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十宗罪:最怕牵涉内幕交易
贾华斐
它出生、成长的每一步,都被人注视着。
自从1998年,基金行业诞生的那一天起,这一个和万千投资者的利益密切相关的行业就一直是大众传媒聚集的焦点。在诞生两年之后,《财经》杂志2000年第10期的《基金黑幕》报道就把这一新生的行业推到了风口浪尖。此后,基金行业由小到大,行业发展也愈加规范,但关于基金行业、基金公司,甚至某位基金经理的新闻一直是大众传媒关注的话题。
在基金行业的眼中,什么新闻是最令他们感到羞愧的“负面”呢?《第一财经日报》针对各个基金公司投研、市场等业内人士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违反职业道德及社会公德类的事件,包括涉嫌上市公司内幕交易、违规炒股等行为在基金业内属于最严重的事件,而和基金规模相关的“负面”新闻则被视为最不严重的。
违反职业道德最严重
“你认为哪些是真的‘负面’?”在提供的10个选项中,“卷入上市公司内幕交易”是不同基金公司中的不同部门人员选择最多的选项,同属于一类事件的“违规炒股”则位列第三。
“卷入上市公司内幕交易分两种,为自己或者为公司。”一位参填了问卷的人士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在日常工作中卷入的情况更多。在监管层针对基金公司的管理中,此类违反职业道德的事件也属于性质最为恶劣的,一旦从业人员有此类消息传出,对个人和公司都影响很大。
上述人士进而解释,按照证监会规定,基金公司的所有从业人员都禁止炒股。而在所有人员中,直接参与投资者资金管理的基金经理违规炒股即所谓的“老鼠仓”事件被视为对公司影响最大的,该人员将被处以终身不得进入市场的处罚。“对个人来说,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终结。对公司来说,虽说没什么行政处罚,声誉受损也很严重。”
管理和投资能力旗鼓相当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内人士看来,关于“基金公司内部争斗”的新闻负面程度甚至高于“违规炒股”,位列“十宗罪”的第二位。同属于管理环节的负面消息也备受基金公司重视,譬如ETF申述清单出错、打新乌龙、管理团队或基金经理频繁变动等事件。
与之不相上下的是基金公司投资能力问题。选择“产品业绩极差”的人数和“违规炒股”人数一致,位列第三。“做得不好的话,在同行面前会觉得丢人,将来想换工作也很难。”一位基金经理表示。而在一位市场部人士看来,公司业绩跟投资者利益关系最大,做得不好对公司声誉和品牌影响很大。
不过与其他选项相比,选择“管理团队或基金经理频繁变动”作为“真的负面”的人数并不多,在所有问题中排倒数第四位。一些没有选择该选项的人士对记者表示:“基金经理变动太常见,大家已经习惯了。”
规模问题最不受关注
回收的答卷中,选择和规模相关的三个问题的人数最少。按照最不受关注的程度排列分别是:“新基金和专户产品发行规模极小”、“发新基金或年底时冲规模”、“以各种形式向银行变相支付营销激励”。
后两项虽然为证监会明令禁止的行为,但在基金业内看来,情节严重程度远不及“业绩差”这类不违反规定的方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lil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