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炜光:无代表不纳税 房产税不能硬征

2014年3月10日
212人参与 12条评论

2014年被公认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财税改革是本轮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环。财税改革牵涉到中央、地方政府、企业、民众等众多利益,事关中国经济转型及协调发展。

2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公共财政收入达到12.9万亿,人均宏观税负接近万元。数据出来后,引起了各界争论,中国税负水平到底高不高?需不需要减税?如何调整不合理的财政收支结构?凤凰财经就此推出“国赋论”系列访谈,请财税领域权威学者分析解读中国财税改革的紧迫性和改革方向。

本期推出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李炜光访谈(上)。

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李炜光认为,宏观税负必然通过企业的税赋和居民的税赋表现出来,不可能宏观税赋很重,微观税赋很轻。目前中国经济增速处于下行空间,如果税收仍然保持高速增长状态,就会影响到经济发展,这个时候应该减税。

据社科院数据,中国税收结构中,来自企业的占90%,而来自个人的占比很小。对此,李炜光认为,这是由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与收入分配的结构有直接关系。现在有很多学者提出要提高增值税的比重,适当的压缩间接税比重,用意是好的,但恐怕很难做到。

李炜光称,房地产税属于直接税,是最复杂最难办的一个税种。征收房产税的用途是什么?我们的学者和官员从来没有认真向社会向公众作出解释,无代表不纳税。

李炜光

李炜光,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研究生导师,《现代财经》杂志主编。主要研究方向:财政经济史、财政学、财政政策、技术经济。

无论如何不能说中国是一个轻税负的国家

凤凰财经:前一段时间社科院公布报告提到,中国人均宏观税赋达万元,民众反应很大。您对这个数字怎么看,您觉得宏观税赋万元这个水平是高是低?

李炜光:官方的数据一般是以宏观税负的窄口径为计算标准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20%多,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税负确实不很重,但事实不是这样,如果按照宏观税赋宽口径计算,将所有的政府收入都算做财政收入,中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可能要达38%以上这样的水平。政府拿走了这么大一块,无论如何不能说是一个轻税负的国家,我觉得税负是偏重的。

宏观税负必然通过企业和居民的税负表现出来,不可能宏观税负很重,微观税赋很轻。然后具体哪个税偏重,间接税还是直接税?间接税如何推动物价和影响市场?这些都可以去研究,可是从来这些问题都是遮遮掩掩说不清楚。

社科院的研究报告很有价值,它直接谈每个居民平均承担了多少税赋,人均万元这个数字可以和自己的收入对比一下,究竟占多大比例,然后进一步分析,这样的税负水平对不同阶层纳税人构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

人均宏观税负万元,就说明居民的税负实际上是很重的。中国居民的税负大部分是通过间接税缴纳,在购买商品过程中被收取的。目前居民的直接税就是个人所得税,有统一的标准。

关键是给企业和居民减税

凤凰财经:这种税负水平对经济会有什么影响?

李炜光:如果纵向比较,目前中国整体的经济形势处在一个下行区间, 2013年GDP 7.7%,与往年比较处在低增速的区间。虽然说起来还是世界最高,但实际中国的GDP增长是有水分的,统计数据不是特别真实。如果考虑这个因素,经济增长速度是不能再低的,也许我们的7%、8%也就相当于其他国家的4%、5%,真实数字要更低一些。

要想使经济增长能够持续发展,克服中等收入国家可能出现的陷阱,税收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会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经济增长处于下行区间时,如果税收仍然保持高速增长状态,就会影响到经济发展,这个时候应该减税,使企业和居民个人在投资或者消费的时候有更大的余地,有更多的空间。如果继续保持目前这样的高税负但,对于我们的经济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凤凰财经:压制了经济的活力。

李炜光:对,以后的经济增长不可能再依靠政府的大规模投入来维持,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以往在刺激政策下,很多工程是半截工程、烂尾工程,并且,很多工程没有多大的经济效益,甚至连社会效益都谈不到,但是却花了很多钱,这属于资源错配或者是巨大浪费的问题。

现在民营企业存在不景气的问题,中国已是资本外逃名列世界前列的国家,一个新经济体不应该是这样的情形。这种情况下,给企业和居民减税,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大家关心财政收入都做什么了

凤凰财经:财政收入这么多,是不是所谓的大财政必然导致一个大政府?

李炜光:大财政就是财政的盘子大,收入和支出都是比较高的,但是它是不是大政府,那得具体分析。更多的是要看政府的职能是什么。比如说一个政府财政花钱很多,但是做的很多是提高国民福利的事情,财政职责并不很宽泛,就不能说是一个大政府。福利国家基本就是这样的。公共医疗、养老、教育,这方面花钱很多,金融危机来了,政府的压力很大而民众生活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当然,它也有个持续性的问题,这属于另一个问题,我们还没走到人家那一步呢。

人们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大部分都被政府拿走了,其实大家关心的不是政府拿多拿少,是拿走这些钱干什么了?比如说养老、医疗、失业救济等,解决民众的后顾之忧。

但是,不做高福利国家的事情和你该做的事情没有做,或者做不到位,这是两个问题。我国经过20多年的经济高增长和税收的高增长,政府不再是穷政府,而是变成了一个富政府,但还有很多社会事业没有做好。这么好的经济形势和财政形势,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最好的时机,可惜并没有交出一个很高分的答卷来,财政资源错配合巨大浪费的问题很严重,在经济形势和财政来源相对不好的时候,你想去解决这些问题也无能为力了。

税收结构主要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

凤凰财经:您能不能给我们谈一谈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哪些占比较高,是否合理?

李炜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很多社会问题都跟公共支出安排有关系,公共支出的结构是怎么组成的,每一种财政支出占多大的一个比重,支配多少资源,顺序怎么样?以往的财政研究,更多的是研究税收问题,税制怎么调整。财政支出相对来说很薄弱,这就涉及到预算问题,再往上就涉及到人民代表大会地位和作用问题、人民代表产生的问题,等等。

凤凰财经:对于目前中国直接税占比低,间接税占比高的问题,您怎么看?

李炜光:这个收入结构跟税制结构有关,因为我国税制以流转税为主,直接税占比较小,2013年个人所得税总额6531亿元。对整个财政收入来说,是无足轻重的。这种收入结构实际上也是一个低收入水平国家的特点。这些年居民收入增长并不是太理想,直接税就很难增长。中国低收入阶层占比很高,缴个人所得税的人数也就是2千多万,13亿人口的大国,只有2000多万人交个人所得税是不正常的。

所以这种财政收入结构,一方面是经济增长水平决定的;一方面又与收入分配的结构有直接关系。在这种格局之下只能是这样的一个税制结构,现在有很多学者提出要提高增值税的比重,适当的压缩间接税比重,用意是好的,但恐怕很难做到。

无代表 不纳税

凤凰财经:对于房产税,您怎么看,您觉得房产税征收的难点在哪里?

李炜光:房地产税属于直接税,是最复杂最难办的一个税种。它的改革首先要求有非常好的府民关系,纳税人非常理解配合;二是价值评估技术要求高,谁来评估,评估的权力来源如何,评估后人家不认可怎么办,申诉渠道在哪里,申诉回应后还不认可怎么办,有什么法律救济?如果出现大面积的质疑或者是抗税又怎么应对,等等。三是房产税征收用途是什么?我们的官员或专家从来没有认真向社会向公众作出解释。如果像现在不少专家所说的,是为了增加地方财政,说服力是不强的,当然民间的反应就不够积极。

在不少国家,房产税或者物业税的征收就是为了定向用于改善社区的公共服务,不能随便用在别的地方。居民交税等于替自己交税。我们的的官员向民众做过这样的承诺么?房产税为什么迟迟推不动,这个问题很复杂。重庆和上海试点提供了多少可用的经验?我认为征收房产税目前还没有做好准备。

凤凰财经:有种说法,通过房产税的征收,是加大对富人征税,用这部分税收改善穷人的住房条件。

李炜光:未来,房产税绝对应该征。对财产的存量征税在税制上是缺失的,这是社会贫富差距较大的原因之一,需要一种税收来调节,但房产税对税制建设要求非常高,因为处理的是直接跟财产所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把房产税的合法性、合理性确立起来,财产私有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向财产征税,首先要承认财产是合法的,哪些财产不能征税,哪些财产应该征税,交税后有权过问税收用在哪里,都要在法律和制度上有一个非常明确清晰的交代,这对政府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我们的政府目前还达不到这个水平,治理水平是一方面,关键是在理念上还没有真正认可和接受,重新确认政府和纳税人之间的法定关系,逻辑关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税能建立起来吗?我本人很难表示乐观。

从学术上讲,只有对私有财产的征收才是税收,其他的都不是。比如说国有企业也交税,严格来说那不是税收。国有企业赚钱后自然应向政府缴纳,作为上交收入,或者是一种利润分配形式。

无代表不纳税,既然是我的财产你要拿一份,你得跟人家商量,不能不商量就硬征啊!

凤凰财经:中国要想推进房产税征收,得先明确私有产权。

李炜光:比如土地70年产权,居民只拥有使用权、占有权,没有所有权。70年以后怎么办?如果指望那时候政府不会硬收的,这不可靠,需要建立法律才行。砖头、瓦块值多少钱,关键还是土地。假如70年后政府说,房子是归你的没错,但是土地是我的,你把房子拆走吧,怎么办?有人说政府不会那样做的,当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小,但还是应该从法律上解决问题才是合于制度规范和法治思维的。

现在是对土地征税,这70年已经交纳的土地出让金怎么说?这笔钱是开发商直接缴纳的,然后专家到购房者身上,在此之外再交税,合法性从哪来?应当认真对待面对和解答好这些问题。

目前有物权法保障私有产权,但不是特别到位。要考虑物权法和房产税法如何衔接?怎样建立问责或者纠错的机制?这些东西是要考虑的,这不是政府下个文件就能征的,我不相信这样的条件下就能推出新的房地产税。政府没有征收直接税的经验,以往的直接税非常简单,比如说个人所得税,它是通过代缴的形式,避免跟纳税人直接打交道。可是房产税是家家户户都会与政府直接打交道,复杂性不言而喻。(文/晓童)

(稿件版权归凤凰财经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请添加图片名称
订阅凤凰财经微信独家解析每日新闻拿出手机扫一扫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