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霍德明:搜寻理论在中国不能马上派上用场

2010年10月11日 21:28凤凰网财经 】 【打印共有评论0

访谈预告:北大教授霍德明做客凤凰网探讨全民分红方案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霍德明(资料图)

凤凰网财经10月11日讯 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1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Peter A. Diamond),美国西北大学戴尔·莫特森(Dale T. Mortensen)以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以褒奖他们对“存在搜寻摩擦的市场的分析”。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博士霍德明对凤凰网财经表示,三名学者在劳动力市场中成功使用“搜寻理论”,获诺贝尔奖当属实至名归,但其理论在中国并不能马上派上用场。

“这一课题在上世纪70、80年代开始有研究,在劳动经济学中使用搜寻理论,无疑是一个大突破,可以更好地解释发达国家的失业过程。”

“微观经济学往往倾向于将就业视为个人选择,但在宏观面上来说,还存在着非自愿性失业。凯恩斯时期没有搜寻理论,戴蒙德等人能引进并成功使用这一理论,获诺奖是理所当然。”他称。

霍德明认为,这套“精细”的理论对发达经济体较为有用,而中国整体发展还未进入相应阶段,该理论目前并不适用于中国。

他指出,发展中国家普遍没有好的劳动市场,如中国还存在着户籍限制,农民与非农民之间的区别很大。“我们还没有建立自由选择的劳动力市场,这样一套关于‘选择’的理论,对中国来说,是有些超前的。”

“我们面临的不是西方式的失业问题,而是大量的农民工就业问题。眼下中国还有5、6亿的农村人口,每年有上千万农民工进城、找工作,仅这一数量就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全部农业人口数量。解决他们的就业,这才是真正的大问题。”霍德明表示。

相关专题: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热点推荐:

欢迎访问凤凰网科技2010通信展专题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heqy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