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金融服务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人参与 评论

作为总部设立在北京、在京津冀地区有上百家分支机构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华夏银行瞄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契机,持续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的新思路。我们会根据产业转移的国家政策和引导方向,配合相关产业基金,为相关企业搬迁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黄金老

文/李研(21世纪创新资本研究院研究员)

在“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华夏银行黄金老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就当前银行业热点问题,以及金融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挑战与出路,发表了看法。同时,作为总部设立在北京、在京津冀地区有上百家家分支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华夏银行采取的战略和举措,也为京津冀一体化中的金融服务,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银行业挑战

产能过剩、不良资产增多、资金来源紧张等问题,持续掣肘中国银行业。在实体层面上,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有对长期、低成本资金的巨大需求。这也是金融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破解的难题。

《21世纪》:当前银行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哪些?

黄金老:对于这个问题,国内看法比较一致。经济减速带来不良资产防控压力的增大、实施新资本协议带来监管成本的上升、存款利率市场化带来利差的收窄、债券市场大发展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带来金融脱媒等等,这些都是挑战。

企业高负债是当前经济金融领域最突出的风险。高负债,使得企业失去融资能力,导致实体经济发生“债务紧缩”。高负债,企业失去偿债能力,生成金融体系的巨额不良资产。本轮企业高负债规模巨大、结构复杂,同时遭遇外部需求疲软、国内经济结构性减速,化解难度极大,化解本身的风险极大。降低企业负债率已非靠企业自身或单项政策可解决,急需一揽子宏微观政策发力。因此,稳妥地“去杠杆”,破解企业债务周期律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经济金融课题。

《21世纪》:中国货币供应量大,利率却很高,怎样理解这一现象?

黄金老:存款是M2的主体,现在大约10%的存款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存款,不能自由对外支付,这10多万亿应从M2中扣除。比如质押存款、保证金存款、理财结构性存款、部分派生存款等。在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未变的情况下,储蓄率下降的影响是颠覆性的。这应是我国金融领域未来最主要的挑战。储蓄率下降趋势,投资率又要维持,促使资金供求失衡,推动利率上行。利率市场化作为一个制度变量,其结果也是利率明显上升。中期内,我国利率的趋势性上升或维持中高位,难以逆转。

《21世纪》:中国的存款增速在降低,特别是最近三年,贷款增速超过存款增长,这是否意味着银行资金在持续收紧?背后深层原因是什么?

黄金老:我国经济增长率由9%-10%区间,下降到8%-9%,再到7.5%-8%、7.0%-7.5%区间,收入增长率必然也会随之下降。加之人口红利减少等因素,我国储蓄率的降低趋势不可逆转。

股市及基金大跌损失、物价上涨消耗、房地产凝固等多方面因素损耗了居民货币性财富。近年,居民收入增长率趋缓,个人存款增长率随之下降了。

居民资产结构的转换也是原因之一。中国人越来越多的把资产由存款变成其他资金,比如理财、基金、股票等。

金融如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21世纪》:金融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你认为难点是什么?

黄金老:我国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又在城镇化进程中。工业化的特点,以及城镇化中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品等的建设,决定了投资期限长,利润薄。与之相应的资金需求,一是低成本的,二是长期的。资金短期化,成本迅速升高,对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不利。

京津冀协同发展,还要从改革的角度来推进。《决定》的60条改革措施,有的可以考虑在京津冀地区先行先试。

作为总部设立在北京、在京津冀地区有上百家分支机构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华夏银行瞄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契机,持续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的新思路。

《21世纪》: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华夏银行的主要战略和措施有哪些?

黄金老:首先,我们的战略思路是跟着客户走。客户产业的迁移,伴随系统营销和系统风控。例如,企业从北京迁到保定,那我们会由保定分行跟北京分行对接,协同营销。

其次,华夏银行“三地”分支机构协同营销、协同风控。从总部到生产基地,三地协同无缝流水线式开展服务,共享客户信息严密防控风险。

第三,我们会根据产业转移的国家政策和引导方向,配合相关产业基金,为相关企业搬迁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第四,我们还开展信贷、债券承销等结构化融资服务,支持京津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

此外,华夏银行还实现三地便民金融服务一体化。京津冀三地客户跨行汇款、取现免费。统一为三地车主提供华夏ETC产品服务,享受车辆快速通行便利,享受通行费9.5折优惠。

《21世纪》:这一战略在执行中有没有困难?

黄金老:从点滴做起,由易到难。最基本是要解决贷款额度领用问题。比如河北一家钢铁公司,注册在石家庄,进出口公司在北京,开户在河北分行,资金在北京分行。总行就要在北京分行和河北分行之间进行协调。更常见的是天津和河北。很多企业生产在保定,公司注册在天津。天津分行负责该企业集团授信额度的申请。河北做了基础工作,但它不是结算主办行。华夏银行在京津冀有上百家分支,我们也有一定的实力,目前在做大量的工作,缓解类似矛盾。

将来也会有一些具体问题。北京是融资高地,企业在北京融资相对方便,价格也会便宜一些。迁到河北,就不一定了。一些江浙企业把总部设在上海,融资方便是重要考量。倘若把设在河北的“北京产业园”支行归属北京分行管理,问题会缓解一些。 《21世纪》:你怎样看待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政府与金融的关系,希望政府着力解决哪些问题?

黄金老:第一,造就吸引资金的基点。金融不可能凭空流动,而是跟着产业走,跟着客户走,所以资金的推动力,是吸引资金的基点,包括土地式,资源式、股权式、项目式等。第二,重视新型融资来源。比如发债、信托、直投、财务公司等。第三,充分发挥在京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主力军作用,大力提高市属金融机构的贡献度,积极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第四,积极的处置不良资产。支持商业银行进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同时降低行政收费、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尤其是法院的工作效率。积极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发生区域金融风险对当地金融机构、当地金融现象形象打击很严重。打击非法集资,造就健康的金融环境。(编辑林坤)

相关专题:京津冀一体化提速

[责任编辑:li_yuan]

标签:协同营销 21世纪 协同发展 

人参与 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