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正荣和他的尚德过山车
3月22日,在无锡新区尚德公司门前,张浩对记者表示,“换一个老板,应该还会有起色。”
河北人张浩在大专毕业后就来了尚德,至今已工作了6年。在光伏业最红火的那几年,有不少外面的公司用双倍甚至更高的薪水前来挖角。感念公司的培养,他还是选择留在了尚德。
在他看来,光伏行业虽然行情不好,但毕竟属于新兴产业,而且尚德这么大的工厂,政府不会让它说倒就倒的。
不过,并非所有员工都像张浩一般乐观。多名员工告诉记者,很多人都已萌生去意。“等着公司裁,然后给补偿。”一位员工说,而有些门路的员工,或者是管理层,早已先行离职自谋发展。
领导也被“优化”了
后来人走得多了,大家都习以为常,再后来,领导也被“优化”了。
曾任尚德后勤部门专员的杨冰于去年11月离职,但半年过去,她仍在关注尚德的各种消息,“在公司待了多年,还是很有感情的。”
在她的印象中,2012年一整年,自己所在的部门陆陆续续有员工离开。去年下半年达到一个高潮。
杨冰说:“我们这边叫部门整合、人员优化,实际上就是裁员”。所有的裁员都是走正规流程,按N+2的标准对员工进行赔偿,即工作年限加二,再乘以月平均工资。
“前几年,工作是很有干劲的,但2012年,看着周围的人一个一个离开,心态是有变化的。”杨冰说。
让她彻底萌生退意的,是2012年9月P2工厂的关闭。当时,P2工厂的上千名工人要被“优化”。这家工厂是尚德的主要工厂之一,主要生产光伏电池。
“给那些员工办理离职手续,我是全程参与的。整个工厂的人都在办离职,一个礼拜就办完了。”杨冰说。
“我当时问他们,你们就这样离开了吗?他们也很无奈。”杨冰说,这些工人有的回了老家,有的在周边找工作,但由于整个光伏业的行情都不好,想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并不容易。
在微博上,有一位离职的工人甚至写了一首歌《再见了尚德》,纪念自己在尚德的日子。
很快,离职潮蔓延到了杨冰所在的部门。杨冰说,听说每个部门都有“优化”的指标,领导也会挨个去问员工想不想优化,因为有些人觉得公司大势已去。
开始有人离开,领导还会组织大家吃饭,为离职的人践行。后来人走得多了,大家都习以为常,再后来,领导也被“优化”了。
去年11月,杨冰因为上班时用手机上微博,被领导发了警告信。杨冰意识到,轮到她被“优化”了。
离职后,杨冰常和老同事们聚一聚。有意思的是,坐在一桌上的那些人,开始有一半还在尚德,慢慢地只剩一个人还在。
石磊是生产部门的一位经理级人物,目前仍在尚德工作。他透露,2013年春节前,他所在的部门有过一波“离职潮”,但现在,裁员计划暂时搁浅了,“本来是要进行下去的,估计可能是尚德确实没钱补偿了”。
尚德财富神话
仅5年时间,施正荣以40万美元的投资和价值160万美元的技术,变成财富23亿美元的“中国首富”。
因到期债务无法偿还,3月20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依据《破产法》裁定,对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实施破产重整。
无锡尚德是开启整个中国光伏产业的领军企业,也是在这场大潮中第一个落水的。
1988年,施正荣以公派留学生身份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物理系留学,后师从世界太阳能电池权威专家马丁格林教授,1991年获得博士学位。
当有一天施正荣开始想把光伏技术产业化时,他将视角转向国内,寻找投资合作机会。彼时光伏行业在国内还是空白。
2001年1月,在无锡市政府的推动下,无锡小天鹅集团、山禾制药、无锡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等八家企业共同融资600万美元,施正荣投资40万美元的现金和价值160万美元的技术参股,共同组建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2005年,施正荣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100%控股无锡尚德的“尚德电力”,并在纽交所上市。2006年尚德电力的股价达到40美元以上,施正荣以23亿美元的财富,成为2006年中国新首富。
到2007年底,尚德产量360兆瓦,实现销售收入超100亿,公司市值突破百亿美元,进入世界光伏前三强。
2008年,随着欧美市场需求增加和政府补贴增加,光伏行业达到顶峰,尚德电力股价一度逼近90美元,施正荣的个人财富也达到顶点。
其后尚德继续快速扩张产能。2010年其产能为1800兆瓦,尚德产能、出货量超过美国光伏企业First Solar 成为全球第一。
但此时,危机已初步显现。财报显示,尚德电力2010年净利为2.623亿美元,但主要来自投资收益。有分析师推测其主营业务光伏电池利润可能为负值。
在海啸中仍扩张
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国际市场对光伏组件需求大幅下降。但国内厂商仍在逆势扩张产能。
转折点来自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国际市场对光伏组件需求大幅下降。但国内厂商出货量仍在逆势上涨,巨大产能过剩导致光伏电池价格大幅下滑。
施正荣创造的财富效应加上行业本身利润高、门槛低,让投资蜂拥而至。尚德之后,陆续有天合光能、赛维LDK、英利绿色能源等数十家光伏企业赴美上市,延续着造富神话。一些小企业也层出不穷,浙江省高峰期共有光伏企业205家,其中110家成立于2010年9月以后,规模均在10万千瓦以下。
光伏组件价格从2011年的每瓦1.4美元下降至目前的0.7美元每瓦。光伏平均利润率从2009年下半年的30%一路下跌到目前全面亏损。
自2011年以来尚德电力股价长期徘徊在9美元,此后一路下跌,去年长期在1美元徘徊。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建成的光伏组件产能达4500万千瓦,是2009年的700%。而2011年我国光伏电池产能已达3500万千瓦,可以满足全球光伏电池的安装需要。
即使这样,行业大佬仍未放缓产能扩张的步伐。
“从公司管理的角度而言应该迅速压缩产能、压缩成本,以现金为王,但是包括尚德在内的中国光伏企业仍在扩大产能。”正略钧策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民表示。
2007年尚德的产能只有360兆瓦,2012年这一数字跃至2400兆瓦。英利绿能不甘落后,2012年英利出货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一。
产能竞赛死局
对方不扩大产能,己方扩大的收益为最大,当然要扩;对方扩大产能,己方不扩,损失最大,最后还是要扩。
在寒冬中,不仅是尚德、英利,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晶科能源等出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幅。“现在是全行业亏损,比的是亏损多少。”英利董事长苗连生日前表示。
“在光伏大船上,嘈杂无序的状态将随着一批人的落水而改变。”面对行业困境,苗连生2012年初表示,早等着这一天。
市场观察人士李彤用博弈论做了分析:单方扩大产能,可以获得五方面的收益:成本优势、市场占有率、土地税收政策优惠、资本市场的追捧银行的追加信贷、品牌知名度。从博弈论角度看,扩大产能是必然选择。对方不扩大产能,己方扩大的收益为最大,否则收益为零,当然要扩;对方扩大产能,己方按兵不动的损失最大,如果奋起直追可将损失减小,最后还是要扩。
阿特斯太阳能董事长瞿晓铧表示,晶硅光伏组件的价格早前由国内几大龙头企业所制定。2010年开始,全国各地涌现出大量生产组件的中小企业,并挑起价格战,原来的行业联盟也被打破。
据了解,即便在美国“双反”对华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后,国内光伏组件企业仍没有停止在欧美市场打恶性价格战。一些中小企业的组件从0.8美元/瓦,降至当前的0.65美元/瓦。
激进扩张的恶果是负债率畸高、稳健性全失,抗风险能力低下。长久以来,尚德电力的刚性流动负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等)一直高于其可以动用的流动资产(包括未受限的现金、存货、应收账、预付款),到2011年末缺口达到12.65亿美元。
除了从资本市场融资,银行贷款成为主要融资对象。尚德的银行贷款从2005年年末的0.56亿美元攀升至2011年年底的17亿美元,不到7年暴增30倍。
直到2012年9月,尚德的产能扩张之路才走到尽头。新任CEO金纬宣布削减四分之一的产能,裁员1500名。今年3月,尚德电力又宣布关闭美国亚利桑那的工厂以进一步缩减产能。
董事会“抛弃”施正荣
施正荣科学家式的做派,有时敢为行业先,但并不符合商业规则。
为什么尚德成为第一个下船者?
施正荣将矛头对准了“国内投资过热”和“极度的产能过剩”。这一观点获得了部分认可,但也有观点认为,尚德的破产源于“施正荣基因”。
行业内的人告诉记者,施正荣是个爱面子的人,热衷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奖项,一直以行业领军人物自居。
在对外高调的同时,施正荣对内很“温和”。公开报道显示,施正荣在公司内部营造了一种温和开放的氛围:从高管到中层都敢于对他提出异议。
施正荣在公司内部一直说要找一个CEO,这个人要由恶人来做。这一设想直到去年8月原CFO金纬同时兼任CEO才实现,而金纬上台后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裁员1500人,削减25%的产能。
“如果尚德能早一点清理内部的这些问题,或许不至于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国内光伏企业一位高管对记者表示,尚德的内部管理缺乏执行力,施正荣科学家式的做派,有时敢为行业先,但并不符合商业规则。
为了减少硅料成本,施正荣力主与美国多晶硅企业MEMC签署了一份十年的供应合同,2008年后多晶硅价格暴跌,尚德为此付出2亿多美元代价。
为了多条腿走路,2009年,尚德在上海投入了3亿美元建造薄膜电池工厂,但是当项目一期建好之后,施正荣又将此项目改建为晶硅电池工厂,期间损失数亿元。
同年,无锡尚德与四川大学组建四川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进行薄膜电池项目的研发与市场应用,耗费数亿元研发费用却并没有看到成果。
有业内人士分析,出于科学家的情怀,这些事可能只有施正荣会去做。
在科学家的情怀之外,施正荣还受到了另一种非议:去年尚德爆出GSF基金5.6亿反担保欺诈案,临近破产之际,公司内部高管举报施正荣个人关联公司涉嫌利益输送,掏空资产。
公开报道显示,去年下半年危机爆发时,无锡市政府提出了诸多的方案支持和帮助尚德,但施正荣拒绝政府方面财务审计组的进入。在国开行提出以其个人资产做无限责任担保后,施正荣继续选择了拒绝。
无锡尚德集中了尚德电力的主要子公司,集中了其95%的产能。对施正荣而言,若无锡尚德破产,则破局成功。尚德电力退市,国资接手无锡尚德,施正荣将失去一手缔造的尚德帝国,但仍可以进行相关资本运作。
“企业的经营,需要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包容与理解,施正荣的个人判断与决策过程中的博弈,仍无法超脱于个人的利益,仍无法以企业的总体为考量。”前正略钧策合伙人王丹青表示。
“在个人财富面前,如何自持,这已不是管理问题,而是商业道德和伦理。”赵民对记者表示。
最终施正荣被彻底抛弃,被董事会罢免了董事长职务。
员工说“看不到希望”
员工告诉记者,光伏这个行业,未来本身就很模糊,而因为高层的内斗等因素,尚德这个公司就更看不清了。
尽管仍在尚德,但石磊对公司的前景甚是担忧:“我期望公司能变好,但是看不到。”在他看来,光伏这个行业,未来本身就很模糊,而尚德这个公司就更看不清了。
更让他灰心的,是公司高层的内斗。“一开始有人指责金纬不太懂行业,后来又有人指责施正荣关联交易,现在感觉就是两个人之间的斗争了。这些事情员工的角度没法干涉,但有一个团结的管理层,才能让员工看到希望。”
在外部舆论中,施正荣因为错误的投资计划,以及关联交易饱受指责。
然而,几乎所有受访的尚德员工,都对施正荣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却对接替他的新CEO金纬颇为不满。
“公司大裁员,金纬还要拿400万的年薪,这让很多人看不下去。”杨冰说,金纬上任之后,在裁员之外,似乎看不到他其他重振公司的动作。
今年1月,一封指责金纬的公开信开始在网上流传。公开信中,有不少对于金纬及其团队的负面评价。
石磊说,刚开始工厂很小的时候,施正荣天天在车间,跟工人们吃住在一起,工厂里很多人都受过他的指导。但现在工厂的层面,跟金纬的接触很少很少。对于金纬的年薪,工人们也颇有怨言,觉得金纬应该跟员工同甘共苦。
3月,施正荣董事长的职位被免,施正荣公开声明,认为董事会的决定“非法”。在尚德的内部论坛上,施正荣的声明被放在首页,用红字置顶。一位IT部的员工说,这也是员工“对施总支持的一个反馈”。
去年底,施正荣曾拒绝以自己的全部财产作为担保,为公司争取更多的银行贷款,这让外界颇为不解。
但这一做法在一些员工看来,并不难理解。一位在尚德工作多年的老员工通过微博私信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在公司不能做主了,把钱拿去给别人挥霍,你愿意吗?”
3月22日,尚德进入破产重整阶段的第二天。
下午3时,位于无锡新区的尚德公司门前并无太多异样,员工、车辆进进出出,步履繁忙。公司门前,几个员工正在等出租车,他们来自尚德的出口部,正准备去市里办出口报关手续。
“公司的生产、经营都正常,要不我们就没这么忙了。”正要去办事的那位女员工语速很快:“现在公司是重组,跟破产还是两码事。”
尚德电力曾经是中国光伏行业的世界名片,它的创始人施正荣,也曾在2006年凭借23亿美元的财富,成为当年的中国首富。尚德的“成功”使得光伏产业在国内遍地开花。最高纪录时,全国有300个城市都计划建设千亿产值的光伏产业园。
然而,这一场躁动的造富运动背后是产业自动模式的瓶颈,当海外需求迅速萎缩,欧美“双反”来临裹挟着国内失控的产能过剩时,整个行业洗牌势在必行。
让人唏嘘的是,第一个倒下的是曾经的领头羊尚德。
- 观察
光伏企业命悬地方政府态度?
曾经光鲜靓丽的光伏企业个个亏损,艰难度日。谁会是下一个?
投资冲动与残局
光伏行业是典型的“两头”在外的行业,电池组件的上游原料多晶硅90%依赖海外进口,90%以上的市场均在国外。一旦海外市场出现问题,行业必然出现困境。
“最高纪录时,全国300个城市都要建产值超千亿的光伏产业园。”作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和光伏行业专家,孟宪淦曾参加不少地方的“十二五”规划制定工作,“全世界的需求才几千亿,中国就有上万亿的产值哪里有市场?但每个地方都有远大的志向,根本没人想以后怎么办?”孟宪淦对记者表示。
针对尚德破产,3月24日,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表示,“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本来是个私人企业家的行为,然后我们政府搅和进去,我们给它钱,现在又出大问题了,政府还要收拾,应该让企业家自己承担责任,政府只需要保持公平竞争的环境。”
“大企业破产可能微乎其微”
去年8月,美国投资机构Maxim Group发布报告称,在中国最大10家光伏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债务累计达到175亿美元,整个行业已接近破产边缘。其中,江西赛维和无锡尚德破产的可能性最大。
如今,赛维在当地政府的输血挽救下活了下来,尚德则走向了破产重整。
据报道,为拯救赛维,江西省新余市投入巨大。去年新余市政府将赛维一笔5亿元到期信托贷款偿还纳入同期年度财政预算。此外新余市及江西省政府还协调金融机构,持续为赛维提供超过200亿元的资金支持。新余市通过新余市国资委参股40%的恒瑞新公司收购了赛维19.9%的股份,并为此付出2300万美元。
一位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以目前几家公司来看天合光能等公司财务比较稳健。英利可能稍有风险,其今年现金流可能为负。但以当地政府的态度,很难想象英利会出问题。
据媒体此前报道,河北保定市市长李谦在英利集团调研时明确表态:“市委、市政府在思想上、政策上、工作上、环境上全力支持英利集团,和企业一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如果分析下一个会破产的企业会是谁?其实最大的差别和不确定性来自于地方政府的态度,如果政府想救的话完全可以救得起来。赛维就是一个例子。”上述投行人士表示。他认为,以目前地方政府对光伏行业的保护来看,下一个大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2001年
施正荣创立无锡尚德从事光伏电池与组件生产。
2005年
尚德成为全球光伏企业前五强,150兆瓦的制造能力,使尚德成为全球四大光伏电池生产基地之一。
2005年
施正荣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100%控股无锡尚德的“尚德电力”公司,并在纽交所上市。
2006年
尚德电力的股价达到40美元以上,施正荣以23亿美元的财富,成为2006年中国首富。
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
国际市场对光伏组件需求大幅下降,同时中国光伏产业产能不断“跃进”,光伏组件价格急剧下跌。
2011年
无锡尚德销售收入为202.6亿元,亏损6.14亿元,负债197.6亿元,企业资产负债率达100%。
2013年3月18日
尚德发公告承认债务违约:公司收到3%可转债托管人的通知,即2013年3月15日到期的可转债,2013年仍有5.41亿美元的未支付金额,已经违约并要求尽快付款。
2013年3月20日
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破产法》裁定,对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实施破产重整。
相关专题:无锡尚德实施破产重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