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专家认为,1月数据表明货币政策组合拳效果已显,但短期内调控力度不会放松
-本报北京讯 记者闫立良报道
央行公布的1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当月M2增长17.2%,M1增长13.6%,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低7.6和25.4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增加1.04万亿元,同比少增3182亿元。众多业界专家认为,这些数据表明,信贷增速在货币政策组合拳的综合使用下被压制下来,这对降低通胀预期会有一定作用。但现在贷款增速只是初步得到控制,在通胀预期压力下(1月份CPI增长4.9%)政策的调控力度短期内不会明显放松。
数据显示,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3.56万亿元,同比增长17.2%,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低2.5和8.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6.31万亿元,同比增长13.6%,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低7.6和25.4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CPI和信贷数据对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货币政策保持适当的稳健、中性、温和,货币政策正在慢慢走向常态化。他还指出,不排除今年下半年CPI会迅速下落,货币政策会适度放松的可能性。
第一创业证券资产管理总部董事总经理万晓西认为,M2增速下降主要是季节性因素,但M1增速确实有点低,这与企业存款下降一致,虽然也有些季节性原因,但下降幅度较大需进一步分析。
渣打银行(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师李炜认为,M2增速的快速回落,显示货币乘数在数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已明显减小,由于M2设定的目标是16%,因此短期内政策可能会呈胶着状态。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4万亿元,同比少增3182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30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36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94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690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67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834亿元,票据融资减少810亿元。
李炜认为,所有拉动物价上涨的原因并没有改变,包括国内的经济增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以及劳动力成本上涨等。所以紧缩仍是未来央行的主要政策走向,维持年内还会1-2两次加息预期不变。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判断,未来加息以及准备金率的上调均将继续,今年或有两次左右的加息。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也认为,信贷有望继续收紧,同时年内继续加息的可能性很大。
此外,1月末人民币存款减少203亿元,同比少增1.41万亿元,当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3.70%,比上月高0.78个百分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