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李嘉诚向淡马锡出售屈臣氏 业内称为融资和分拆做准备


来源:广州日报

人参与 评论

21日,李嘉诚宣布,向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出售旗下零售旗舰屈臣氏24.95%的股权,涉及资金440亿港元。永旺解释称,中国内地业务销售表现未如理想,再加之物业、厂房、设备确认减值亏损及年内经营开支增加,所以净利润跌幅明显。

CFP图

李嘉诚向淡马锡出售屈臣氏集团24.95%股权套现资金440亿港元

文/记者林晓丽

出售百佳无疾而终,屈臣氏分拆上市又遇突变,华人首富李嘉诚最终选择和淡马锡“闪婚”套现。

21日,李嘉诚宣布,向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出售旗下零售旗舰屈臣氏24.95%的股权,涉及资金440亿港元。出售交易预计在4月中完成。而屈臣氏年底分拆上市的计划暂缓,改为2-3年内分拆屈臣氏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两地上市。业内专家指出,李嘉诚一举多得,不愧是资本高手。

卖股权套现更快捷

根据和黄的公告,和黄将持有其余的75.05%股权,并保留对屈臣氏的控制权。目前,屈臣氏集团在全球25个国家经营14个零售品牌,包括百佳、屈臣氏等,拥有1.05万家店铺。

“卖给一个投资者比上市更好。上市目的是筹集资金,现在这个方式更快捷,有何不好?”李嘉诚对此解释称,与IPO(首次公开发售)方式比较,现在淡马锡入股,能达到释放出屈臣氏集团部分价值的目的,又能为和黄所持余下权益提供估值重要参考根据,整个过程更快捷,是更佳的选择。

而对淡马锡来说,此次交易是该主权基金迄今为止最大的单一海外投资。

为融资和分拆做准备

业内人士指出,该交易反映出屈臣氏的整体估值约为港币1770 亿元。瑞信对此做出“失望”评价,认为相比原定全盘上市的方案少。此前,市场估计屈臣氏价值约1900亿港元。

但也有资深业内专家指出,和黄变现24.95%股权取得440亿港元的同时,也借此交易确定市场参考价值,并为下一步融资和分拆上市做好准备,可谓一举三得。

不过,该人士认为,1770亿港元的估值明显偏高。按照屈臣氏去年盈利计算,平均每间盈利不到75万港元,每间店需连续盈利22年才能达到1700万港元。“但淡马锡不会亏的,相信作为战略股东,会共同推动分拆上市,推高股价,逐步盈利。”该人士说。

据公告披露,截至去年12月29日,屈臣氏股东应占资产净值为92亿港元。2012财年和2013财年股东应占溢利净额分别为69亿港元和78亿港元。

行业背景

零售业盈利能力下降

有知情人士表示,无论是之前的出售百佳、屈臣氏上市计划,还是目前的股权出售,目的都是套现。“尽管零售业现金流充沛,但如今盈利能力下降,未来可能成为拖累业绩的板块。因此,李嘉诚此举不仅实现套现,还意在降低和黄的资产负债率。”该人士认为。

去年屈臣氏盈利增长10多个百分点,主要动力来自欧洲和亚洲。而根据和黄年报,2012年,其零售业务的税前利润增长率已从2010年的38%跌至8%。

其实,盈利下跌已成行业趋势。近年来,国内终端零售需求持续低迷、电商等新型业态与传统渠道争夺消费者、实体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导致实体零售行业增长空间进一步缩窄。

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2013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8.9%,增速较上年放缓1.9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下滑,为2005年以来最低。其中,沃尔玛和家乐福的销售额分别下滑6%、2%。

同行表现

永旺内地业务

去年亏1.58亿港元

永旺(香港)投资有限公司(00984)21日公布2013年业绩报告,全年收益84.88亿港元,同比上升15.1%;净利润达1.07亿港元,但比2012年下跌55.23%。

永旺解释称,中国内地业务销售表现未如理想,再加之物业、厂房、设备确认减值亏损及年内经营开支增加,所以净利润跌幅明显。报告显示,永旺中国内地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去年全年亏损1.58亿港元。

记者发现,受中国内地经济增速减慢、消费疲软的影响,永旺中国内地表现在2013年初起就明显受阻,销售压力导致公司为提升业绩而牺牲了毛利率。报告显示,为提升销售业绩,公司毛利率下降0.9个百分点至32.2%。

永旺在2013年放缓中国内地扩张的步伐。不过,日本永旺集团近日表示,拟在未来3年内投资约4000亿日元用于亚洲门店的开发与拓展。而记者获悉,永旺计划在2016年底之前在中国新设15家大型购物中心。

[责任编辑:heying]

标签:李嘉诚 屈臣氏 

人参与 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凤凰财经

Loading...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