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催生各种省钱族 2010年你属于哪一族(2)

2010年12月30日 11:35长沙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点击图片查看详细数据

跟着大部队, 我“拼”

应对物价上涨,单兵作战毕竟显得势单力薄。团队作战之风迅速从网上“传染”到网下。在2010年的星城,集结成拼客,只要能拼的,决不独自承担。拼吃、拼房、拼车、拼养、拼家教、拼保姆等新鲜玩法大行其道,深得年轻人的青睐。

拼车上班早已不是新鲜事物,近期又“拼”出不少新花样。拼车不再为挤公车烦恼,拼房东让房客一家亲,拼卡告别“月光”,拼吃少花钱尝更多美味,拼玩携手“驴友”玩天下,拼学三人行必有我师,拼读让读书生活多姿多彩……甚至有人尝试“拼养”,即有孩子的家庭组成一个小组,每逢周末、节假日,由小组中的一对父母轮流照顾几个家庭的孩子。

与团购多发生在陌生人之间不同,拼客更倾向于在熟人中。在私企上班的小刘是拼吃、拼玩的好手,他拼的对象主要是同事。“天气热的时候,几个同事拼了游泳卡,可以避免一次大出血。尝到甜头后,我们一帮人经常拼‘卡’,健身卡,购书卡等都在其中。”他认可这种消费的理由是:既避免了谁买单的尴尬,也不会产生太大的经济负担。

乾坤大挪移,我“换”

相比之下,许多星城市民想到了改变消费习惯。身为1岁半小孩的母亲,网友“小玲珑”就表示,以前孩子用的很多东西都是进口产品,可物价一涨明显吃不消了。朋友的偶然推荐,她发现本土的纸尿裤“倍康”品牌并不逊色于进口,于是摒弃了动辄100多元一包的日本“花王”,改用国货。恍然大悟的不只是“小玲珑”。不久前本报报道的《化妆用国货,上班带饭去》报道了部分80后的省钱之旅:从青睐洋货大牌回归到祖母级国货,从热衷聚餐到加入带饭族,这部分人被称为“替换族”。

记者发现,“走下神坛”的不只是进口产品,消费者们渐渐开始打起了平价物品的主意。马小姐决定大展自己的编织计划,“棉花涨价,围巾、手套、袜子等也跟着涨起来,我买了毛线,正在自织围巾、手套和棉袜。”不甘心被“双向收费”的曾奶奶则将旧衣服派上了用场,自制尿布重出江湖:“白天用尿布,晚上才用纸尿片,也能节省不少钱呢。”

作者:记者 肖娟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相关专题:

通胀时代的理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热点推荐: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分享到: 凤凰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lilei
更多新闻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