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苏小和:任志强只是为了常识而战(11)

2009年04月30日 14:06
来源:南方新闻网 作者:苏小和

0人参与0条评论

一定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

苏:我想跟你聊一个你的朋友,田溯宁。我曾经在《南方周末》写过他,当时写的时候没有去跟他沟通,只是围绕一些材料,做了一个评析。一年以后,他说“小和,你的文章我有印象,你写出了我自己一直想说但不方便说的话。”你看看,田先生在网通做了8年,最后基本上是以失败退出。现在网通这个企业基本上处在一个烟消云散的状态,作为一个旁观者,我真的为田先生惋惜,因为田总很有才,很有激情,网通是他在中国的最大产品,可是他做这些事情出了问题。你怎么看待这些现象?

任志强:我觉得他可能一开始爬的太高了。什么意思呢,作为企业管理者,我们是从最底层一步一步上来,没有一个环节是空缺的,但是他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走过。他可能一开始就因为他的层次、管理能力,或他的学识,让他处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我们发现企业管理中很多是这样,比如牛根生,牛根生迅速起来,是因为他从最底层一直做到最上层。尽管他现在出现了危机,出现了问题,但是他这个企业之所以能迅速的在短期内变成一个国内知名企业,是因为牛根生在每个环节都干过。这种管理干部和完全知识型的管理干部不一样。比如说张树新,她如果当时坚持下来,可能未必比新浪差。但是机不逢时,这些人可能都会遇到一些问题。类似这样的我们可以举出很多例子,从国外留学这一派里头,有很多是出于这种情况的。他想了很多东西是理想化的,确实应该是那样的,但是实际上是做不到那样,短期内做不到,中国的制度环境不是像美国的环境。

苏:好像是缺少一种妥协的精神,缺少了一种媚俗、逢迎的品质。真不知道这样的总结是正剧还是反剧。

任志强:可能有的时候需要在企业的实际过程中去妥协,你比如我说我不是爷爷,我是丫鬟,在国有管理面前你就是个丫鬟,不能变成是爷爷了。

苏:刚开始我和你的谈话是从知识结构开始,最后也提个与知识有关的问题。您给我们推荐您最喜欢的,对你影响最大的三本书。

任志强:周其仁的《收入是一连串的事情》。现在来说,这几年里头可能他是对我影响比较大的经济学家。政治或者法律方面,杨奎松的民国史解密我很喜欢,对重新认识台湾、认识国民党、认识共产党有很大的纠正作用。

另外一本就是《权利与繁荣》。我觉得比较贴近于我们现在的制度改革,特别强调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和政府,这本书不是太厚,但是他正好解释出我们现实制度中的许多问题。就是如何看待你刚才讨论的我们是不是市场经济,还有政府救不救市的问题,应该什么时候怎么做,如何看这些问题。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

我看的书太多了。我想强调的是,我们一定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中国人一定要知道我们自己的历史。看历史的时候,应该从正反两面去看,有人评论好,有人评论不好。要有一个思辨的过程。比如说范文澜和郭沫若永远是对立的。这些东西是让一个读者很矛盾,但是通过这些历史,错误的东西现在开始有反对意见,给你一个提示,让你去想,这个很重要。最主要是你要知道。有人这么看,有人那么看,比如朝鲜战争,在中国人眼里的朝鲜战争,抗美援朝就是个英雄,但实际上你了解更多的历史细节后就会发现,这个战争原来是非正义的。这些东西看多了以后,才会明白不要轻信别人说的。

苏:你这样说我挺感动的,这提醒我们一定不要盲从。大多数人的认知错误会演变成大多数人的暴力,我们要警惕。

任志强:对,非常非常误事,而且我们的领导往往从一个所谓的简单民意来做决策。

苏:这个时代的确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过去我们盲从于权威,盲从于领导,盲从于强权意识形态,现在很有可能因为民众的大多数暴力,再一次失去个人的特立独行,不要盲从一直是我们个人建设的最重要的主题。

[责任编辑:huangshuo] 标签:任志强 自然人化 股权基金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