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乐: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慢一点
凤凰网财经讯 9月24~9月25日,2011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以下为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在本次论坛上的发言实录:
刘长乐:我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理解片面一些。我是媒体人,更多是从媒体的角度客观冷峻地得出结论。我感觉,从2002年开始的中国海外投资,可以看成是中国企业全球化部署中非常重要的亮点,在过去这10年中成长非常迅速。根据数字统计,从2002年-2009年中国的FDI对海外投资每年递增15%以上,这个数字惊人。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和最近正在继续恶化的欧洲和美国的经济状态,我们现在都开始怀疑或者开始冷峻思考中国走出去的战略,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不是需要慢一点?是不是需要缓一缓?我在两个星期前结束的达沃斯会上也参加过讨论,对经济是否会二次探底,我的看法是比较悲观的。虽然当时其他的几个朋友,包括成思危副委员长等人都相对乐观,或者审慎乐观,但是我当时比较悲观。果不其然,这几天欧洲和美国的情况更加严峻,包括香港、包括亚太也都更加严峻。我当时有一个说法,就是二次探底也许不会发生,但是也可能会发生,但是比二次探底更危险的是经济的长期衰退,而且目前正在发生,这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在全球化新的形势和环境下,中国的企业应该怎么样走出去?怎么样适应全球化?我个人不想用凤凰卫视的案例谈,因为凤凰卫视很小,我们的格局应该再大一点,看的宏观东西再多一点。我从总体的中国企业面对全球化的严峻的形势得出概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要放慢,要审慎,尤其在现在经济情况严重恶化的环境中。过去我们说中国的企业走出去有很多困难,其中包括人才的困难,包括体制的困难,包括文化的困难等等,现在看来这些困难依旧存在。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又看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行动是前赴后继的,大家很执着。走出去的企业有的在经营,有的失败了,但是也有的成功了。中国在全球市场的开拓,是可以大胆地加快脚步,但是中国在海外的项目投资,是应该稳步和审慎的,这个问题我在讨论中间再展开。现在我的基本看法就是,我们要面对国际经济恶化的环境,冷峻地思考中国的企业怎样能够持久稳定的发展。前一段时间我们看到一个数据,中国在世界的可持续大型企业排行榜中,第一次有了一个企业,就是中国移动,好不容易有了,但是只有一个,这个是很严重的现象。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有了一个,要慢慢开始。但是不管怎样,我们要努力做到可持续发展,要冷静。
相关专题:2011浦江创新论坛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http://img.ifeng.com/page/btnLeft.gif)
![](http://img.ifeng.com/page/btnRight.gif)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商讯
- 单日流入资金最多个股
- 明星分析师荐股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