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讯 第一届《国际金融研究》论坛于2011年3月19日在对外经贸大学召开,凤凰网财经进行全程图文直播。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在发言。以下为发言实录:
第三点战略是基于对未来的一种选择,金融是服务于经济,战略是对未来一种选择,所以在我们可以预见的进一步全球化未来的环境中间我们既要看到有利于中国金融自由发展的一面,同时也看到对中国金融体系稳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那就是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现行的国际金融次序,以及现行以市场汇率为特征的这样一种自由浮动的汇率体系,而我们正在过程之中,正在往那个方向走,这些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不确定。所以从正面说,在战略讨论涉及的汇率、资本管制、一个货币国际化、黄金储备、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国内各种各样的改革中间,西方现代金融理论中几乎都有相应的答案,但是未必都简单适合中国的发展需要。如资本管制的理论如何适应我们是汇率逐步改变这种状况意图,一贯的金融开放和一个国家的货币国际化能不能同时追求,怎么个同时追求,因为在有些国家它的开放中间,IMF一些国家不存在本币国际化的问题,而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人家报纸预测,海外专家预测,2020中国GDP超美国,2027超美国,超过金砖四国,各种各样的议论都有,我们不评论它,我们知道金融要崛起,要做大,这是外面没碰到的问题。又比如国际金融储备份额集中在一个国家的情况下,如何处理于该国的货币政策,货币国际化和国际货币体系本身的改善问题,这个关系怎么处理,而一个国家货币国际化中,内外金融市场能不能相对的分割和同时利用的问题。什么意思呢?刚才行长已经讲了,家宝总理在两会中间回答香港问题的时候讲到,我们在香港的金融工作很多是先行先试,专门也讲了香港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当时上海不愿意听这个话。我们现在一定要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搞了离岸市场我们又要走出去,2008年我可能最早提出,人民币国际化现在追求次序化,我们的核心思路很简单,2008年底我讲第一想尽办法让人民币出去,具体措施不说了。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