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骚动:6个月20位基金高管移位
程亮亮
财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各大基金公司累计发布的关于高管变动的相关公告达60余条,而其中所涉及到的公司十余家,共计变动20余起。
“如果说去年大家所看到的都是基金经理的频繁变更,如今这种变更已经开始逐步蔓延到基金公司的高管层面。”沪上某第三方基金研究机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这无疑凸显了各大基金管理公司之间股东力量的博弈已经升级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在加剧。”
“奔私”成主要去向
近期,沪上又出现多种传言涉及到几家基金公司高管即将出现变动,尽管各大公司都表示了否定,但业内人士也纷纷认为,这些传言成真的概率极大。
而今年基金高管变动起始于1月21日。当天,浦银安盛张建宏辞去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职务,这也揭开2010年基金高管变动的大幕。此后,上投摩根、中欧、金元比联、景顺长城、融通、博时、金鹰、国海富兰克林、工银瑞信等公司也相继发布公告宣布高管变更事项,这其中不乏博时基金原副总经理李全和上投摩根原总经理王鸿嫔这样的“老兵”。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今年以来高管变动变得更为频繁,但是这些变动的去向似乎依旧。或投奔私募,或投奔新设立的基金公司。5月26日,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经工银瑞信基金公司董事会审议,同意戴勇毅辞职。而中欧基金原副总经理陈鹏、景顺长城原副总经理宋宜农辞职后,两人均被传“投奔”两家正在筹备的新基金公司。
管理体制使然?
相比公募基金经理的变动更多的是由于管理产品业绩的压力,以及公募基金的诸多管理体制使然,公募高管的变动可能更多的是因为股东力量之间的博弈或者文化上的冲突。
“公募基金高管变动较多的都是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这其实就是股东力量博弈的一种结果。”对于高管变动潮的愈演愈烈,某已经离开公募界基金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股东之间的力量博弈在不少公司内部都显然已经成为最危险的要素之一。
不少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合资公司中外股东之间的理念不同、境外投研高管“水土不服”,或者是外资方自身的股权变更等都有可能导致公司高层的变更。而如何在合作过程中真正地做到各方力量的平衡,让所有股东方都能满意地赚钱,这无疑是合资基金公司所要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不得不解决的一个难题。
而记者仔细查阅各大基金公司公布高管变动之原因时,几乎都采用“个人原因”这种“放之四海而皆无碍”的官方解释。但是纵观发生变动公司之境遇,除去上述股东力量博弈的原因之外,高管与公司文化之间的冲突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好买基金相关人士就对记者表示,中国的基金业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中小型公司在未来的人事变动可能会更为频繁。该人士称,中小型公司要想在基金业立足,不得不作出一些反思甚至改革,这无疑会带来一种全新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冲突也将必然加剧人才的流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程亮亮
编辑:
wang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