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后的加息发出两个信号。
一是反映货币政策正在由宽松向常态回归。这次加息后,利率接近长期均衡区间的低限水平。这使带有危机处理色彩的超低利率政策改观,整个社会的金融活动和成本回归常态,并且为未来利率政策的运用留下腾挪空间。
利率仍处常态的偏低水准,所以未来仍有加息需要。利率水平向常态回归,使其与经济活动的常态相契合,不会对经济的增长起到负面作用。此外,提升利率还有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经济增长结构趋于合理。
二是控制通货膨胀。加息何时终结?一个重要的标志是终结负利率状态。虽然CPI和利率在随时波动,但从长期水平看,负利率状态不可持续,回归常态就要改变已经持续近十几个月的负利率环境。因此,加息的边际也与CPI的边际密切相关。
今年CPI变动仍有很多不确定性。一方面,CPI权重会根据居民消费支出比重的改变而调整。这样经验数据的预期就会出现偏差。
另一方面,人们对通胀的担忧仍着眼于食品价格上涨,这首先与粮食供求相关。自然灾害造成粮食歉收,引起人们对粮价上涨的预期。国际粮价的变动,是粮食供求关系变化的另外一面。目前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至创纪录水平,也使人们产生悲观预期。不过,从历史的价格波动轨迹看,当某种商品的价格达到创纪录水平时,往往是其价格大幅回落的前奏。所以,对于农产品价格上涨没必要过于悲观。
国内农产品价格还受城市化、劳动人口结构变化等引起的机会成本增加影响。这种影响有一定的阶段性,在过去一年,它已经在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中得到体现。因此,未来这种影响会相对弱化,有助于缓解农产品价格上涨。
央行自过去三个月来已连续加息三次,其累积的效果将逐步显现。在可预见的未来,加息仍会继续,调控的效果会进一步累加。预期CPI在今年上半年会达到峰值。到三季度,最迟四季度,负利率的状况就会得以改观。到那时,货币环境就应当回归常态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