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光谷创业三十年 东湖高新“另类”崛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人参与 评论

早上7点,东湖高新区的中心——光谷广场,开始涌动人潮。”  在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钟复平看来,武汉最大的优势是科教优势,东湖高新区在科研成果转化上,一直在探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这里是武汉最年轻的地方。

早上7点,东湖高新区的中心——光谷广场,开始涌动人潮。光谷地铁站客流长期居首,早年的规划已承载不了时下的人流,曾经的荒地现已成中心堵点。

东湖高新区,又称光谷。在很多场合下,它常被类比于美国硅谷。从1984年的东湖技术密集经济小区,到今日的国务院第二个获批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光谷承载了武汉乃至湖北省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的诸多光荣和梦想,也留下了大量精英创业者。

中关村是官二代,张江是富二代,光谷是民二代。”武汉东湖高新区一位官员如是总结。他认为光谷三十年的“创新和创业”探路,在内陆高新区中实属典型。

光谷创业基因

3月23日下午,光谷创业咖啡一场“武汉大学青桐汇”预演正在进行中。10个武大学生团队中,将最终留下5队参加一周后由市政府出面举办中国版“巴菲特午餐”--青桐汇。 青桐即梧桐,喻意武汉市政府筑巢引凤,提供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器”。

活动通过创业主题演讲等形式,搭建创业大学生、创业导师与资本对接的平台。“他们就是我们二十年前的样子。”东湖高新区最早的一批创业者王学海说。他任董事长的人福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北最早的一家民营科技上市公司,也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第一家上市公司。

东湖高新区于1984年谋划筹建东湖技术密集经济小区,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0年代,武汉高校走出了一批年轻的“草根”创业者。武大老师就有艾路明和陈义龙等,他们分别参与创办人福医药和凯迪电力,两家企业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上市。

“人福医药几乎是和开发区一起起步的。”王学海说,他是武汉高校学生中最早的一批光谷创业者。1998年,武汉大学研究生王学海,接掌武汉杰士邦用品公司,32岁时担任人福医药董事长,成为全国最年青的上市公司董事长。

他认为,全国有张江、中关村等高新区,但只有光谷是园区集团发展,其他多是一区多元。“光谷的集中化管理和服务,和科教优势一样都是重要的区位特点。”

“我和学海都是典型的光谷人,经历和见证了光谷最近二十年的发展。”42岁的东湖高新集团总经理李洵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时他办公室窗外还是一片荒地,当时的东湖高新管委会还在武大口腔医院旁边的一栋两层楼里。

李洵的履历和王学海类似,1993年于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进入刚刚成立的东湖高新集团。东湖高新集团,为加快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而设立,以工业园区建设起家。1993年以后,光谷的创业者不断增加,入户企业逐渐成规模,东湖高新集团也随之壮大,于1998年上市。

这批武汉高校毕业的光谷人,奠定了东湖高新区的创业基因。

科研优势,科技创业

2001年,东湖高新区被原国家计委、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到200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湖高新区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

这里的企业家创业者特点很明显。创业者大都是武汉高校毕业的草根大学生,相对高学历,创业相对高技术门槛。“创新和创业是分不开的,转化科研成果,是光谷的看家本领。”东湖高新区一位负责人总结称。

2013年底,科技部公布的全国高新区评价结果显示,东湖高新区综合排名由原来的第四名跃升至第三名,仅次于北京中关村和深圳高新区。其中园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在全国高新区排名第二。

在武汉大学区域经济学者吴传清看来,光谷的创业核心优势是科技创业,促成武汉高校产学研结合,完成科研成果转化;同时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回来创业。

王学海认为,东湖高新一个很典型的特点,就是“校地合作”。“当年的红桃K、凯迪、人福医药,都是高校老师、在校学生等知识分子出来创办的,和有些地方依靠外企、国企不一样。”

在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钟复平看来,武汉最大的优势是科教优势,东湖高新区在科研成果转化上,一直在探路。

武汉市连续出台了不少政策,2012年8月底,武汉市通过了《促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若干意见》, 出台“黄金十条”。随后,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公布了“黄金十条”实施细则,并向在汉高校、科研院所征集意见。2013年7月,管委会又在此基础上,补充完善六条新政策来鼓励科研成果的转化。

三十而立

东湖高新区的创业已进入第三十个年头。如何再新一轮发展中再抢占先机,是继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光谷不在光,在谷。”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多位接受采访的官员,均强调“谷”的概念。光谷是以光电子为核心的产业,光谷更应该是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洼地。2000年初,光谷的光电子产业起步;2007年,光谷生物医药产业起步,现已是光谷第二大产业。据介绍,目前光谷正在布局地球空间信息、数控系统、智能电网、3D打印等领域战略新型产业。

在负责科技创新工作的钟复平看来,目前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的时期,光谷又在面临新一轮的机遇,如何抓住新型产业很重要。他办公室桌上,还堆着递送领导的关于大数据的文字材料。

公开信息显示,武汉市对2013年移动互联网产值预期在10亿元左右,加上相关产业,预计可达50亿元。“这分量还远远不够,我们现在还在做APP STORE之类的小软件应用,不能成为一个产业,跟北京和上海差太远了。”东湖高新区一位官员感慨。

光谷一家企业管理者,现在的光谷有激情衰退的趋势,这是一个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规律。“刚开始创业,都是有激情的,开发区基数小,发展焦点集中,服务企业效率高。”他说,现在基数大了,慢慢开始机关化,服务企业的水平没有提升。还有多位企业负责人提道,开发区政策支持越来越少,原有的税收优惠在减少。

光谷的一位互联网创业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果说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那么武汉现在还没找准风口。

4月9日,东湖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张权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正在计划以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为基础,把光谷打造成全国中小尺寸面板的聚集地,这实际上也是移动互联产业的延伸。目前也正在围绕移动互联进行软硬件的招商。

在移动互联的相关政策方面,他多次提及政策将是“引爆式”的,会是一个系统的方案,包括园区、孵化器、政策的配合等等,对于移动互联产业将是全产业链的扶持。至于具体政策利好,他表示仍在筹谋中。

下一个十年,光谷将走向哪里?东湖高新区的一位负责人说,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东湖高新区代表国家实力,参与全球产业创新和竞争,运用全球化的人力资本和优势。到2020年,充分发挥东湖示范区自主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促进自主创新驱动区域发展、创建全国具有重要典型意义和先行示范作用的“东湖模式”。(编辑于晓娜) 

[责任编辑:zhangzh]

标签:李洵 武汉大学研究生 东湖高新区 

人参与 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