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乌龙拷问基金责任心
作为以专业投资者身份示人的基金,近期却多次在新股申购上自摆乌龙:上海一家合资基金公司投资部与交易部沟通不足,结果导致申购新股时资金不足,未能足额缴款,申购无效;还有家公司旗下多只基金同样由于未及时提交申购单而导致申购无效,对于打新股这种没多少技术含量的活都能频频出错,可见相关公司在流程上的不完善和责任心的缺位。
基金自摆乌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比如说,以前基金还出现过同时在网上网下进行申购的失误,结果按规定,网下部分被判无效,还有的基金甚至在下达网上申购指令时居然勾了其他基金名字;还有ETF清单出错导致套利机会等事。
基金在打新中表现出的失误相当低级,有的是由于技术原因提交的累积投标询价未成功;有的是已缴款,但未提交申购信息;还有的虽然初步询价有效,提交了申购单却未及时足额缴纳申购款。
显而易见,这类失误与投资水平无关,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责任心的问题。这类事情的影响并不在于摆乌龙所带来的损失上,而在于这件事情的性质。基金素来以专家理财著称,作为职业投资者居然会犯这类低级失误,而且是屡禁不绝,让人感慨。
事实上,作为高起点、高规格起步的基金公司,其各方面的流程控制颇为齐全,但有了制度,还是需要人去执行。对打新这类业务重要性的忽视不能不说是一大因素。很多股票基金,似乎觉得打新对其净值影响不大,就算没能申购成也不会造成即时的损失。
监管部门也已意识到这一问题,权威人士指出,这些风险事件,突出反映了各基金公司在运营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有些是从业人员责任心缺失,未够勤勉尽职所引发,有些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运营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不少公司已经为他们的失误付出了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的代价,基金公司应该在流程落实和责任奖惩上多下下工夫了。(徐国杰)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徐国杰
编辑:
rob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