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生态、经济、旅游 承德都想要


来源:新京报

人参与 评论

”  为了解决这样的困境,承德市长赵风楼在两会时曾呼吁率先在环首都地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刘爱民:承德将发挥资源、生态与区位等优势,加快“1+3+N”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吸引京津城市功能疏解、产业转移和企业外迁。

2013年10月2日,京承高速出京方向拥堵。承德的避暑山庄和皇家园林,每年会吸引大量北京游客前往游览。图CFP

新京报讯 以避暑山庄与皇家园林文化闻名天下的河北承德,盛名背后,却是2013年GDP在河北11个市中排名第九的现实。

作为京津生态屏障地区,承德如何处理好谋发展与保生态的关系?一份3月17日出台的《承德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方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和国际旅游城市,这被认为是“破题之举”。

承德市发改委副主任刘爱民认为,这样才能实现既为京津冀一体化做贡献,也实现我们的同步发展。

生态

建议环首都地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地处北京和天津的北侧,承德是京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生态屏障。承德滦潮河更是京津水源地。

但为保护环境,承德至今禁止上线的项目达2000多个,取缔的项目如造纸厂、化工厂等污染企业1400家。“每年减少税收50多亿,少提供就业岗位30万个。”承德市环保局一位官员介绍。

此外他表示,20多年来,为保护滦潮河水系,承德已经累计投入358.9亿元,平均每年18亿。而受益于该河流治理的天津与北京给的补偿金额仅是“杯水车薪”,“我们现在是任务重,但是缺乏治理资金。”

为了解决这样的困境,承德市长赵风楼在两会时曾呼吁率先在环首都地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他认为,应该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推动京津冀三省市建立“承德滦潮河流域跨界水环境补偿机制”,共同设立补偿资金,专项用于流域上游生态建设。

旅游

将发展乡村旅游和冬季旅游

承德另一手要抓的就是旅游发展。作为承德市的招牌产业,旅游业去年为该市带来了190亿元收入。该市旅游局副局长李思泉介绍,去年承德共接待游客2300万人次,其中半数以上客源来自北京。

然而在避暑山庄、皇家园林的金字招牌下,是旅游资源不均衡与接待能力不足等等问题。

承德旅游旺季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旅游产品与户外活动比较少”。解决这个问题,李思泉认为应该抓民俗旅游及发展冬季旅游产品。

此外,承德市接待能力有限也考验着当地经营者与有关部门。承德市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王臻周告诉新京报记者,承德市区内宾馆仅有两三万张床位。“但如果建更多宾馆,又会在旅游淡季闲置浪费。”

对此,李思泉介绍,目前承德市有五六十个旅游项目在建设,包括酒店等。他表示,还将加强发展乡村旅游产品,建设旅游型乡镇。

交通

承德机场计划2015年通航

“制约承德市旅游发展的首要因素就是交通。”王臻周认为,承德位置较远,游客进入难度大。

今年全国两会上,赵风楼也坦言,“要真正融入北京、服务北京,对于承德而言,最大的瓶颈制约还是交通。”

破交通之困局,当地相关部门正在推动一系列工程。承德市交通局表示,今年将花费118亿打造一市连五省交通网。此外,承德在滦平至北京公交车投入运行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北京与兴隆、丰宁间的城际公交开通。

该市发改委副主任刘爱民介绍,承德民用机场已于去年9月份开工,计划2015年通航。通航后,石家庄至承德仅需40分钟。

对于机场的建设,王臻周非常期待,“机场把远程线路联通起来,这样将把承德的旅游季节延长至少四个月。”

此外,刘爱民表示,京沈客运专线承德段最快将在近一两个月内开工,预计2018年开通。届时,从北京星火站乘坐高铁到承德,仅需40分钟。

对话人物:承德市发改委副主任刘爱民

希望承接北京高端产业

【对话】

新京报:承德经济发展的制约条件是什么?

承德市发改委副主任刘爱民:承德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生态优良,但是总量小、底子薄、综合实力弱。计划经济时期,因军事需要国家很少投入,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才对外开放。受基础设施制约、生态保护需要,承德的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如交通不便,这里修路很贵,平原花几百万元就够,我们就得几千万。先天已经不足了,加上北京市的“虹吸作用”,人才和一些生产要素被北京吸走了。

新京报:那么在京津冀一体化中,承德打算如何突破这些壁垒?

刘爱民:承德将发挥资源、生态与区位等优势,加快“1+3+N”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吸引京津城市功能疏解、产业转移和企业外迁。

作为一个生态功能区,承德可以发展一些与生态没有冲突的产业,因此我们想承接北京的高端医疗、教育、文化创意、养老养生等方面的产业。目前我们已经与北师大建立了合作关系,拟建“北京师范大学承德附属学校”。这个校区拟建在高新区,是九年一贯制学校。

此外,我们还将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试验区、国家级高端教育医疗中心城市、养老养生产业的示范区、国家级休闲旅游的度假区。

新京报:临近的张家口也是旅游大市,承德怎样避免同质化竞争?

刘爱民:其实旅游不存在竞争,比如故宫和长城都是景点,没有竞争之说。但是我们和张家口确实类似,旅游资源都很多。

承德的特点都是皇家文化底蕴,这里有三百年的山庄文化和许多文化遗产,因此我们计划走旅游高端化以及文化养生的路线,把文化旅游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

【个案】

农家乐期待京津冀一体化

周三上午10点多,马桂侠站在自家平房前清理儿子前一天从附近河里抓回来的野生鲫鱼。

她身边的院子,是刚翻垦好的土地。“过几天这里就点上种子。等夏天的时候,园子里就有很多蔬菜瓜果了。”

这在山脚下的三四间平房围起来的院子,是当地最早的农家乐之一。

马桂侠是承德市滦平县巴克什营镇花楼沟村的一位农妇,她的家距离金山岭长城仅2公里。

2001年,马桂侠还只是在金山岭长城上摆摊子卖饮料和工艺品的小商贩。“那时候,我们一家4口人,一年全家收入3万块。省吃省喝,每年才省下一万块钱。”

当时,马桂侠对农家乐一无所知。转机来自一次偶然的交谈。一群来自北京的游客在看了马桂侠家的房子后,提议她经营农家乐。

马桂侠把家里的牲畜交给亲戚,开始试水经营。她回忆,头几年,客源并不多。2007年和2008年,受北京奥运会影响,客流多了起来。“最近天气暖和,生意开始好了,上周末来了三四十人。”

如今,马桂侠除了自家人外,还请了亲戚来帮忙打理。她说,现在全家每年能省下来20万元。

对于京津冀一体化,她希望“河北发展好了,交通也方便了,大家都愿意来玩,我们的生意也能更好。”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李丹丹

相关专题:京津冀一体化提速

[责任编辑:wanggq]

标签:生态功能区 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屏障 

人参与 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