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政协和人大会议相继闭幕,两会将于今日圆满结束。
在为期10天的会议期间,委员和代表们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报告和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出发,制定任务、作出了规划、给出了办法,是今年和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蓝图已经绘就,任务已经明确。接下来,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将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执行好、完成好,同样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论是完成今年宏观调控首要任务的抑制通胀,还是落实十二五规划中的“降增速”这一最重要量化指标,抑或是解决重大分配关系失调的调整分配关系增加居民收入、解决民生难题的大力兴建保障房,都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尊重经济规律、发扬民主和法制才能克服完成上述工作的重重阻碍,最终将报告和纲要内容变成实际的成果。
抑制通货膨胀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离不开对经济规律的尊重和利用。通胀比较高是近几年来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通胀偏高直接造成居民生活压力加大,收入分配关系被扭曲恶化,也从宏观层面威胁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抑制通胀,除了要对通胀的危害达成共识,更要对通胀的形成原因和治理办法有科学的认识。然而,在这些问题上,各种形似实非、背离科学规律的观点仍然颇有市场。
有的人还在鼓吹早已被证明是错误的通胀无害论,鼓吹调高通胀目标,有的人明里暗里对通胀采取宽容放纵的态度。从长期看,通胀不能促进经济增长且会严重损害经济运行效率、造成社会不公,这早已为经济科学所证明,如果对此规律熟视无睹,后果必定十分严重。在通胀原因方面,有的人夸大外部因素的重要性,将当前国内较高的通胀归因于外部的输入;有的人将通胀归罪于短期性或一次性的气候问题;有的人倒果为因,将成本上升这种通胀现象夸大为通胀的原因。这些观点是对通胀悲观论的主要理论来源。
凡此种种论调,常被用来作为抵制货币信贷调控的借口,其实只不过是重嚼历史的余渣,毫无科学成分。历史早已证明,通胀的形成无不是货币信贷过度宽松的结果,从源头上控制住货币信贷的过度宽松才是抑制通胀的根本有效手段。当前,央行正在进行技术层面的优化,推动以“社会融资总量”作为测度货币信用松紧程度的指标,接下来应该考虑将调控此指标作为抑制通胀的重要工具。如果任由各种怪论泛滥,进而鼓吹避实就虚的政策,则通胀长期化将成为现实的威胁。
降增速需要尊重经济规律,同时离不开民主和法制的完善。十二五规划制定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量化指标,其中最重要指标,当属将预期经济增长率从十一五的8%调低为7%。这一调整不仅是基于中国经济日益成熟、潜在增长率有所下降这一客观现实的考量,也是放慢脚步、解决当前经济社会重大矛盾的需要。然而,这一目标能否落实,有两大前提。
一是科学认识增长与政策之间的关系。一个社会人口、资本积累和自然资源在良好市场环境下所能达到的增长率称之为潜在增长率。从长远看,政策推动增长的着力点应该放在改善市场环境、完善市场机制,让生产要素达到最佳配置。如果政策走偏,着重于刺激,着重于增加投入,这种外延式、粗放式的增长将很快引发通货膨胀,加剧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7%的增长率只是一个参考性的指标,衡量政策成功与否,不能只看重增长率,而应该看这种增长是否是低通胀的增长,是否是要素在良好市场环境下发挥最大效应的增长。
二是要从体制制度上消除GDP崇拜症的土壤。财政体制、政绩考核体系和复杂的地方利益结构是各地盲目追求GDP的的根本原因。消除土地财政、改变单纯由上级政府考虑官员的体制、打破官员和商业集团之间的利益共同体,才能从根本上将地方政府从“崇拜GDP”转变为“崇拜民生”,而这些都离不开民主和法制的完善,而民主和法制又是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调整收入分配也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十二五规划确定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不低于GDP增速,这可谓是万民所盼。但调收入,主要应该从体制改革着手,消除那些导致收入分配关系日益恶化的体制性障碍。财税体制、国资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以及反腐败、反垄断法制建设应该是最重要的突破口。如果过多地寄望于行政手段,寄望于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虽然可能会收效于一时,但同时会给拖延体制改革找到借口,为害于长远。
大力兴建保障住房同样离不开科学发展观。十二五规划确定全国保障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国务院已确定今后五年兴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这无疑是惠民生的重大工程。住房问题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最能引发社会不公的问题。大力兴建保障性住房,有利于解决当前高房价形势下一部分人的安居难,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但从长远看,中国现行住房体制严重不合理状况不会因此而改变,住房引起的社会公正难题不会因此全部化解。科学发展观要求政策制定统筹兼顾,因此,探索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住房体制是与保障房建设五年计划同样重要的问题。
总之,两会和十二五规划制定的目标的任务,是人民期望的体现,而要最终达致完美效果,令人民满意,还需要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到实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