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调准备金率

2010年11月22日 01:29国际金融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面对高达4.4%的CPI增速,各政府部门日前开始祭出组合拳以控制通胀。1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从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继11月10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本月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央行年内第五次全面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根据商务部监控数据显示,11月上半月食品价格继续上升。假设食品价格在未来半个月维持不变,11月的通胀率可能会在4.5%至5%区间内。”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分析师谢栋铭指出,“由于本轮通胀是一个货币现象,那么货币政策将会是一剂‘解药’。”

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彦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调控余地非常小并被动。从央行此次仅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非加息的举措来看,央行还是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更多是出于跟其他政策部门配合的考虑。”有关专家认为,央行既要应对通胀压力,又不能连续加息或信贷收缩伤及经济增长,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便成为自然选择。

“而且,央行加息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于控制通胀的实际效果非常有限,更多只是一种指示性、心理性的预示。”潘正彦表示。

谢栋铭同样认为,货币政策也许在短期内能起到作用,但是对于通胀的结构性问题无法治本。“而近期通过行政手段调控物价的策略也显示中央政府在货币政策运用上的谨慎态度。”

不过,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直接触发因素应该是对冲巨额外汇占款。“当前市场预测10月份外汇占款已经超过5000亿元,而果真如此的话,恐怕年内仅仅再提高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是不足以应付巨额国际资本流入的。同时,除了外汇占款压力,年末还将面临过万亿的财政存款流入,因而,年内仍有继续上调0.5%-1%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

专家普遍认为,年内中国还有一次加息的可能性。“最快在11月CPI数据公布前后发生。而从现在到明年末,可能累计加息5-6次,即2011年末1年期定存基准利率可望达到3.75%-4%。”鲁政委说。

“此轮通胀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投资渠道不足导致无法对冲过剩的流动性。而中国的流动性并不完全是内生的,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包括当前流入的热钱以及大规模的贸易盈余。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则是导致通胀的根源。因此,调结构更为重要。”谢栋铭指出,“对于中国来说,汇率升值对进口通胀调控影响远不及小型开放经济体来得大。不过从间接角度来看,通过汇率稳步升值,可控地缩小贸易顺差将会减少中国流动性调控的压力。”

鲁政委同样表示:“从弱化热钱流入动力的角度来说,亟需扩大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幅度,通过更富有弹性的汇率,来加大国际资本套利的风险,弱化国内居民结汇动力,借此减轻外汇占款持续增加的压力。”

相关专题:

央行2010年第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热点推荐: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付碧莲   编辑: liliang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