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王军:没有迹象显示全球粮食价格短期内将停止上涨

2011年02月23日 13:40
来源:凤凰网财经

字号:T|T
0人参与 打印 转发

凤凰网财经讯 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主办的第二十期“经济每月谈”于2011年2月23日在梅地亚中心二楼多功能厅举办,本期主题是“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状况及价格走势”。国经中心宏观经济处处长王军先生出席,并发表演讲。

国经中心宏观经济处处长王军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来这次跟大家分享关于对大宗商品市场状况及价格走势的看法。大家知,2010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全面上涨态势。特别是受美国持续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美元贬值和泛滥的全球流动性大大加剧了市场涨价预期,推动全球资源性产品和重要农产品价格震荡上行。进入到2011年,澳大利亚极端天气又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粮食及其他大宗商品市场的紧张。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发表的报告指出,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连续7个月上涨,今年1月该指数创历史新高。如何判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并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对于稳定国内价格总水平、控制通货膨胀至关重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两年前即设立了跟踪研究“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专项基金课题,联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等单位,并在此基础上独立研制开发了综合反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水平以及中国因素在内的CCIEE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这是一个侧重于反映中国需求和中国供给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指数,突出反映重要商品对中国经济的敏感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中国宏观经济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影响,能为中国的经济决策提供有价值参考。经过近两年的跟踪研究与工具完善,这一指数的应用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今天我代表中心课题组对未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分析与展望,就是在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以及CCIEE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这一工具之上而展开的。

一、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全面走高

在充裕的全球流动性主导下,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全面上涨势头。

CCIEE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自2009年2月见底以来持续攀升,2011年1月该指数再创新高,已接近危机爆发前的高点。从国际上影响最广泛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RJ-CRB期货价格指数来看,2010年6月该指数见到450的低点,今年2月已上升到660点以上,创出危机以来的新高。

下面是主要国际大宗商品近年来的价格走势。

1.能源。纽约商品交易所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价格从2010年5月的每桶70美元冲高到去年年底的每桶90美元,2月21日又再次突破90美元大关创出危机后的新高。而受中东局势紧张等因素的影响,伦敦北海布伦特油价近期已大幅上涨至100美元/桶以上。同时,原油价格的攀升也拉动国际煤炭和天然气价格反弹。包含原油、煤炭和天然气构成的CCIEE能源指数,2010年1月时仅为131.68点,截止到2011年1月已达到170.11点,同比上涨29.19%,创出危机后反弹以来的新高,且仍然处于上升通道中。

2.金属。基本金属价格也处于震荡上行通道之中。其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由2010年6月初的每吨6510美元上涨到2011年2月15日10190美元的历史高点。包含铜、铝、铅、镍四种有色金属的CCIEE基本金属指数,由2010年初的163.34点攀升到2011年1月份的230.74点,同比涨幅高达41.27%,已超过危机爆发前的高点。

纽约金属交易所COMEX黄金期价从2010年初每盎司1000美元左右上涨到去年年底,12月初首次突破每盎司1400美元大关,今年1月稍有回落后,2月21日再次升至1400美元以上的高位。自2010年年初以来,CCIEE贵金属指数持续上升,2010年年底以来出现小幅回落。

3.铁矿石和稀土。2010年,中国铁矿石进口均价涨幅已达62%,特别是下半年铁矿石指数单月同比涨幅均维持在60%以上,2011年1月同比涨幅也高达68.45%,市场对铁矿石涨价的预期十分强烈。据海关统计,1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6897万吨,环比增幅18%,同比增长47.9%,进口量创历史纪录。1月份进口均价每吨151.4美元,仅次于2008年8月份的高点。CCIEE铁矿石指数自2009年1月见底以来持续攀升,1月份该指数再创新高,已接近危机爆发前的高点。

稀土产品出口价格涨幅表现得更加疯狂。特别是受2010年下半年我国对稀土行业的严格整顿,使稀土产品价格大幅飙升,CCIEE稀土指数一年来上涨近五倍。

整体看,CCIEE工业品指数上涨趋势明显,由2010年初的144.83点上涨到2011年初的209.91点,同比涨幅高达44.93%。从环比走势看,2010年除个别月份,几乎均呈现较大幅度上涨,自当年9月份至今已经连续5个月持续上涨,2010年底上涨幅度为最,达到8.76%。2011年初工业品指数环比涨幅为2.49%,也已接近危机前的高点,这预示着国际工业原材料价格仍处在上升通道中,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4.农产品。国际农产品价格2010年下半年出现迅速攀升,尤其以经济作物棉、糖价格为甚,纽约白糖和棉花年内涨幅分别高达70%和85%。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玉米、小麦、大豆期货价格涨幅呈现越来越脱离供需基本面的新趋势。进入2011年,全球粮价屡创新高,并且看不到短期内有止步的迹象。今年以来CBOT小麦的涨幅是3.8%、玉米的涨幅是9.9%,稻谷3.5%,NYBOT棉花的涨幅是36.96%。以至于有人发出惊呼:全球性通胀渐行渐近。

从CCIEE农产品指数走势看,2010年农产品价格指数表现出前稳后升的走势,上半年价格走势相对稳定,下半年至今价格出现暴涨,已由年初的156.83点上升到2011年初的249.38点,创出危机以来的新高。特别是近三个月农产品同比和环比均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其中,2011年1月同比涨幅为59.02%,环比涨幅为4.69%,2010年12月环比涨幅为最,高达13.12%。受全球自然灾害影响,短期内国际农产品价格或将继续走高。

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

引起国际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除了全球流动性过多的推动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美元加速贬值。虽然近期美国经济复苏出现了一丝曙光,但美国的高失业率问题仍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问题,美联储在2011年可能仍将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也使得弱势美元的格局难以发生根本改变,从而间接对国际粮食价格的走高构成重要的支撑因素。自2010年11月初美联储实施第二次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美元指数呈现走弱态势,目前已从2009年3月中旬的阶段高点89,回落至2011年2月21日的77点左右。这使得美元计价的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强势上扬。历史上看,美元指数与商品价格指数之间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在美元指数走弱的同时,CRB期货价格指数和CCIEE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出现了连续震荡上行。

二是需求稳定回升。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特别是新兴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对石油等大宗商品的需求持续性增加。根据欧佩克最新预测,2011年世界石油日需求增长将达到120万桶,整体需求有望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形成了推动油价上升的基础性因素。

三是供给依然偏紧。全球各地的恶劣天气是粮食价格飙升和供应偏紧的重要推手。东南亚稻米出口国、黑海地区小麦出口国先后遭遇大旱,导致稻谷、小麦减产,澳大利亚的洪水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天气持续炎热引发旱情影响了阿根廷玉米、大豆的播种和生长,美国的严寒天气不利于冬小麦的生长和运输,受这些大范围自然灾害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国际农产品价格近期迅速上涨。

四是商品投机增强。美国释放的大量流动性,多数囤积在金融机构投资者手中,增多的投资资金部分将会涌入短缺商品,尤其是资源性产品市场和部分农产品市场,推动价格上涨。

五是涨价预期影响。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长期化,强化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预期。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出现新的特征,即美元指数与国际油价、金价的负相关程度减弱,显示了市场涨价预期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推升作用。此外,众多发展中国家都在大量囤积粮食,一些重要产粮国也在限制粮食出口,更是加剧了粮价的涨势。

三、2011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将更为复杂

在全球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动因依然存在,目前一些新涨价因素在增多。在新老因素叠加因素影响下,特别是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或将导致未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趋势性上涨且波动加剧。

一是全球经济复苏态势虽然脆弱但向好方向不变。从欧美经济数据看,美国新增就业人口数没有切实好转,结构性危机依旧存在,短期内美国不会调整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欧元区的主要国家德国和法国经济表现还不错,整个欧元区经济虽有放缓但仍处在复苏通道中。

二是美元可能继续走弱。长期看美联储启动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会在2011年全面体现出来。预计未来美元指数可能会呈现箱体震荡,振幅区间大致在75-85之间。在日益强化的通胀预期下,资金更偏好持有大宗商品保值增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涨应是大概率事件。

三是国际原油价格或将出现明显上涨。考虑到先期原油库存减少和世界经济持续复苏的影响,特别是北美与中国的强劲需求,2011年原油价格将可能维持在每桶90美元以上高位,上涨到每桶100美元以上运行的可能性也很大。

近期我们注意到,受中东局势紧张的影响,两大国际原油期货指标——纽约WTI油价与伦敦北海布伦特油价出现罕见背离走势:两者价差最高拉到18.8美元/桶。由于我国以Brent原油作为基准油进行定价的进口原油比例大约在45%—50%,如果Brent原油的价格长期高于WTI原油价格,而且价差扩大,将导致中国进口原油的成本明显提高,这种倒挂的价差拉大会给国内上调成品油价格增加额外压力。2月21日国内成品油市场已出现年内第一次价格上调。

四是大宗商品间联动涨价效应明显。能源、资源和农产品之间存在价格联动机制,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往往能够带动煤炭、天然气以及有色金属等资源性产品涨价。另外,能源价格上涨将逐渐拉升其他商品价格,包括粮食、电力、汽车、劳动力等商品价格,而且还会带动生物质能源的需求扩大,特别是抬高玉米等农产品价格。

分品种来看,我们对主要国际大宗商品2011年的价格走势有如下预测与展望:

1.能源。

国际油价仍呈震荡上升态势,长时间大跌大涨的可能性较小。在全球流动性宽裕的背景下,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可能在某些时段再度冲击高位。但由于欧洲债务问题并未彻底解决,石油供需基本均衡和美元的逐渐走强,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油价的进一步上涨。综合各种因素分析,预计2011 年油价主要波动范围为70-100 美元/ 桶,均价在90-100美元/ 桶之间。但不排除突发事件导致的油价大幅波动,欧洲债务问题若继续恶化可能导致油价跌破70 美元/ 桶,而伊朗、朝鲜及中东等地区的地缘政治突发事件也可能刺激油价上冲至100 美元/ 桶上方。

国际天然气价格将延续上升势头,但在供需基本面较为宽松的前提下上涨幅度有限。三大消费市场的价格差异现象仍将继续,供应充裕的北美地区价格维持低位,甚至不排除出现略低于2010年水平的可能,英国国家平衡点价格预计会稳定在6-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区间内;而日本液化天然气LNG价格变动预计会在10-1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之间。

国际煤价将保持高位震荡走势。预计国际三大煤炭价格均价将保持115美元/吨左右,比上年提高10%-15%左右,局部时段不排除再创新高的可能。如果国际原油价格再次走高,国际煤炭价格再创新高的可能性就大增。

2.有色金属。在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国际流动性依然充裕、美元还将贬值、部分有色金属短缺进一步加剧等影响下,国际市场主要有色金属价格还将继续上涨,但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世界主要国家货币政策有可能转向紧缩以及部分有色金属储量、产量和产能进一步扩大的影响,2011年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幅度有限,将低于2010年涨幅。铜仍然为最有潜力的品种,涨幅将超过铝、铅、锌、镍等其他品种。

黄金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的态势,甚至有再次冲高的可能。2011年上半年,市场对全球量化宽松形成的流动性泛滥忧虑最明显,故2011 年美元的跌势或主要体现在上半年,金价可能上升至1500 美元上方,甚至不排除金价在上半年超过1600 美元的可能。下半年,尽管美国声明存在继续量化宽松刺激经济复苏的可能,但利空或已提前释放,不排除美元企稳回升,进而诱发黄金市场的投机获利调整。但在8 月之后,伴随市场再度进入消费旺季,金价将重新转强,年末金价仍将维持高位。

3.农产品。

粮食:在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粮食需求持续增加,全球极端气候增多和耕地面积减少以及主要发达国家将保持货币政策宽松等大背景下,全球粮食过剩时代或已终结,国际粮价可能已经进入上升通道且仍有上涨空间。分品种看,如果没有恶劣的自然灾害导致大米减产或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幅震荡,国际稻米市场将保持相对平稳,全球大米供需和价格将基本保持稳定。由于普遍预计未来小麦和玉米产量走低,导致全球库存增幅受限,2011年国际市场小麦、玉米价格下行空间不大。但由于供需依旧宽松,库存消费比相对稳定,上涨动力也略显不足。同时考虑到,极端天气提升粮食涨价预期。预计在有限区间内震荡前行将是未来全球小麦和玉米价格走势特征,但不排除技术面炒作导致价格失真。

棉花:国际棉花市场短期仍难改变供给偏紧的局面。目前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棉花数据未做重大调整,存在350万吨以上的供给缺口;纺纱企业棉花需求依旧高涨,特别是中国2011仍可能继续增加棉花进口,再加上恐慌性抢购和游资炒作的需要,棉花价格将在2011年继续维持高位运行,甚至有再创新高的可能。然而,由于2010年棉花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棉价已经处于高位,美国、巴西等主要产棉国将会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在当前南美天气保持良好状况下,2011 年2、3 月份南美棉花上市时,棉花价格将有所承压。全年来看,国际棉花价格将会继续震荡上行。

油脂:由于2010年以来极端天气频频出现以及部分油籽播种面积减少,导致全球油籽及植物油产量增长缓慢,部分植物油及油籽甚至出现减产趋势。与此同时,全球人口仍在增长,新兴经济体对油脂的需求量也发生质的变化。尤其是印度、中国等主要进口大国对植物油需求的猛增,拉动全球油脂需求成倍级地增长,这就决定了2011年全球油脂价格上涨将是大势所趋。

白糖:受持续性供应短缺和全球流动性泛滥影响,2010年国际糖价创出近三十年的新高,短期内糖价上涨的压力不减。在高糖价刺激下国际食糖生产规模应有所扩大,但增产幅度受气候影响明显,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短期内,极端气候可能引发食糖减产预期,在市场上造成恐慌心理,这有将可能带动食糖价格再次冲高。然而,在高糖价影响下,全球食糖需求会有所放缓,推动糖价冲高的力量较2010年有所减弱,但出现单边下跌的可能性不大,预计全年表现为冲高回落后维持较高位宽幅震荡的可能性比较大。

大豆:在南美大豆产量不确定、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美元持续疲软和油脂价格长期看涨等因素作用下,大豆将维持较高价格,不排除继续上涨的可能。但全球大豆总体供给充裕,价格大幅上涨的基础并不存在。

4.铁矿石、稀土与焦炭。

铁矿石价格仍可能冲高。2011年初受中国强劲需求、印度出口限制以及澳大利亚洪涝灾害影响,铁矿石现货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当前国际铁矿石基准协议价已经采用季度定价机制,必和必拓甚至还提出月度定价模式,由于现行采用的指数定价主要与现货市场挂钩,预计2011年三大国际铁矿石厂商提价可能性较大,二三季度的协议价格涨幅可能会超过10%,再加上油价上涨推动的海运价格上涨,预计中国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格涨幅可能会更高一些。

稀土价格持续上涨。未来几年,世界稀土价格将保持继续上涨的局面,速度将由快到慢,最终价格将稳定在略高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新开采稀土矿的成本水平。在需求保持稳定较高增长的同时,供给方面的变化可能是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前不久,我国稀土产业五年规划已正式出台,可能会带动稀土出口价格新一轮上涨。我们预计,在2012年之前,由于新的稀土开采难以形成,稀土价格还会持续走高。2012年以后,稀土价格将因供给的大量补充而趋于平衡,但依然是存在一定的供需缺口。

焦炭价格震荡上行。国际原油价格和国内通胀水平将成为2011年影响焦炭价格的主要因素。2011年国内煤炭价格将在国内通胀加剧和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助推下,进入一轮上涨周期。受此影响,国内焦炭价格也将步入“成本驱动型”的价格上涨周期。总体来看,2011年焦炭价格可能会呈现在1700-2200元/吨的区间内震荡上行的态势。

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大我宏观调控难度

今后一段时期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对我国经济产生严重影响,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

一是加大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在推动本轮物价上涨的因素中,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是存在的。我们的研究发现:CCIEE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领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PPIRM三至六个月,这说明该指数可以作为分析国内PPI的领先指标,考虑到PPI上涨会逐步传导到CPI上面来,借此可以预先判断未来时期是否会出现输入性通胀的风险。

我们认为:随着我国资源性产品改革步伐加快,PPI向CPI传导的渠道将会比较通畅,传导速度将会相应加快,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形成新的涨价因素,会有相当部分的PPI上涨最终会以成本推动的形式传导到CPI中去,推动其持续性抬升。此外,相比CRB指数,CCIEE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能更好地反映国内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可作为CPI的同步指标。因此,受2011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我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形势将会比较严峻。

二是加大国内企业转型的压力。高涨的能源、原材料价格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利润受到挤压,出口竞争力削弱。高企的资源品价格促使产业资本金融化明显,过多的资金流向商品投机市场,不仅扭曲资源配置效率,也容易形成泡沫。

三是加大控制价格主导权的压力。随着大型外资金融集团进入国际商品的全产业链,更加凸显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对商品定价权的控制力越来越强。除了石油、铁矿石、大豆等主要资源已被外资控制外,我国粮食市场也正在被外资侵蚀,国内商品价格也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五、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输入型通胀的建议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导致输入型通胀压力不可低估,需要高度重视,早做应对预案,紧研究制定相关措施,统筹兼顾保持物价稳定、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之间的关系。

一是打破跨国公司对大宗商品定价的垄断,增强我国企业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话语权。利用中国需求的力量,积极发展期货市场,抓紧建立和完善重要战略性资源的期货市场,增强我国对大宗商品定价的“发言权”,力争使我国成为某些大宗进口商品的全球定价中心。提高具有竞争力出口商品的价格,避免出口企业受原材料价格成本上涨利益受损。高度关注外资企业在我国商品市场的并购和价格操纵行为,鼓励国内企业做大做强,向全产业链延伸。

二是加快国内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按照市场化改革取向,利用当前物价上涨总体上还较为温和的有利时机,加快理顺国内资源品价格,尤其是对居民消费价格影响较大的成品油、天然气、水、电等价格机制的调整,消除价格倒挂现象,避免将输入型通胀压力长期化、机制化。

三是扩大海外投资规模,建立资源海外供应基地。通过获得更多的海外资源的勘探权和开发权,建立稳定的海外资源供应渠道和基地,从源头上消除价格波动的影响,保证大宗商品的安全供应,以打破跨国公司对资源和价格的垄断,打破经济长远发展的能源资源瓶颈约束。为此,应积极开展国际资源竞争与合作,加快实施“走出去”资源战略。不仅要鼓励大企业“走出去”,更要鼓励中小企业“走出去”。在海外收购资源时,中国企业可以考虑建立财团式的投资团体,特别是获得东道国财团的支持,以改变东道国态度,减少交易风险,提高成功几率。

四是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通过增强汇率弹性、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丰富汇率风险管理工具、渐进式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适度的人民币升值将有助于舒缓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

以上就是我代表中心课题组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hanfn] 标签:国际铁矿石 铁矿石供应 铁矿石资源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