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国家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过程中,要逐步解决好事实上存在的‘土地财政’问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王明权说,解决这个问题要靠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十二五”期间财政体制改革应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王明权说,根据财政部的报告,去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3.26万亿元。其中土地出让收入2.91万亿元,完成预算的213.2%。这组数字意味着,土地出让收入占了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很大比重。
今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财政代编的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2.3万亿元,主要是预计土地相关政府性基金收入减少,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97万亿元,比去年实际减少近1万亿元。
“前年以来我们实行4万亿的投资拉动后,地方上了大量项目,有些支出已经做了安排,今后还要安排,资金来源主要靠土地出让收入,这就在综合平衡方面出现了一个问题。”王明权分析说,“不增加地方土地出让收入,对地方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增加土地出让收入,18亿亩耕地红线就很难守住。”
“收入是弹性的,支出是刚性的。”王明权说,“所以我建议,在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当中,要考虑综合平衡的问题,要考虑总的资金来源和总的资金运用问题,同时要认真解决‘土地财政’问题。”
王明权认为,“土地财政”问题发生在地方,但责任不在地方,它涉及全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问题,要进一步划分地方和中央的事权和财权。“十二五”期间,这个问题应该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他说:“财政部的报告说,要加强对土地收入的管理。我觉得这不是管理的问题,而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