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中心副主任:中国成功没有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刘鹤
凤凰财经讯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3月17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和世界:宏观经济与结构调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鹤在发言中表示,改革应当按照价值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深化,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序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从而使经济转型顺利推进。
以下为发言实录:
刘鹤:尊敬的卢迈先生,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向所有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嘉宾和媒体业的朋友们再次表示热烈的欢迎。我们这次峰会共设立了15个专题,将有80多位企业家、知名学者、政府官员发表他们的真知灼见,所以我们认为这将是一次充分的交流、集思广益难得的机会。下面根据会议这个单元的主题,就两个问题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不代表我所在的机构。
我说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中国经济过去发展取得一些成绩的主要原因,第二点我想说一下关于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因为中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所以中国的未来也是世界未来的一部分。下面我先就一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原因。
大家都承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实现了社会生产发展力水平总体跃升,最近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们又有了一些新的经验,所以各方面对中国经济的做法都极为关注。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那样,国际和国内学者对此也做过不少研究,在诸多的解释中,我认为有几个因素可能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第一点,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改革开放发生于十年所谓的文化革命之后,对文化革命负面作用的反思和从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推动了中国的发展。正是因为发生于1966年到1976年的十年文革,也正是因为当时中国国民经济走向了崩溃边缘,使得中国坚定的放弃了政治路线,在邓小平先生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的选择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
第二点,从时代的背景来看,中国坚定不移推行对外开放,发生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以后,这恰恰赶上了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上升后跨国公司在全国重新配置资源的历史机遇,在劳动力资源丰富、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希望艰苦奋斗改善自己生活的强烈要求下,中国经济获得的稀缺资本和当时适宜的先进技术,迅速的融入了世界经济分工体系,获得了自己的比较优势,并且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
第三点,从激励制度的安排来看,中国高度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着作,虽然我们在改革初期对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进行着广泛的辩论,但实际上改革的成功试点恰恰遵循了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规律,这在中国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主要包括界定和保护相对的产权,承认和激励人的物质利益动机,由市场主体根据价格信号决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在越来越多的产业推动公平竞争和实现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
四是正确发挥政府应当发挥的作用。在中国我们一直认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互补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和商业周期的不同阶段,两者的互补形势有很大的区别,但是总得来看中央政府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和引导结构变化方向上一直起着重要作用,同时逐步减少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注入大量精力,由此形成了地方经济的竞争对国民发展也提到重要推动作用,当然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是需要一分为二的,需要客观认识的。
五是我们选择了有中国特色的改革路径,在保持社会政治制度稳定的前提下,中国的改革始终注意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基层积极性的有机结合,改革总体有序可控,而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休克疗法。
以上几条并不是理论的概括,而在实践中我们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我们注意到,有些学者根据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做法,把中国经济成功归纳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的成功,我个人认为这种看法可能不太符合实际,也容易产生误导。
在我以上描述当中,我们很难看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子,在应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当全球经济处于自由落体状态的时候,我们的确中央政府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直接干预,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确实还有一些问题,但是这些只是应对危机的短期做法,并不能反映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全部实现,这是我们说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是关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大的趋势。总的来看,中国未来十年经济发展最鲜明的特点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转型,国民经济将由出口导向制造业为主和粗放投资的增长模式转向内需消费为主服务业份额上升和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模式转化,我们称之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这个转型过程当中,前30年出现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趋势,将会出现很多新的特点,而经济增长的速度我们认为有可能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平稳的过渡。
首先是工业化将出现新的特点,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国际市场的条件出现了明显变化,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速度加快。庞大的传统制造业受到土地、水、能源、空气质量等资源环境因素的制约,也越来越强烈,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空间和弹性都在加大。展望未来,中国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可能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可能下降,服务业的比重将有较大的提升,在制造业内部将出现生产适度集中和专业分工深化为特征的供应链结构的调整,基于知识技能积累和劳动率生产提高方式将逐步发挥重要作用。绿色低碳的增长模式将受到鼓励,新兴产业将加快发展。
城市化的趋势仍然将是未来重要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到2011年,城市人口已经达到6.8亿人左右,中国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率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推测,到2020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可能达到60%左右。到2030年有可能达到65%左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将释放出巨大投资消费需求潜力,同时城市化的格局形态将出现新的变化,最主要的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将会形成若干新的中心城市,大中小城市的经济分工和城市群的发展趋势也将十分明显,随着城市人口增加以及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人口中独生子女比重的上升,中国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将大幅度提升,规模巨大的中等收入阶层的出现和形成的消费需求将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乃至扩大全球稀缺市场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将对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将继续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但国际化的内容也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我们认为最主要的线索是国际收支将逐步走向基本平衡,而这将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决策变化相互适应。一方面中国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保持出口大国的地位,但与此同时中国将根据在全球经济中的新定位,实现从出口引资大国向市场进口大国和投资大国的决策转化,这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而且将为世界经济再平衡和复苏做出重要的贡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承担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向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
中国的市场化过程将继续,未来的改革也将加快,改革应当按照价值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深化。所谓价值导向,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观念,坚持保护产权、坚持鼓励竞争、坚持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坚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所谓问题导向,就是要有针对性的和有先后顺序的解决一些突出的体制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财税、金融、价格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必须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稳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序的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从而使经济转型顺利推进。
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过程当中,我们认为信息渗透、扩散和应用将对中国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推动中国加快转型。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技术的发展,海量数据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很多用传统手段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有可能通过技术垄断寻找到新的解决方案,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信息化也提出了很多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女士们、先生们,毫无疑问在中国这个巨大规模经济体转型过程中,我们毫无疑问的会遇到许多前人没有遇到过的风险、困难和挑战,但尽管如此,中国经济的转型以及在转型过程中大趋势将为中国和世界创造出巨大的需求潜力和庞大的市场空间,从而保障中国经济的持续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不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会发生变化,我们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充满着信心。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商讯
- 单日流入资金最多个股
- 明星分析师荐股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