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行业全面整合在即 11股最受益
中国证券网编者按:近期多晶硅价格出现明显倒挂,行业面临全面整合契机,相关强势优势企业有望脱颖而出,值得密切关注。
价格倒挂公司停产 多晶硅行业整合在即
曾受热捧的多晶硅行业,如今迎来了严冬。12月2日,乐山电力(600644)(600644,收盘价10.29元)发布公告称,多晶硅生产成本倒挂,将停产实施技改。值得注意的是,上月中旬川投能源(600674)(600674,收盘价11.48元)亦发布公告称,其参股的新光硅业已于近日按计划停车技改,计划停车技改时间为半年。
昨日(12月6日),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市场上多晶硅的现货价格已经跌破行业平均生产成本。
多晶硅生产成本倒挂
“近期多晶硅行业市场低迷,价格暴跌,公司控股子公司乐山乐电天威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乐电天威硅业公司)多晶硅生产成本倒挂,项目借款归还压力加大。”乐山电力发布的公告称,为有效降低多晶硅生产经营风险,减少经营亏损和日常经营支出,进一步降低成本,经乐电天威硅业公司董事会审议,同意乐电天威硅业公司3000吨/年多晶硅生产线于2011年11月起停产实施技改。
2010年度,乐电天威硅业公司生产多晶硅1617.60吨,实现销售收入57620.64万元,净利润58.70万元。
为进一步了解乐电天威硅业公司停产技改的情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12月6日)下午,多次致电乐山电力,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1月中旬,川投能源亦发布公告称,接公司参股38.9%的新光硅业书面报告,该公司已于近日按计划停车技改,计划停车技改时间为半年。
“新光硅业停车技改是年初在董事会生产经营计划中做出的计划,跟目前的多晶硅市场价格没有关系。”昨日下午川投能源证券事务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多晶硅产量比去年增长,由于多晶硅价格下跌,利润却缩水了。
四川省经信委近日曾向媒体透露,多晶硅价格自今年年初开始一路下滑,从每吨70万元左右一直跌到目前的每吨20万元,而四川省多晶硅的平均生产成本约在30万元/吨,每生产一吨要亏近10万元。“从10月份开始,成本倒挂的现象就已出现,现在在四川的多晶硅企业里面是普遍存在的。”
“2009年以来多晶硅的市场价格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这中间又有较大的波动。”李胜茂称,2009年1月初国内多晶硅的价格站在了90万元/吨的高点上,随后多晶硅的价格就一直处在下行通道,直到2009年年底多晶硅的价格才大致稳定在35万元/吨左右的低点,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10年8月,此后多晶硅的价格一路上涨,直至达到2011年3月份的63万元/吨的高点,这之后随着光伏行业进入寒冬期,多晶硅的价格节节下跌,一直下跌到目前的22万元/吨的水平。
整合大幕拉开
“目前国内多晶硅行业处在有效产能不足阶段,即价廉质优产品的产能不足,而价高质次产品的产能严重过剩。”李胜茂称,随着薄膜电池等类型太阳能电池的推广运用,晶硅电池市场份额将呈现下降趋势。多晶硅生产技术进步带来生产成本下降,此轮光伏行业的寒冬期过后,多晶硅的价格很难大幅上涨。
“多晶硅行业整合的大幕早已经拉开。”四川新能源产业促进会副会长李映发昨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能耗高、成本高、规模小的多晶硅企业将面临淘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去年年末,三部委发布《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大大提升了多晶硅行业的进入门槛。
此外,广发证券(000776)于11月24日发布的光伏价格数据跟踪 (11月17日~11月23日)称,四川新光硅业和万州大全几乎同时宣布停产技改或检修,目前国内多晶硅开工企业已非常少。工信部等部委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已初步形成“推动多晶硅行业整合、鼓励大企业兼并重组中小企业”的多晶硅行业发展思路,而通过工信部行业准入审查的多晶硅企业有望成为此次行业整合主体。
李胜茂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多晶硅板块一直是光伏产业链上盈利能力最强的一个环节,但是这种局面将被逐渐打破,特别是在当前多晶硅的销售价格和成本价格出现倒挂的情况下,一些成本控制能力不强的企业不得不停产,甚至退出该行业,而一些有实力的大型多晶硅企业则逆势扩张产能,乘机提升市场份额,行业洗牌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
在李映发看来,多晶硅企业要想在这场严冬中生存下来,降低成本是关键。 每日经济新闻
天威保变(600550)
参股25.99%的天威英利主要生产硅太阳能电池,目前硅片年产能70兆瓦、电池60兆瓦、组件100兆瓦,参股35.66%的新光硅业的在建项目投产后可年产多晶硅1260吨。此外,天威保变出资组建乐山乐电天威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新建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与川投集团、岷江水电(600131)在成都市新津新建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
通威股份(600438)
公司2008年2月公司以1.91亿元收购永祥公司50%股份,永祥公司全资子公司―――永祥多晶硅公司年产1000吨多晶硅项目计划2008年6月投产,一期1000吨多晶硅项目投产后计划建设二期3个3000吨多晶硅项目。
川投能源(600674)
2008年1月收购新光硅业38.9%股权。新光硅业承建的1260吨/年多晶硅项目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项目,项目概算总投资约12.9亿元,从2007年2月底投料试车成功到07年9月底,该公司共生产出多晶硅约69吨,计划2007年全年累计生产200吨。
乐山电力(600644)
出资2.55亿元(占51%)与天威保变组建乐电天威硅业公司建设、经营乐山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约22亿元,投资期预计为两年,第三年投产,第四年当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的80%,第五年直至以后生产负荷为100%。
岷江水电(600131)
出资13230万参股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占14%)投资新津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新津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工程拟总投资26.75亿元。项目拟定总投资约27亿元,公司出资比例为14%。该项目建设期为2年,第5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南玻A(000012)
2006年6月总投资60亿元多晶硅材料及太阳能电池投资项目在香港签约,在湖北宜昌投资建设高纯多晶硅材料及太阳能电池产业两个项目,总规模年产5000吨高纯多晶硅、45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
航天机电(600151)
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太阳能科技公司(占70%)是国内最大太阳能产品技术研发和生产销售公司,产量首次达到10兆瓦,相当于全国太阳能总产能50%以上。公司全资子公司神州新能源在内蒙古建设1500吨/年多晶硅生产装置,总投资约18亿元。
江苏阳光(600220)
公司投巨资共同设立宁夏阳光硅业公司生产多晶硅,公司占65%。多晶硅是生产单晶硅的直接原料,是当代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等半导体器件的电子信息基础材料,被称为微电子大厦的基石,而最重要的是多晶硅是太阳能的核心原材料,目前我国多晶硅基本依赖进口,而由于技术垄断,公司发展前景非常看好。公司新设立的子公司未来规模年产多晶硅4000吨,项目已经开工,预计今年年底完工。公司首期规模年产多晶硅1000吨,以及配套新建2*15万千瓦自备电厂、氢气厂等,一旦建设完成,届时公司有望在多晶硅领域将成为国内乃至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企业,并成为太阳能上游资源的垄断龙头。
特变电工(600089)
特变电工在1月18日与峨嵋半导体研究所、新疆特变(集团)有限公司特变集团、上海宏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特变电工多晶硅公司出资协议书》,上述四家公司将共同出资4亿元设立多晶硅公司。其中,特变电工以3亿元的出资额占有多晶硅公司注册资本的75%。多晶硅公司成立后,拟投资建设1500吨/年多晶硅项目,而根据可行性分析报告,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40681万元,除本次股东出资40000万元,其余资金通过银行贷款及其他方式解决。
拓日新能(002218)
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非晶硅、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芯片、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太阳能电池应用产品为一体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从电池芯片、电池组件到终端应用产品完整产业链,主要产品包括太阳能电池芯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灯具、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户用电源系统等。
鄂尔多斯(600295)
公司硅铁产量今年可以达到53.5万吨,处于全球第一。2008~2009年硅铁产品将是公司主要利润增长源泉。通过定向增发计划进入多晶硅产业,将为公司发展增添后劲。公司利用生产工业硅和电能优势介入多晶硅,第一期年产3000吨,计划2009 年10月份投产。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http://img.ifeng.com/page/btnLeft.gif)
![](http://img.ifeng.com/page/btnRight.gif)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商讯
- 单日流入资金最多个股
- 明星分析师荐股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