共谋发展。首先我代表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对2012陆家嘴论坛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论坛的各位嘉宾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当前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复苏的态势,增长前景有所改善,但经济运行当中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依然突出,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因素尚未消除,新的矛盾仍然在聚集。特别是欧洲深化的主权债务危机以及对金融市场和实体市场造成的冲击,再次凸显世界经济复苏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因此,要本着合作共赢的精神,积极应对危机,着力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为世界经济复苏和持续增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08:58:21]
[俞正声] 年初召开的中国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要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胡锦涛主席在G20会议上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深化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届陆家嘴论坛以“金融治理改革与实体经济发展”为主题,重新审视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探讨如何使金融治理改革更好地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两者均衡协调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我相信通过大家的精彩交流和深入探讨,本届论坛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09:00:32]
[俞正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政府果断应对,及时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地增长,为拉动全球经济的复苏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上海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国际金融危机给上海带来的冲击更为直接、更为明显。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国务院发布关于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19号文件,为上海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快推进“两个中心”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09:01:55]
[俞正声] 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宏观调控政策,坚定不移地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在中央各部委和在座的金融管理部门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不懈的努力,上海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五年来全市生产总值连续每年平均增长10.3%,2011年金融交易额达到418万亿元,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240多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1.6%。 [09:06:49]
[俞正声] 全球金融的重心正呈现出向亚太转移的趋势,这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个显著发展,如何抓住这种新机遇,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高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09:09:00]
[俞正声] 去年年底经过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明确提出,要抓住人民币跨境使用进程加快的历史性机遇,不断增强上海金融市场的国际内涵和全球影响力,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成上海在全球人民币产品创新、定价和交易、清算中心的地位。今后一个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积极符合规划要求,紧密结合国际金融体系发展的情况,为人民币走出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好地发展自己,并以自己的科学发展促进全球化更健康地向前迈进。 [09:11:14]
[俞正声] 女士们、先生们,金融治理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是我们在新时期面临的一个老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探讨,寻求新的答案和方向。上海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和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成功经验。参加本次论坛的来宾,都是国内外经济、金融界知名人士,对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有着独到的见解,并且十分关心和支持上海的发展。本届论坛期间,希望诸位积极为金融治理改革、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升、为上海的经济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相信各位的远见卓识,必将为我们带来有益的启迪和帮助。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09:13:24]
[周小川] 非常感谢俞正声书记的精彩演讲。我本来也想借此机会从人民银行的角度讨论一下大家所关切的一些重点议题,但是我看到本次论坛有众多精彩的发言,其中今天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还有一个专题发言,所以我就在此点一下要讲的题目,不作具体展开。 [09:15:26]
[周小川] 第一,要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第二,要使金融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第三,要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创新,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第四,要大力推动金融业的改革开放,坚持进行利率、汇率和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的改革。第五,要全力坚持并参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特别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第六,要防范系统性风险,应对好全球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 [09:19:40]
[周小川]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本届论坛还将围绕金融改革深化与实体经济发展,面向新时期的改革,全球金融市场和监管框架,人民币跨境使用和中国金融走向世界,“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等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我们期待着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我们相信,通过与会人士的共同努力,本届论坛一定能够为推动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带来深刻的启迪和有益的帮助。 [09:21:40]
[周小川] 现在,我邀请屠光绍副市长主持第一阶段的全体大会,题目是“金融改革深化与实体经济发展”,将有三个主旨演讲,有请屠光绍先生。 [09:21:47]
[屠光绍] 受本次论坛的两位轮值主席的指派,非常荣幸来主持论坛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的主题是“金融改革深化与实体经济发展”。 [09:22:28]
[屠光绍] 近年来,我们国家推进和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的金融改革,这些改革的完成对于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提升金融监管水平,促进经济金融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们面临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艰巨任务,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对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业的服务,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把握好实体经济发展同金融改革深化之间的关系,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的课题。 [09:23:15]
[屠光绍] 接下来有三位演讲嘉宾,这三位演讲嘉宾应该说都是最重量级的。首先有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先生演讲。大家知道在当前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的任务当中,银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同时,银行业自身的改革也在深化,监管也在不断完善和健全。所以我们想,尚福林主席一定有很多在这方面的一些思路和见解。下面我们邀请尚福林主席给我们演讲。 [09:24:44]
[尚福林]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这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和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和转型,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也面临不少的挑战。最近,经国务院批准,我国银行业新资本监管标准已正式发布,新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也将择期出台。结合新监管标准的实施,我想借这个机会就如何进一步推动银行业发展转型,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谈两点想法。 [09:26:00]
[尚福林] 第一,银行业发展转型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本质要求。银行业与实体经济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实体经济是银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充分说明,金融发展脱离实体经济,不仅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失效,也会放大金融体系自身的脆弱性。银行业是我国实体经济主要的融资来源,应当把发展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如何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需求上。银行业应积极发挥信用中介、风险管理、信息处理等功能,将社会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并约束借款人行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09:26:21]
[尚福林] 我们也认识到,银行业发展改革仍存在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仍有待提高,自身发展方式亟待转变。下阶段,银行业应紧紧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通过自身的发展转型,努力提升金融服务的普及性、多样性和有效性。 [09:26:33]
[尚福林] 一是完善银行体系布局,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在现有银行业组织框架的基础上,加快构建功能健全、布局合理、竞争有序、服务高效的现代化银行体系。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小型社区性的金融机构一样具有顽强的、可持续的生命力,规模虽小但意义重大。小银行应努力发展成为“立足于本地发展、立足于特色经营、立足于实体经济、立足于小微企业”的社区性金融机构,真正服务于地方经济。同时,继续培育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增强持续支农能力,不断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覆盖面。 [09:26:42]
[尚福林] 二是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切实满足实体经济有效需求。银行要将信贷资源真正用于满足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结合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征,对信贷政策进行科学调整,加强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不断优化信贷结构。要优先保障重大在建续建项目,以及“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资金需求。要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领域的金融服务,有针对性地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要积极发挥信贷杠杆作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关键领域的支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要大力发展消费金融,满足多样化的消费融资需求。 [09:26:46]
[尚福林] 三是加快商业模式转型,提升金融服务的多样性。银行应当以客户为中心,明确合理的市场定位,积极培育适合自身发展实际的核心客户群和利润增长点。要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进一步提高存贷款等各类产品服务能力。积极发展中间业务,拓展非利息收入渠道,逐步改变过于依赖利差的盈利模式。要按照集约化原则,推进机构扁平化和业务垂直化管理,构建业务条线清晰、职责分工合理、管理运行高效的组织架构,优化业务流程,不断提升业务专业化和管理精细化水平。 [09:27:00]
[尚福林] 四是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健性。银行必须把防风险作为生命线,正确处理好即期风险与潜在风险的关系,提高风险管理的前瞻性。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产品和业务复杂性和关联性不断提高,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形态不断变化,风险识别和管理的难度持续加大。银行要加强对新业务风险的监测,前瞻预判复杂多变的形势,准确把握风险防控的重点,密切关注各类风险的趋势性、方向性变化,做到风险早发现、早暴露、早处置。要积极构建稳健的风险偏好框架,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和流程,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和风险数据管理,培育良好的风险文化,不断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09:27:12]
[尚福林] 第二,新监管标准的实施将有力推动银行业发展转型。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银监会根据我国银行业实际,制定了适度前瞻、反映国情、与国际接轨的新的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标准。新监管标准的制定实施,不仅有助于增强我国银行业稳健性,防范系统性风险,也有助于推动银行业发展转型。 [09:27:25]
[尚福林] 新资本监管标准充分借鉴了第二、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建立了多层次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以充分覆盖银行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二是审慎界定各类资本工具的合格标准,强化了对资本工具损失吸收能力的要求,合理设计各类资产风险权重。三是扩大了资本覆盖风险的范围,要求所有银行必须计提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资本。四是坚持审慎监管的同时,体现资本监管的灵活性,银行监管机构可依据资本充足率水平对银行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09:27:34]
[尚福林] 新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正式引入了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这两项全球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同时,完善了流动性风险的定性监管要求,建立了更为系统的流动性风险分析和评估框架。要求商业银行密切跟踪研究宏观政策调整和金融市场变化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并及时加以应对。 [09:27:43]
[尚福林] 我们希望通过新监管标准的实施,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09:27:48]
[尚福林] 一是推动银行业发展转型。从长远看,银行业通过高资本消耗支持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难以持续。新资本监管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强化资本约束,推动银行增长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向以质量效益为主转变。切实改变“信贷高速扩张—风险资产累积—再融资—再扩张”的发展模式,合理减少资本消耗,走内涵式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09:27:59]
[尚福林] 二是促进银行业优化信贷结构。实施新资本监管标准,有利于发挥资本要求对银行信贷配置的导向性作用,促进银行提高资产质量,改善信贷结构。新监管标准科学调整了小微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和信用卡授信的风险权重,引导银行增加相关领域信贷投放,更有效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 [09:28:09]
[尚福林] 三是提升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新资本监管标准旨在增强资本的损失吸收能力,扩大资本对风险的覆盖范围。新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要求银行密切跟踪监测流动性变动情况,加强现金流分析监测,建立充足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提高压力测试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更好地应对外部流动性冲击。新监管标准还格外强调以此为契机,推动银行改进风险管理的政策、流程、工具和技术,完善风险治理架构,全面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09:28:18]
[尚福林] 实施新监管标准是我国金融监管改革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标准的有效实施是切实提高监管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我们将与各相关部门齐心协力,积极稳妥地推进新监管标准的实施工作。 [09:28:26]
[尚福林] 一是认真制定落实资本达标规划。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新监管标准的要求,制定并实施过渡期内达标规划,从管理政策、流程、工具、数据和信息系统多个方面推进具体实施工作。同时, 结合新监管标准的实施,全面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合规建设。 [09:28:34]
[尚福林] 二是抓紧开展相关配套建设。银监会将抓紧推进监管流程改造、监管信息系统开发和监管报表设计等配套建设,重点对银行实施新监管标准进行辅导、培训和现场督导,跟踪监测实施进展及影响,分析实施效果,不断完善监管政策和工具。银监会将通过新监管标准的实施,进一步推进自身监管能力建设,提高监管有效性。 [09:28:41]
[尚福林] 三是多渠道拓宽资本补充来源。为缓解信贷增长给银行带来的资本补充压力,银行自身要提高利润留存比例,扩大内源性资本补充。银监会与相关部门共同积极探索通过发行优先股、创新资本工具或开拓境外发行市场等方式,为银行多渠道筹集资本。根据国务院要求,我们已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积极创造良好环境,支持民间资本与其他资本按同等条件进入银行业,促进银行资本来源及股权结构多元化。 [09:28:49]
[尚福林] 四是加强相关政策协同配合。新监管标准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银监会将加强与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实现监管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协同配合,共同促进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09:28:55]
[尚福林] 女士们、先生们,发展和转型是当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的迫切任务。我们既要看到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要看到转型的艰巨性和长期性,通过不懈努力,探索适应不同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银监会将稳步推动新监管标准实施,推动银行业发展转型,努力构建更为稳健的银行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包括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注入更多动力!谢谢大家! [09:29:10]
[屠光绍] 谢谢尚福林主席的精彩演讲。接下来要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先生演讲。大家知道近年来中国的资本市场通过改革开放,市场规模不断地扩大,市场功能也在不断地健全。特别是近一段时间,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创新都在进一步地加快。如何来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如何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我们期待着郭树清主席的演讲,下面欢迎郭主席演讲。 [09:32:36]
[郭树清] 尊敬的俞正声书记、韩正市长、周小川行长、尚福林主席、项俊波主席,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中国经济持续30年的超高速增长促成了全球经济政治格局的根本改变,然而我们的成就并非没有代价,从要素投入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来看,许多方面已经达到极限。所以,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增速有所放缓,非常正常也非常合理,我们不能不转变发展方式,这正是“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内容,在此过程中金融体系的深入改革承担着全局性的历史责任。 [09:33:57]
[郭树清] 我谈五点看法。一,中国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结构严重失衡。 [09:34:26]
[郭树清] 以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进行分析,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7万亿元,最终消费为22.5万亿元,资本形成为22.9万亿元,进出口为2.2万亿元,照此计算中国的储蓄率高达52%,这在世界上差不多是绝无仅有的,而且就大国经济而言历史上不曾有过先例。即使按照45%的储蓄率来核算,目前中国一年的总储蓄也能提供21.5万亿的资金,折合为3.4万亿美元。因此中国不能说资金短缺。我们的储蓄首先是用于工业投资,占到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40%。早在2009年24个工业行业中21个已经产能过剩,成熟的制造业几乎找不出一个产能不足的行业。其次要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这本来是我们的瓶颈,现在已经出现局部过剩,一些通道和线路注定会闲置。城市建设占很大的比例,房地产就占到25%,由于种种原因普遍存在着明显的反复拆建的问题,一些道路、管线设施建成没有几年就拆掉重建。公共事业包括学校和医院,在部分地区短缺的同时也存在比较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第四,农村投资占比不高,浪费的比例一点也不低,农民自己建房反复拆建的问题更加严重,在沿海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建到第四到第五代住房,每年的投入大概在5000多亿,估计上万亿,平均六、七年就要重新建一次。由于很多人工作在外,很多房子是没有人住的。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在高收入国家予以教育的公共支持平均占GDP的5.4%,中等收入国家是4.5%,世界平均是4.6%,我国今年有望达到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医疗卫生方面平均占GDP的9.7%,中等收入国家是5.4%,高收入国家是是11.3%,我国低于其他国家水平。中国人口比美国人口老化的多,积累的养老金非常少,占GDP的比例不到7%。储蓄投资和消费结构的偏离常态,在国民经济的三个产业当中,我们2011年第三产业占GDP的43%,发达国家73%,中等收入国家53%,差距不小。2008年世界平均的水平是69%。结构失衡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和经济体制问题,一个方面是要素市场没有发挥重要作用,要打破要素市场长期存在的体制障碍。 [09:45:37]
[郭树清] 二,金融服务业体系迫切需要健全和完善。谈到金融业,大家都知道一个悖论,就是“两多两难”,金融多、融资难,资金多、投资难。资金多大家说是相对的,我们和其他国家相比,每年提供给国际金融使用的储蓄资源平均每年有2000亿美元。这个悖论与论坛的主题密切相关,事实上我国金融市场本身也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性问题,首先是内部结构失控,最突出的是高度依赖间接投资。社会融资贷款和票据占80%,不足20%来自股票和债券融资。2011年底银行贷款余额占54%,企业股票市值和债券余额占到29%,这一比例不仅仅低于美国和英国,分别是73%、62%,也低于德国和日本。一是在资本市场内部也存在失衡的问题,二是股权融资市场层次单一,三是衍生品发展的问题,四是投资者结构的合理性问题,机构投资只有15.6%,发达国家有60%-70%。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当中,政府相关企业占有的资源比较明显,中小企业获得的服务非常有限。2011年的数据显示1000多万的中小企业贡献税收是50%,创造国内生产总值60%,完成的创新是70%,解决的就业是80%,占全国企业数量99%。仅中关村符合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就有1000多家,他们参与资本市场的渠道却非常狭窄。 [09:52:37]
[郭树清] 三,直接金融具有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天然优势。目前是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我们要挖掘银行的潜力,而且要积极推动民间信贷的规范化发展。但小型、微型企业往往需要的是本金,或者是时间稍微长一点的债务融资。而这种服务只能由基础的直接融资来提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产业升级,需要我们更多地利用资本市场,在市场并购当中资本市场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在对战略性产业的发现和推动过程当中要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真正的新兴产业往往是孕育于中小企业当中,不确定性和轻资产的特点确定了其常常难以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而资本市场包括股权、债券、风险投资、私募、股权资金等等,提供了一套融资方和投资方风险共担、利润共担的机制。事实上每一轮全球新兴产业的焦点都在各国资源配置的效率方面,美国之所以在上世纪80年代高科技浪潮中独占鳌头,源于其资本的对接机制。美国的苹果、脸谱公司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份额,都得益于其资本市场在危机后敏锐捕捉到这些产业,并快速增长。 [09:58:23]
[郭树清] 完善民生保障,预计到2020年中国65岁人口将占到全体人口的12%,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建设严重不足,社保和企业年金面临投资渠道狭窄和体制建设落后等挑战,保值增值压力巨大,需要通过专业投资机构的发展,科学合理参与市场。从全国的居民储蓄来看,人均是2.3万元,从储蓄动机来看很大比例将用于养老,本身是一件不同寻常的好事,问题是一定要保值增值,没有资本市场是做不到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减少系统性风险的发生频率,在降低社会成本的同时,对投资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方面欧洲和美国有很多的经验教训。2008年发生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美国本来是金融风暴的中心,欧洲只是受到波及,但发生危机的三年后美国经济的恢复却比欧洲快得多,美国GDP包括今年上半年已经连续12个季度正增长,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金融体系结构的不同是解释两者差别的总体原因。美国、加拿大更依赖于直接融资,而欧洲更依赖于银行融资、间接融资。事实上,即使在危机最严重的年份,大企业的现金充裕,真正有创新的企业照样可以从股本市场和高收益债权市场筹措到所需要的资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两位经济学家,在2007年就对过去50多年发生的危机进行过研究,结果显示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复苏的速度和质量,都高于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等银行为主导的经济体。美国的经济学家也分析了股票市值和银行存款比例,美国1913年1:1,1950年恢复到1:1,1990年接近3:1,1999年美国股票市值和银行存款比例是9:1,美国死死掌握着国际经济的霸权,主要的依据可能就是这方面。 [10:04:51]
[郭树清] 四是推进资本市场的科学发展需要下苦工夫。中国的资本市场没有理由不成为世界第一,但是我们不可能轻轻松松地实现这个目标,相反必须要脚踏实地地实现这个目标。有媒体朋友鼓励我们,说证监会每四天推出一项新政,这是误会,我们不吃饭、不睡觉也达不到这个结果。推新制度,他开三次会议,我开四次。从近期来看,首先是坚定不移地深化发行退出制度的改革。第二是加快发展多层次、多产品的资本市场体系。第三狠抓上市公司治理完善。第四是以更大的决心、更细致的服务培育机构投资者。第五是不断提高效率。第六是坚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是我们的任务。 [10:06:55]
[郭树清] 最后一点,继续全力支持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是一座从来都不缺少金融精英的城市,1921年曾经全国有一场交易所浪潮,有112家在上海,不过这些交易所交易的标的,大部分与现代金融无关。现在各地出现了文化交易中心、红酒销售店、养生保健馆,会不会像当年一样成为一阵轻风、一场运动,过一段时间就销声匿迹了?1986年工商银行开始了股票柜台交易,开创了新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先河。从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今天的上海已经成为全国股票、债券、商品期货、金融期货,以及外币、黄金等交易最重要的金融高地。从全局上来看,多项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在资本项上的可兑换,实际的进展比理论状态要迅速,我们最近也做了一项研究,40项资本项目,没有不可兑换的,有的是部分可兑换,有的是基本可兑换,事实上规定的是不能可兑换的,实际上已经做了可兑换。 [10:12:24]
[郭树清] 所以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值得期待。上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上海是一座非常开放和国际化的城市,大量外商合资机构落户上海,上海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也日益接近国际先进城市,所处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企业和社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非常旺盛。还有更加重要的一点,上海金融生态很好,诚信水平比较高,上海的出租车经营规范,很少带着乘客绕路,这是很好的。大家不要笑,这很关键。诚信对金融市场的发展很关键,至关重要。上海开埠至今200余年,上海国际金融重要的建设离不开进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建设并不是简单地归结于金融机构。资本市场是金融中心最重要的核心要素,中国证监会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和服务上海的金融中心建设,也期待上海对接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优势,在引进机构投资者、发展现代财富管理行业、培养优秀的分析师队伍、拥有长期投资价值理念的公司方面,在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发挥更大、更具创造性的作用。谢谢大家。 [10:15:41]
[屠光绍] 谢谢郭树清主席的演讲。大家知道,中国的保险业作为中国的金融业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在体系的完善、功能的扩展上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期,保险业的改革开放创新也有一系列新的举措。对于保险业下一步如何发展,我们也期待着分享第三位演讲嘉宾、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项俊波先生的思路和见解。下来我们欢迎项俊波主席演讲。 [10:16:36]
[项俊波] 尊敬的正声书记,韩正市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陆家嘴金融论坛发展到现在,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赢得了全球经济金融界日益广泛的关注,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论坛见证了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成长;另一个原因是论坛见证中国作为经济大国和金融大国的成长。借此机会,我代表保险业向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祝贺,向陆家嘴金融论坛的顺利召开,也表示祝贺。今天我主要谈两点看法。 [10:17:49]
[项俊波] 一、是要着眼于中国经济社会深层次变化来推进金融改革。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金融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必须同时看到,经济社会的深层次变化对金融业的挑战。第一,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步入刘易斯拐点,过去企业家只要把廉价的劳动力和银行的贷款结合起来,就能在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上盈利。但现在这种盈利机会对企业和银行业来说,都在大幅度的减少。第二、中国追赶型技术进步模式的潜力逐步消耗。在追赶型技术进步的模式中,政府可以确定技术进步的路径,并提供集中的金融支持。但是当经济体主要依靠自主创新时,没有人能够事先确定技术进步的路径,集中的金融支持可能带来大量的投资损失。第三,中国的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过去一种通行的模式是银行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政府走。随着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回报率下降,这种模式的生命力就会明显地削弱。第四,中国正在快速地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金融体系过去所做的更多的是资源的跨地域、跨行业的配置。随着人口的快速老龄化,金融跨贷资源的配置问题更加突出。同时,人口老龄化之后,全社会的储蓄率有可能逐渐下降,这对金融体系也是新的挑战。第五,社会财富分配逐步向劳动力倾斜。过去企业是金融业主要服务对象和利润来源,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劳动者将在国内财富中占据更大的份额,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财富管理,将成为金融业日益重要的内容。 [10:22:15]
[项俊波] 以上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走入了一个特定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实体经济与金融的互动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对深化金融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了应对金融改革,至少应该达到三个目的。一是金融业要顺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好地为技术创新服务。通过推进金融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建设多支柱、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发展更多结构合理、对利润和风险敏感的金融机构,满足自主创新对金融服务的需要。二是金融业要顺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更好地为社会保险保障体系服务,把金融体系改革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结合起来,发挥好金融业匹配长期储蓄投资、跨期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引导长期储蓄资金,进入提高生产力的领域,实现多方供应。三是金融业要顺应人本社会建设的需要,更好地为社会财富管理服务。通过深层次的改革,使居民在金融利益的分配上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保护居民财富的长期购买力,促进财富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使居民更好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10:24:53]
[项俊波] 二、要着眼于行业的独特优势,提高我们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保险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保险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保险业有自身的独特的优势。从中国的国情看,保险业的比较优势,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0:25:54]
[项俊波] 第一,有利于完善金融体系结构,提升金融体系的效率和风险防范的能力。目前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主要是通过银行吸纳期限较短的存款,支持期限较长的贷款,资产方和负债方存在期限错配和结构错配,如果保险业能够获得较大的发展,更多的用长期资金来支持长期的项目,就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我国金融体系资产负债不相匹配的现象。 [10:26:45]
[项俊波] 第二,有利于健全社会风险管理体系,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稳定的环境。中国要跨入中等发展国家,必须逐步用市场化的风险分散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来分担政府的责任。商业保险发展起来以后,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就会更加游刃有余。 [10:27:17]
[项俊波] 第三,有利于引导长期储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基于我国的人口结构,前面树清主席分析的比较透彻,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未来面临比很多的发达国家有更大的支付压力。发展税收递延型的养老保险,完善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对我国具有尤为现实的意义。 [10:28:05]
[项俊波] 第四,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意味着最大的不确定性,对中小企业而言,尤其如此。在分散科技创新风险、服务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方面,保险业也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10:28:26]
[项俊波] 下一步保监会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的大局,来谋划我们的保险工作。一是要着眼于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局,提升保险业保障“三农”的能力,建立统一的农业保险制度框架,加大“三农”保险服务的创新和推广力度,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我们国家是一个风灾、雪灾、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在巨灾研究探索上有积极的现实需求。 [10:29:25]
[项俊波] 二是着眼于服务加强社会和民生建设的大局,提升保险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能力,积极参与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推行个人税延型的保险制度,大力推行企业年金市场。 [10:29:54]
[项俊波] 三是着眼于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局,提升保险业支持经济建设的能力。深化保险基金利用专业化的市场改革,引导保险资金在风险可控、收益合理、依法合规的前提下,以债券、股权等方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 [10:31:27]
[项俊波] 四是着眼于服务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提升保险业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加强责任保险基础制度建设,继续扩大环保、医疗、教育的保险,旅游等方面的试点保险的范围。 [10:32:46]
[项俊波] 五是服务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局,提升保险业自主创新的能力。通过我们的保险产品创新,努力为高新技术的企业和产品设计、研发、生产以及社会责任等环节,提供以满足的保险服务。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努力构建和我国保险市场实际、与国际保险市场监管接轨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建设高效、规范、开放、透明的现代保险市场,以此来促进保险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保监会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上海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创新发展和规范发展,为服务上海两个中心的建设作出我们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10:36:16]
[屠光绍] 感谢项俊波主席的演讲。作为第一次全体大会的结尾,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三位演讲嘉宾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他们都参加过我们以前历届陆家嘴论坛,但是大家注意到,今天这一次论坛,他们三位有一个共同的现象,都是以新职务来参加论坛。同时大家也注意到,跟这个现象有关的,就是他们三位在过去的工作领域他们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也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在新的领域里面,大家也发现了,近期他们三位都在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在推进金融业的发展方面,他们正在作出或者说将来还要进一步作出他们新的贡献。所以我想我们再一次感谢三位演讲嘉宾。谢谢我们各位来宾,第一次全体会议结束。谢谢大家。 [10:39:58]
[东方网] 东方网全体大会一直播到此结束,谢谢关注。 [10:40:30]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6067600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 单日流入资金最多个股
- 明星分析师荐股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