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聚焦水利。您觉得在水利建设方面,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陈锡文:1998年大洪灾后,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水利,但主要还是放在大江大河的整治上,对中小河流、小型病险水库、小微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还不够。现在,就是要把水利建设的重点转到“三小”水利建设上。农田水利建设欠债很多,过去主要靠农民肩挑背驮、人海战术,但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这些设施年久失修。目前,我国农田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系数虽从改革开放前的0.37提高到去年的0.49,但距离发达国家0.7还有差距。
记者:你说过打通农田水利设施“最后一公里”,不只是地里面那一段。这句话怎么理解,具体涉及什么?
陈锡文:实际上涉及三个方面。首先要解决中小河流问题。现在发洪水的地方基本不是长江、黄河、淮河等大江大河,而是中小河流和大江大河的支流。其次是解决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问题。现在全国8万多个水库里有3万多个是“带病”运行,其中还有危库、险库。第三是解决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问题。只有把这些“小”的问题放在“重”的位置,才能解决“来水”问题。
资金落实要到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取土地出让收益的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要比2010年高出一倍,达到4000亿元。在落实上,中央的钱不可能直通到地方的“毛细血管”,所以各级地方政府的投入要跟上,要开辟新的资金来源。
从金融方面看,我国过去的农业信贷很少被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国家给予相应政策引导,支持农业信贷更多投入水利建设。有些水利设施是有收益的,可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谁投资,谁收益。水利不能完全靠别人,必须探索建立新的机制,把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用工荒”不是绝对的“荒” 人口红利还在
记者:今年春节后,全国各地出现又一轮民工争夺战,你觉得这次“用工荒”有什么新特点?原因是什么?
陈锡文:从农村实际调查统计来看,现在每年外出的农民工数量都在增长,所以“用工荒”不是绝对量减少,不是绝对的“荒”。
“用工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阶段性变化的表现之一,有几个原因:首先是生产力布局正发生迅速变化。以前需要农民工的企业大都在东南沿海、大中城市,现在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和企业也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第二是劳动力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要的工人找不着,来的工人不想要”,这是个结构性原因。第三是工资待遇和生活成本问题。农民工的劳动力价值进一步得到体现,如果工资水平不能得到合理上涨,农民工就业的积极性自然下降。农民工在大城市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所以他们要去生活费用更低一点的地方。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虽然工资低一点,但生活成本也要低得多。第四是农民工越来越希望自己被尊重和认同。
事实上,农村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社会应创造一种灵活的就业机制,把农民的剩余劳动时间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用起来。我国不存在劳动力短缺问题。现阶段,人口红利还在。
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