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作的玄机与顾雏军样本(3)
什么造就了格林柯尔帝国
短短几年时间,顾雏军就向世人展示了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事业发展史,并组建起了一个异常庞大的,横跨家电、制冷和汽车三大产业的格林柯尔帝国。这曾一度让很多人感到疑惑
文 本刊记者 吕斌
“等我老了,走到大街上,希望听到有人指着自己喊:看,那个老头就是冰箱大王!”这是顾雏军时常做着的一个“冰箱大王梦”。
为了这个梦,顾雏军一直努力奋斗着,当利用格林柯尔上市掘得第一桶金后,他就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尽可能的膨胀自己的资本规模,从而收购众多的家电品牌、实现自己“成为家电巨头”的梦想上。
接下来,顾雏军旗下格林柯尔系的收购整合速度之快,让整个资本市场和家电行业都瞠目结舌:广东科龙、安徽美菱、扬州亚星、湖北襄轴、杭州西冷、上海上菱、吉林吉诺尔、江西齐洛瓦、河南冰熊……甚至准备洽购长虹。
“制冷奇才”的帝国
1989年,顾雏军在英国成立了首家分销公司——顾氏热能技术(英国)有限公司。1992年,他又在加拿大成立格林柯尔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业务拓展至美国。顾雏军正是以此获得了初步的资本积累。
搞制冷出身的顾雏军一直对家电行业有着很深的情结,不论是在国内创业还是在海外拼搏,他一直和这个行业在打交道,也一直抱有在这个行业做出一番事业的理想。
“当时的中国家电,行业生态已经破坏到了极点。那时的冰箱厂没有三、四十万以上的产量就不足于生存,市场竞争造成的价格战已经导致了利润低到无法再低。”一位原顾雏军的特别助理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
充分的市场化现状决定了要进入这个行业,必须要有成熟的管理理念和足够的资金。通过之前的一系列创业,顾雏军虽然已经有了一部分原始积累,但对于目标远大的他来说,还远远不够。
因此,上市融资一直是顾雏军的强烈愿望。在香港期间,顾雏军频繁和香港金融机构接触,并整合了自己在内地最早的几家公司中比较优质的资产,谋划在香港上市。
2000年,由顾拥有的、分布于国内北京、海南、深圳、湖北的四家环保工程公司整合捆绑后,被注入在开曼群岛注册的格林柯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并于当年7月成功在香港创业板上市,顾雏军以70%的控股比例成为最大股东。
至此,顾雏军的资本“航母”终于浮出水面。
在香港创业板上市伊始,格林柯尔的市值就超过了43个亿,而且创业板的股票是可以随意流通的,顾雏军在一夜之间已成为了亿万富豪。
在股价有所上升后,顾雏军减持了一部分,从资本市场获得了几个亿的现金。顾雏军急于用这笔钱做些好的投资。他一直有在冰箱行业干一番事业的梦想,他觉得中国的冰箱行业资源需要大力整合,而整合现有资源,也有利于他尽快实现自己的“家电大王梦”。
恰在此时,一则消息传出:科龙严重亏损,顺德要卖。
2001年10月,顾雏军旗下顺德格林柯尔斥资3.48亿元收购身为香港、深圳两地上市公司、中国冰箱产业“四大天王”之一的科龙电器26.43%的股权,并成为科龙电器的第一大股东。顾雏军也因此出任科龙电器的董事长。
作为顾雏军收购的第一个目标,科龙也一直是他十分看重的一个品牌。在他的苦心经营下,科龙第二年就摘掉了ST的帽子,并实现利润和利税的大幅度增长。
接下来,尽管面临各方对其公司业绩、收购资金来源等问题的质疑,格林柯尔仍然迅速地完成了多笔大手笔的收购。
2003年5月,将格林柯尔以现金2.07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安徽美菱电器20.03%的股份,成为美菱电器最大的股东。至此,顾雏军通过格林柯尔已将国内冰箱行业“四大天王”中的两家——科龙、美菱收编麾下。
转战汽车业
把国内四大冰箱巨头中的两家收入麾下后,2003年扬州亚星的突然出现,使许多关注顾雏军和格林柯尔的人很是惊讶:难道一直致力于家电行业的顾雏军要突然转战汽车?
“其实并不突然,决定收购亚星之前,格林柯尔已经对客车行业研究很久了。”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原顾雏军的特别助理表示。
在次于扬州办厂的过程中,他们和当地政府有了一些接触,也接触到了扬州当地的一家大型客车上市企业——亚星客车。
这个时候的扬州亚星客车,由于“机制不活”等原因,已经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亚星公司之前年生产3万辆客车,到格林柯尔收购的时候只生产4000辆,实际上整个公司已经濒临垮掉。
就在格林柯尔在扬州建立冰箱生产厂的过程中,扬州市政府看重了这家企业的民营机制和成功整合科龙、美菱的案例。经过初步的接触,双方很快达成了收购协议。
顾雏军认为,作为自动化程度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客车行业对民营企业来说,有相当的发展空间。
由此,格林柯尔的收购范围第一次扩大到家电行业之外。
完成对亚星客车的收购后,顾雏军又“偶遇“了另一个目标——位于湖北省襄樊市的一家上市公司——襄阳轴承。顾雏军认为,作为汽车行业的配套产业,轴承这个行业在国内是“可以做的,有发展前景”。
2004年4月,通过扬州格林柯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顾雏军以1.01亿元的价格入主ST襄轴,持有其29.84%股权。
至此,顾雏军旗下的格林柯尔已经拥有了5家上市公司。而且除此以外,格林柯尔还先后收购了吉林吉诺尔、江西齐洛瓦、河南冰熊在内的多家电器企业和生产线,顾雏军因此也被众多关注者称为“资本狂人”。
空手套白狼?
其时,作为格林柯尔系的实际控制人,顾雏军手中控制有格林柯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8056HK)、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0921HK000921.SZ)、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000521.SZ)、扬州亚星客车公司股份有限公司(600213.SH)和襄阳汽车轴承股份公司(000678.SZ)等5家上市公司,并控制着麾下格林柯尔系的制冷剂、冰箱和客车三大产业众多公司。
纵观格林柯尔的一系列收购,顾雏军基本上只染指国有企业。在他看来:“国有企业好进入,如果我不要的话,浪费也是浪费了。”
然而,正是这些企业的“国有”身份,使得顾雏军在后来饱受怀疑和指责。实际上,早在2001年顾雏军斥资5.6亿元收购科龙电器时,就有大批各界人士对他的公司业绩、收购资金来源等提出质疑。而顾雏军这位花白头发、戴宽幅眼镜的学者型商人,也被业内怀疑为“空手道高手”。
不过,顾雏军毫不理会各方质疑的声音,“我唯一不缺的就是钱”——这是被很多媒体广泛转载的顾的一句名言。
但在后来,始终摆脱不了市场质疑的顾雏军和他的格林柯尔,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2004年8月,香港中文大学金融教授郎咸平以《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为题发表演讲,指责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强烈建议停止以民营化为导向的产权改革。
“郎顾之争”的大幕由此拉开,顾雏军也由此目标越来越大,行为越抹越黑,变成众矢之的。在那些狂风暴雨式的质疑之下,格林柯尔神像上的油彩开始被迅速剥落。他频繁的资本动作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
2005年5月10日,科龙公司发布公告,称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粤、苏、鄂、皖四省证监局再对各辖区内的“格林柯尔系”上市公司展开检查,此时的“格林柯尔系”已是风雨飘摇。
2005年7月29日,顾雏军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
2005年9月27日,科龙电器公告称,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受让广东格林柯尔持有的公司26221万股(占总股份的26.43%)境内法人股,双方已于9月9日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书》。
此后,美菱被长虹接手、亚星和襄轴也重归当地政府。
2007年5月18日,格林柯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8056.HK)正式在香港退市,鼎盛一时的格林柯尔系完全瓦解,一度被称为“资本玩家”的顾雏军,其资产也随同产业幻梦一起灰飞烟灭。
一个家电奇才倒下了,谁会是下一个顾雏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 单日流入资金最多个股
- 明星分析师荐股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