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经济观察:长江中下游大旱不会影响国际粮食市场供求(2)

2011年05月31日 18:29
来源:新华网 作者:蔡敏 顾烨 赵倩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位于洪泽湖南岸的江苏省盱眙县也正遭遇着几十年不遇的大旱。种粮大户陈充在1000多亩青黄相杂的麦田里,拔起几棵青麦,量了一下长度,仅有28厘米。

“正常年景,麦子应该长到78厘米左右了。”

除了小麦减产之外,眼看着夏种时节到来,陈充还担心旱情会影响到水稻插秧。“江苏省的粮食产量本来就不大,主要靠向其他省份购买。如果旱情再持续下去,连我这样的农民估计也得买米吃了。”

中国气象局的监测结果显示,今年1月至今,长江中下游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到8成,安徽、江苏、江西、浙江、上海平均降水量为1945年以来同期最小值。湖南、湖北两省相继出现土地龟裂、湖泊水体萎缩现象,洞庭湖等主要湖泊水体面积比历史同期少4成左右。素称“千湖之省”的湖北,目前已有1388座水库低于“死水位”运行。

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个粮食产区的持续旱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期货市场。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5月16日至22日大米价格小幅上涨0.2%,维持自4月以来的上涨趋势;郑交所早籼稻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也已经从5月5日的2448元/吨升至25日的2557元/吨,上涨4.45%。

此外,国际水稻研究所也在近日发布的报告中称“眼下中国的旱情或将点燃又一轮粮价上涨。”

但农业专家表示,持续旱情对长江中下游灾区夏粮生产的不利影响是既成事实,但就目前而言,还不足以带来全国乃至全球粮价的波动,因为中国连续七年粮食增产丰收形成的总体供大于求的态势没有改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副主任程国强分析说,从粮食结构看,保证全国粮食产量的关键在秋粮,而此次旱情主要是对灾区夏粮中的早稻产生影响,而早稻在夏粮中所占比重又很低。

 

相关专题:多地大旱或推高通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wangft] 标签:旱情 粮食产量 粮食市场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