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华:关注全球经济格局 推动长三角战略转型
凤凰网财经讯 2010年11月27日,上投摩根之高校论坛之五——“后世博时代的区域经济发展”在同济大学举行。凤凰网财经对本次会议进行全程网络报道。以下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演讲: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很高兴今天借助这个平台和大家就有关区域经济的发展做一个交流。其实后世博也不是一个时代,世博会就是一个比较大的国际展示展览交流的事件而已,只不过正好处在“十一五”最后一年,明年是“十二五”。从这个意义来讲有一些时间的划分意义。
不管怎么样,区域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和亮点。因为从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很长时间内都是非均衡的发展,沿海发达城市、东部和对外开放也是率先,经济的腾飞也是率先。
但是今后这种大格局可能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动,今天论坛把重点放在区域经济发展我觉得非常的切题,也抓住了今后中国发展非常重要的基本点。但是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长三角的发展不是单纯的比较GDP规模谁大,哪个省增长速度最快,投资增长最快,好像已经过了这样一个阶段。特别是对于长三角来说,今后的发展去和其他的中西部,包括东北地区、珠三角、环渤海相比GDP的大小,去比增长速度的高低,我个人感觉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长三角实际上已经进入到了转型发展的大格局转变当中,在这个转变过程当中,你还是按照原来的总量扩张方式,用这种指标比较的话没有可比性,或者比了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转型发展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展开呢,不得不研究当前的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的大背景。因为长三角是一个非常高度开放的区域,我是给长三角界定为一个全球城市区域。现在全球城市区域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在这种情况下,长三角为什么要转,怎么转,转向什么方面都和世界经济大走势息息相关。与此同时,和我们国内经济也是息息相关的,因为长三角本身就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中国和世界两个经济融合的一个平台,这种情况下势必要关注国内和国际大走势。
我和大家先交流关于世界经济的问题。总的判断,现在世界经济再平衡过程当中很复杂,也很艰难,世界经济的复苏不确定性是在增大,这不仅像现在媒体上面比较简单的讲因为美国、欧美等发达国家迫使中国的人民币升值,也不仅仅是美国采取了新一轮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在于经济复苏一定再平衡当中实现的,世界经济的再平衡具备的基础和条件,从近一个阶段来看还不具备。为什么这次会发生全球金融危机,这个平衡会被打破掉,是不是外界简单讲因为美国消费多了、储蓄少了,中国消费少了,储蓄多了,中国出口太大,美国负债太高,形成了这种循环被打破。要恢复这个平衡,包括有一些专家和媒体讲得很简单,包括美国现在有一些政策主张也是这种反应,中国增加消费需求,美国增加个人储蓄,中国减少出口,美国再工业化增加出口。这样一来,世界经济的再平衡就可以出现了。其实根本没有找到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性问题,根源在什么地方?一个是大家现在讲得比较多的,因为世界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90年代以后走向普及化和产业化,美国没有更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加以支撑。还有一个原因被大家忽视的,在经济全球化过程当中不可避免要产生一个矛盾,这个矛盾是很难解决的,经济全球化所有的资源要素都可以在全球流动,包括你的大宗商品、资金、技术、管理都可以流动,唯独一个要素,就是劳动力。有的同志会讲这个事情不是现在发现的,经济学教科书早就讲过,以前为什么不会出现这个问题,我们要分析以前在劳动力不能全球流动,其他要素流动情况下面怎么进行交易的?那时候传统的国际交易是中心和外围的关系,是发达国家出口制成品,发展中国家出口能源原材料进行交易的,所以它并没有冲击全球化过程当中劳动力可以有两个价格。斯密特讲的很清楚,只要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一定是达到一个均衡价格,也就是说它一定是单一价格。但是劳动力难以流动必定会形成不同的价格,在促成产品交易过程当中,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高,但是生产制成品,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生产初级产品,所以也可以均衡,保持一定的贸易条件。
但是经济全球化过程当中,制成品也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靠什么进行交易?无非就是靠手头掌握的技术和现金,另外靠他的金融。但是当技术革命出现断代的情况下就没法儿支撑,只能靠金融,金融造成的就是泡沫,所以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再平衡,劳动力不能全球流动是不能改变的,这意味着世界上很多的自然资源、资本都会去找劳动力,而这个劳动力只能是在发展中国家新型经济体里面。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国际产业转移到中国,而且通过这次危机以后还是有不少的产业要向中国转移,现在不仅制造业,服务业也在向中国转移,为什么转到中国?因为美国服务人员的价格太高,中国服务人员的价格偏低,所以把服务拿到中国来做。你到中国进行资源配置必定会有大量的产品出口,中国有这么多的劳动力需要转移,有这么多的产品一定是需要出口的,对于中国来讲,不是简单说我们外需不好就扩大内需,不是你随便扩大内需就扩大内需的,本身经济基础,发展轨迹就是这么过来的。
这种情况下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包括“十二五”期间只是讲判断,新的科技革命孕育新的突破,还没有讲可以产生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在这种状态下,再平衡是怎么做的呢?发达国家拼命的寻找突围,但是是左突右突,更多向某种方面进行成本的转嫁,包括大量的流动性对外释放。但是我估计这根本不能解决问题,也不能解决自身经济复苏的问题,美国其他指标都不错,但是失业率就是居高不下,劳动力的问题难以解决。他讲所谓的再工业化,怎么可能再工业化,同样生产一个制成品,在美国是什么样的劳动成本,在中国是什么样的劳动成本。所以跨国公司的选择仍然在是中国。
也有人讲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的提高,是不是也会转移?现在转移向另外印度尼西亚这类的国家转移,现在看来这个转移的速度不是太明显。原因在于中国的基地太大,中国有规模经济,中国有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这些跨国公司他项目转到越南,劳动力成本可能比我们国内要低,但是形不成规模,没有相应的产业配套。我们估计在最近五年里面,国际产业的转移仍然会向中国聚焦,而且不仅是制造业,也包括服务业的转移,这是一个大的判断。
从我们中国经济来看怎么一个情况呢?现在是树大招风,因为经济总量已经是第二位了。也有的同志会讲人均GDP的收入水平还很低,是的,但是不要小看经济总量所产生的影响,你的容量大,就会带来一系列的规模经济效应、集聚经济的效应,这是不可忽视的。恰恰正因为我们人均GDP还低,所以树是很大,根不能浅,我叫“树大根浅”,还难以随风招展。我们的内需难以替换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也有的同志会问,我们往下把根扎的深一点。问题在于往下扎根也需要土壤和气候,目前来看,这个土壤、气侯也不是非常适合。转换发展方式,外需转内需,但是我们分析一下条件是不是具备。中国现在仍然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工业化的投资规模还相当大。与此同时,城市化的大规模兴起,投资的需求,外延扩张的需求在今后五年仍然是很强烈的。尽管说不要追求GDP,要转变发展方式,但是各个地方政府扩张的冲动、造城的冲动、土地开发、房地产开发的冲动不会减弱,因为本身的阶段就处于这个阶段。
我刚才讲了未来五年国际产业还会向中国转移,是转移过来的仍然还是中低档的,主要还是加工制造,因为更高端的转移过来,我们的人力资本并不占优,技术基础也不配套。现在国内经济当中,工业化是大规模推进,但是是粗放型的,城市化也是大规模推进,但是这个城市化是浅度城市化。大学农民工进城,但是没有融入这个城市,没有真正成为这个城市的市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是多重两难问题,既有内外夹击的问题,比如现在我们的负利率很长时间了,负利率的空间很大,这种情况下加息很正常,应对物价上涨,而且按照现在物价增长的势头可能会进入一个加息周期,但是加息以后国际的游资会大量进来套利,进一步增大了国内流动性。加息以后也意味着企业的成本迅速上升,据我们了解前一段时间第一次加息,有一些中小企业就开始准备裁员,准备开始收缩生产规模。这种情况下通胀、通缩两个方面的因素都存在。中国经济实际上是游走在通胀、通缩的边缘。通胀和通缩的转换可能会极快,并不是说通胀要走很长时间才进入到通缩,互相之间的转换可能会很快。因为现在的通胀问题很复杂,我们判断这次的物价上涨通胀压力有一些特点。
第一、长期因素多于短期因素。不要看食品价格上涨的很快,非食品价格上涨的并不快。这次食品价格的上涨,和前两年猪肉产品上涨和个别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不一样,那是因为农产品生产的特点表现出来的。这次是某种程度带有相对价格体系调整的含义。张五常讲农产品涨价涨得好,当然他讲得有点儿极端,没有考虑另外一方面的问题,我理解他讲的是相对价格调整的意思。另外长期因素大于短期因素,这么多年的货币炒法客观上造成了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不是房价涨就是股市涨,不是股市涨就是菜市涨,因为这个流动性总要找一个东西进行释放。
第二、它的结构性因素很强。明显的是食品类价格上涨势头迅猛,非食品类,甚至还有不少是产能过剩的。在一个经济体里面出现了有一些产品产业产能过剩,有一些是价格迅速上涨。
第三、这次物价上涨是综合性的,既有输入性的,是因为国际大宗产品价格猛升,我们又是大量进口大宗商品。也有成本性的通胀,各种成本的上升助推价格上涨,另外还有结构性的。现在又多出了一种类型叫做炒作性的,把一些具有大宗商品意义的或者可投资保值的金融产品化操作。在这种情况下,调控管理通货膨胀就不是一般的宏观政策讲得采取收紧、从紧货币政策就可以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讲游走在通胀和通缩之间并不排除明年可能在通胀的压力下会出现经济的下滑,也就是我们讲的滞胀压力。更准确的提法不是单纯的通胀压力,应该是滞胀压力。从现在的增量方面来看已经出现了滞胀,总体没有出现,但是增量部分已经有滞胀的迹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结构性矛盾的累积,我们长期结构性矛盾的累积一定是造成通缩和通胀和之间游走或者互相交替。再加上随着网络的推进预期扩大,助推了这种状态。
这种情况下长三角要转型发展,它的外部环境并不是非常的理想。但是对于长三角来说也到了一定要转型发展的时候。东部发达地区先发优势基本上消失了,我讲的先发优势首先对外开放,包括一些改革的优惠政策,包括让你先行先试,可以有所突破。这些先发优势现在基本上没了。长三角的比较优势基本上也没了,原来的工业基础比较好、劳动力的素质比较高等等,包括你的区位。现在也是逐步和中西部缩小。这种情况下,对于长三角来讲不能靠先发优势,也不能靠比较优势,要看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的基础是什么?是科技、知识、人才,长三角必须转到这个层面,在一般的加工和制造加工这些方面越来越竞争不过中西部的。你的土地成本、劳务成本、生活成本、环境制约,发展的空间都在收缩。
长三角从原来被动的参与国际分工逐步转向主动参与国际竞争。这是中国发展对于长三角区域的战略性要求。中国之所以可以在国际上有所崛起,就在于你的容量大。所以,中国需求变动对于国际大宗商品的影响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长三角来讲怎么主动参与。
第三、长三角同城化效应越来越明显,意味着必须在长三角范围里面进行经济布局重新调整。长三角内部的人员流动、要素流动会加大加快。但是外部的环境也不是太理想,在刚才分析的国际国内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受外部影响冲击比较大,上海和长三角地区都有明显的感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力度比较大的就是长三角、上海。第二、国内格局的调整,包括国内宏观调控对于长三角也有一些不利影响。比如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当中,国家四万亿的投入以及近8万亿、10万亿的新增贷款,这么大的盘子里面,上海所占的份额是在不断的缩小,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投了这么多钱,大部分是被中西部所分到了,特别是长三角、上海分到的新增贷款的份额,因为你的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而中西部现在正是大发展的时候。
另外环境不理想是指长三角,包括上海转型发展率先就碰到了一些其他地区所没有碰到的新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单靠地方政府所能解决的,而是要和整个先行体制框架和先行的政策框架发生碰撞。比如上海转型很明显,往服务经济为主产业结构走的方向没错,但是发展服务经济,现有的税制、市场准入、监管和信用体系严重的不适应。先行的税制有利于促进工业化,但是对于服务经济的发展是有障碍的,因为对于服务业是征收营业税,营业税是没有抵扣的。而且它更不利于服务业分工细化,因为越分工细化,层层分解就层层征收,都是全额的,也不利于很多制造企业服务业独立出来、外部化、市场化。因为外部化、市场化出来以后,所缴的税负比制造业企业高。这个税制是国家大法,尽管营业税留地方的,但是地方政府不能随便减免。发达地区走在别人的前面,要率先转型会有体制的碰撞,并不是说要转就转,我们很多金融服务都要上一行三汇有关部门批的,不是随便开发一个金融衍生产品。所以这个环境现在是不理想。好在上海、长三角这些地区呼吁一下,中央“十二五”建议里面已经把增值税扩围写进去,这种改革将会对现代服务业产生巨大的推动。
对于长三角转型发展来讲哪几个点。一个是产业往高端化、节约化、服务化方向进行调整。一般加工制造,特别是高耗能、高成本、高危险尽快的淘汰,而且这个淘汰也是势在必行。
第二、更多地和世博会有关,更多超前的建设智慧城市,充分利用上一轮世界新技术革命,也就是说我们讲的第二代信息技术,怎么通过网络化、智能化,对整个城市的建设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提高一个等级。所以上海这次“十二五”期间把建设智慧城市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一个就是大规模的建设信息基础设施,上海今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再是造桥、造了、造轻轨,而是首先把信息技术设施,大宽带、高速率,大出口普及到家家户户。这可以极大的改善今后的投资环境,特别是服务经济的投资环境,包括从事国际经济交往、交易。另外就是像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大量的应用项目,包括云计算的技术、传感技术都有相应比较大的发展。
第三就是区域的整合。今后长三角的区域整合不仅在经济上做调整,也会向社会事业领域拓展。交通这么便利的时候,很多人会住在嘉兴、昆山,而在上海市区工作,甚至住在杭州都可以到上海工作。现在最大障碍是什么?是我们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障不通,这块随着今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在社会事业等方面也会越来越融合。
第四是整个长三角转型必须高度外向型,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要有长三角的企业走出去,在全球进行资源配置,在全球建立起相应的网络,这是转型发展当中最关键的一点。如果长三角,包括上海走不出去的话,始终就是被动的参与国际产业分工,而不是主动的参与国际竞争。因为只有走出去了,建立起全球的网络,包括国内的网络,进行全球的资源配置在这当中才可以占据主导地位。这是我们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
由于时间关系我简单谈这些观点,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wenx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