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苏小和:任志强只是为了常识而战(10)

2009年04月30日 14:06
来源:南方新闻网 作者:苏小和

0人参与0条评论

我记得第三次全国房协的大会上,那时候俞正声刚任建设部部长时间不长,会上我们当时就提出对98年23号文件的质疑,我现在跟俞书记很熟,现在是上海市委书记,他当时是建设部长,会上我们提出反对意见,他当时非常反感,所有人都一片反对声。他们到了香港的时候,甚至去跟华润的老总说,这个任志强不行。反对意见是一致性的,但后来我出的第一本书是俞书记帮我写的序。很有意思,经过多次的撞击和磨合以后,他们认为我的有些想法是对的。

苏:还是先前提到的,你的很多观点来自于实践,这比办公室琢磨出来的要鲜活。

任志强:是的, 我们的确在慢慢进入政策的选择和指引过程中,比如18号文件的起草问题我们就参与了,很多很多文件,我们直接参与讨论了,很多我们也进行了修改。从那次以后,慢慢的,建设部的很多文件或者是内部讨论的一些东西,我们都积极参与。我们的研究报告,各种各样的研究报告给了他们很多启示,他们常常定期来找我们。 我们的确在慢

现在每一次建设部出台相关文件的时候常常会问我们,“你们什么意见”。然后我们就帮他准备一些资料,包括国内国外的,很典型的就是当时央行的报告里面说要取消预售制度,一个礼拜之内建设部就提出了反对意见,那是基于我们提供的大量资料,我们给他将近几十个国家的一手资料,制度,和我们的一些看法。准备了大量的法律文件,让他们有一个很充分的理由向中央、国务院报告,一个礼拜之后,发言人就说不取消了。

苏:所以您给我的印象,应该是个学者,应该是一个智囊,而你的企业家的身份在公众里面反而是个负面形象。所以我特别想问一句,因为每个人有一个价值归宿,人生总是在寻找最大价值,你希望自己这一辈子最大的价值是在企业这边,还是在学者这边?

任志强:我觉得我的定义还是在企业上,为什么我们能提出这些学者提不出来的问题。是因为有一个平台,要没有这个平台,我是提不出来的。你不要以为我有多少本事,我的本事是源于我有这么多东西。

我们有很多协会,比如中商联盟等很多商会,他们有更多更多的企业跟我做的是一样的,他们可以反映出很多很多共性问题,而不是我一个企业单独遇到的问题。这样我才有条件,有可能去做这样的一些修改和评论,或者说是我们能提供一些资料和研究报告,否则我们是没有基础的,你要单独说我脱离企业这个平台去做一个学者,我觉得没有根了。

我不是经济学家,他们有充分的理论,找一个样本就能分析出来很多的东西,我是需要用一大堆实践的东西,来抓出其中的一点、两点。这两个角度是不一样的,一个方面是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他用系统的理论知识、有无数个工具测量经济的成份,我们反过来是从每一个成份里头得出来,应该是这样一个组合才是最好的,所以这两者是一正一反的东西。

你要说完全让我脱离实践以后去做这种事情,我也不行。我和他们不一样,他们脑子已经很满了,而我还等着实践去填充。

苏:这刚好反映了一个现实,就是有可能我们的学者太书斋了,太苍白了。

任志强:也不完全是,我们经常要就一些问题去请教学者们,像天则所的会议他们会请我去参加。为什么请我参加?因为我是从实践的角度去提出问题,对他们有帮助。他们从理论方面提出问题对我有帮助,两者互动,包括五十人论坛,这都有互动帮助。也有一些企业家做理事,出钱,让经济学家来干这个事,然后两者互相参与,直接的讨论对撞,提出不同意见,防止你犯错误,也防止我犯错误。

苏:我看了您的书,纯粹从学院的角度来看,给我的感觉还是太碎,太迎合市场,太迎合热点。我跟您聊了这么久,感觉您还是有可能,也有能力让自己的学术体系化、学院化的,为什么不这样做?

任志强:因为我们是实践者,所以我们肯定会注重于和实践相关的事情,我要提出的问题和我的现实没有什么影响的话,那就没意义了。

我不是一个理论学家,我要承担经济责任,承担经济责任的前提就是说我必须让现行的政策对我的经济责任有一定的益处,所以我会更多的分析现实的东西,这些政策对我的企业的运行和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我更多是偏重这个东西,我不是把它搁在一个高深的理论角度,我要对政策提出批评,某个政策可能对市场不好,或者这个政策有利于市场发展。但是经济学家可以不管这些。我们认为很多经济学家是看数据、喝茶,他并不知道底下已经失业人员的一些困境。

苏:经济学家可能更多的来自于对历史的考量,而您更多来自于对当下的关注。

任志强:经济学家不知道每一个员工的工资收入或者失业时候的处境。他们没有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他说出话的时候可以负责任,也可以不负责任。他说我不是决策者,我只是建议。那么让决策者按照他的意见做的决策,可能是一个失误,让更多的人失业。包括我们可以看到《劳动法》,第一个倾向是公平第一,现在倾向于保护就业,看看那些细则,细则实际上已经和原法有一个转化,从保证公平开始转化为保障就业。

苏:中国人这几年一直在公平和效益两方面吵架,一直左右徘徊,不知道怎么做。

任志强:这两者之间造成一个很大的矛盾,就是因为他坐在办公室里头不知道情况。如果严格的按《劳动合同法》执行,第一要检查的就是我们的奥运。奥运有多少童工?奥运有多少人在加班?所有人都是超时的,但是他又是志愿者,你又不给他钱,正常工作人员你也不给他加班费,对不对?这没有办法检查的。

[责任编辑:huangshuo] 标签:任志强 自然人化 股权基金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