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政策解读:十二·五规划分论坛实录

2011年04月15日 13:20
来源:凤凰网财经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凤凰网财经讯 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于4月14-16日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凤凰网财经全程进行报道。以下为“政策解读:十二.五规划”分论坛会议实录:

主持人:《财经》执行主编何刚

何刚:各位朋友,非常高兴受博鳌亚洲论坛的委托,主持这一场非常重要的讨论会。我是来自《财经》杂志的何刚。这场讨论会的重点是政策解读“十二五”规划。我们知道今年是中国 “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过去的岁月里面,每一次的五年计划更多的受到国内各方面的关注,因为它涉及到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从最近几届开始,中国每一次重要的政策和规划都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十二五”规划不仅仅是关系到中国的13亿人,而且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我们看到中国在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之后,下一步的发展面临着各种挑战,在全球经济的进程当中,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何面对能源、资源的约束,如何规划未来重要的改革和突破?如何在行业和经济结构调整当中占取先机?我们今天非常荣幸的邀请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以及三位嘉宾,他们是:

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劳伦斯·小格林伍德先生;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中国国际事务中心主任Barry NAUGHTON;

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先生。

首先热烈欢迎四位嘉宾的入场。

何刚:我们主场谈 “十二五”规划,我全程用中文沟通更好一些,在座的各位外国朋友可以听同声传译。我们的讨论是这样的,首先请张平先生做20分钟的主旨演讲,集中阐述中国 “十二五”规划的方向,然后有请三位讨论嘉宾分别对张主任的阐述进行反馈和独立的点评,然后我们对前面收集的各方面的问题请嘉宾阐述和讨论,如果时间来不及,我们可能无法开放现场的讨论,之前我们在腾讯微博上收集了很多问题,应该非常具有代表性。首先有请张平主任做“十二五”规划主旨演讲。

张平:尊敬的主持人何刚先生,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与大家一起就中国“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进行沟通和交流。这里我先就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介绍一些情况,也谈一些看法。中国第十一届全会通过了“十二五”规划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纲要强调中国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政策取向,明确了需要紧紧围绕并着力推进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是时代的要求,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无论是解决社会中的矛盾,还是解决新问题,都是依靠发展。在中国发展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特征。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成为制约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要障碍。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不断地破解发展的难题,才能应对已经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张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社会领域的重要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必须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个领域,做到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

各位朋友,为了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一是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国际经验表明立足内需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充分挖掘和释放国内需求的巨大潜力既是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支撑经济长期平稳发展的基本方针和立足点。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未来五年中国将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在建立扩大需求长效机制上下更大的功夫。中国占有世界20%的人口,加强社会经济发展薄弱环境的建设,都将为扩大消费需求提供巨大的空间。为挖掘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潜力,中国政府将综合、多措并举,实施就业优先讨论,采取劳动者自由择业,政府推动就业的方式,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的规模,规划提出的目标是五年在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转移农村的达到4000万人以上。

张平:积极发展新型消费业态,促进文化、旅游、健身、养老等消费,拓展心理消费领域。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五年内使中国的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由目前的47.5%提高到51.5%。加强市场流通体系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逐步使中国国内市场的总规模能够位居世界的前列。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提高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需求的供给能力,还是积极的推进工业化、城镇化,都需要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要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促进投资的合理增长。

一方面进一步明确界定政府投资的范围,投资的重点是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水利设施的建设,农业或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教育卫生等社会领域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国际创新、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等社会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另一方面,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投资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各个领域,要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更多的需求。

二是加快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创新能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国际需求结构调整或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化的必然要求。目前,全球需求结构面临深刻的调整,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将对中国部分面向外需的生产能力带来压力或挑战。迫切需要我们主动适应国际需求结构变化,加快结构调整。

从国内来看,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这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症结。当前,我国又处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阶段,城乡居民对消费产品的质量和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也迫切地需要我们加快推进产业的升级,提供质量更好、更能够满足群众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未来五年,中国将适应国内外需求结构变化的趋势,把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地结合起来,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使中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亿吨以上。积极推进国际,建材、轻工、纺织重点结构的调整,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促进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融合,尽快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张平: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力争在五年内使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在国民经济中能够提高4个百分点,2015年达到 47%左右。与此同时,要积极地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革,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海洋经济的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既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长期任务,也是未来五年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我们将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优先的位置,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产业的有序转移。在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在广袤的中西部地区培育、壮大一批新的增长极,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梯次拓展。

张平:三是着力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体系。这是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将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内在统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机结合,把解决好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完善制度和增加投入两个方面强化保障措施,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未来的五年,中国将把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共享发展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增加财政投入,强化绩效考核,提高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增强多层次的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实施改善民生行动计划,在公共教育、就业服务、医疗发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统筹建设一批重大的民生工程,加快建设收入分配格局,健全措施分配和再分配调解体系,合理调节国家、个人、企业之间的平衡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保障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的增长和劳动生产力提高同步。未来五年,城乡居民年实际的收入增长达到7%以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国范围的全覆盖。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医保基金的服务水平。

切实开展对孤残儿童、孤残老人的支持和帮扶,进一步减少贫困人口。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保障体系,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

四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这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未来五年,中国将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全面落实节约优先战略,节水、节地、节材,节约各类资源,构建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减缓和适应并重,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大幅度的降低能源消耗的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强度。到2015年,但是国家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程度比2010年降低16% 和17%,积极开展国际的交流与合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共同行动、做出贡献。

要加强资源的节约和管理,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抓好重点领域的节能。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力争使资源的产出率五年能够提高15%左右。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四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积极控制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城市的环境治理,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要建立水利和防灾减灾的建设,在推进大江大河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重要的支流、湖泊的治理,增强水资源的配置能力和防灾减灾的能力。

五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实施互利共盈的开放战略。中国能够取得现在这样的发展城市,靠的是改革开放,“十二五”规划期间要实现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改革开放依然是推动力。未来五年中国更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围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大共建的力度,努力实现体制改革的新突破。

一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题,一方面大力推进国有经济的调整,加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和机制,另一方面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降低准入门槛,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服务指导,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二是深化价格和环保收入的价格,推进电价和水价的改革,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提高排污费的征收率。建立健全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生态成本的资源型产品形成机制。

三是加快财税金融体制的改革,完善财政转移制度,推进资源税改革。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幅度汇率制度。加强金融监管,构建组织多元,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

张平: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已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对外开放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继续寻求和扩大同世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实现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角度和深度,协调推动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积极扩大进口,提升进口的综合效益,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改善贸易收支的状况。创新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方式,优化投资者的软环境,引导外资更多地投资向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和现代服务业。引导更多的海外资金向中西部地区投资,加强境外投资的服务。

各位朋友,中国的发展是开放包容的发展,是互利共赢的发展,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拥有巨大的市场容量、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的产业配套能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跨国公司理想的投资场所,也为世界各国的企业家提供商机。我们欢迎各位参加中国“十二五”规划期间的发展,共享中国繁荣发展的机遇和成果,谢谢各位。

何刚:非常感谢张主任的精彩演讲,我们知道发改委在中国政府和国家的管理当中角色非常特殊,张主任刚才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比较前面的阐述了“十二五”规划的核心能够。我总结下来是几个点,关键是发展,坚持科学发展,消除发展障碍,转变发展方式,同时详细阐述了五个方面的重点,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促低碳、推改革。非常全面,涉及到很多内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发改委“十二五”规划纲要,更加详细和具体。

我们注意到今天这个话题引起了非常多的关注,场内和腾讯微博场外的提问都非常踊跃。接下来按照我们的议程安排,我想把发言和讨论的机会请三位讨论嘉宾。首先有请小格林伍德先生,他是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长期负责东亚的规划和发展,和中国政府尤其是发改委有非常紧密的沟通。站在亚洲开发银行的角度如何看待和评价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如果给我们一些更好地建议和反馈?有请小格林伍德先生。

小格林伍德:非常感谢何先生。首先我想衷心的感谢周文重秘书长和他的团队对我们的热情款待以及高效的会务组织和安排。亚洲开发银行非常荣幸和发改委进行大量的合作,也参与到“十二五”初期规划当中,整个 “十二五”规划起草过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动员、调动了数量极多的专家,既有国内的专家,也有国际的专家,进行了敏感问题的辩论,而且整个过程非常复杂。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到征求企业、学术界和媒体的意见,在方方面面都建立起了共识。从亚洲开发银行来说,我们学习到很多东西,会放在亚洲开发银行之后的管理当中。

小格林伍德:根据“十二五”规划,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会发生变化,发展当中谈到三个方面的失衡,我们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首先是社会不平衡,二是收入不均等,既有区域之间的,也有城乡之间的差异,比如说城市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差距,还有环保失衡的现象。而且在过去20年快速发展当中,我们不幸地看到环境恶化的情况。我们看到高能耗的产业、高污染的产业,特别是重工业从 90年代后期进一步崛起,使得环境的恶化和退化在某一种程度上加剧。

刚才张主任讲得非常好,谈到了宏观经济失衡的现象,中国的消费过低,而且公共服务投资不足。比方说医疗和教育,而资本密集型的增长对于推动财税收入来说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在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方面并不是非常有效,这也是一种失衡。同时,张主任也谈到用几种方法解决这种失衡,首先是转变增长模式,大力发展服务业,大力促进创新,张主任讲得非常好,而且为增加服务业,就是把服务业在GDP当中的比重再增加4%,这是雄心勃勃的目标,我们深受鼓舞。同时设定了雄心勃勃的创新目标,进一步增大对于研发的投入,以及大力促进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解决到社会失衡,张主任提到进一步提高中国人民的收入水平,新增 4500万个就业机会,这和大力发展服务业的举措密切相关,因为服务业创造就业了能力非常强。在增强城乡居民的方面也谈到要进一步提升生产率,张主任谈到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系统,提供更多的保障住房,环保方面中国政府也设立了雄心勃勃的目标,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和能源强度,减少能耗,并且设立了更高的控制水污染的目标。我们看到进一步的细化和实施方案在发改委的指导下进一步成型,在这里我主要想回应五点,我认为这五点在实施“十二五”规划当中非常重要。

小格林伍德:首先,大力发展服务业是非常重要的要求,要打破一系列的准入障碍,允许外资进入到更多的行业当中,刚才张主任谈到几个行业,几个行业在考虑允许外商直接投入的进入了,我们认为批发和零售行业的管制非常重要,批发业和零售业是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产业,随着中国快速的城市化,零售产业是创造机会的大户。还有供应链和物流也是中国服务业有很大增加潜力的两个领域。

第二,刚才张主任谈到了要进一步促进非国有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因为中小型企业现在已经占到中国新增就业率的65%以及80%的创新。接下来是资本市场的发展,特别是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改革,要提高融资的效率,中国公司的债券市场已经起飞了,但仍然在初期发展阶段,我们需要支持中国公司债市场与市场接轨,就中国的服务业发展而言,我们要进一步鼓励创投基金的发展,我们要有一个更加稳定的股市。

第三,社会非公有的资金投入,中国社保基金占到中国投入的38%,但是有同样收入水平的国家向医疗、教育的投入占到整个投入的50-52%,中国只有 38%,中国需要进一步提升对这些领域的投资,才能确保增长。

第四,减少能源和碳排放的强度,需要进一步调整自然资源定价水平,现在中国能源和水价不是自由定价策略,中国要进行市场定价的改革。考虑到环境增长的重要性,我们提一个建议,征收一定水平的煤炭税,从而促进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且投入到可再生能源当中,这是非常精彩的规划,也谈到了中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局限条件,提出了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当然还要采取大刀阔斧的行动实施计划,我们希望与中国政府进一步开展合作,尽我们所能发挥支持作用。

何刚:感谢小格林伍德的观点,他提出了几点失衡也提出了几点建议,我不知道张主任有没有一个迅速的反馈?对于小格林伍德先生提出的建议和评价有没有一个简要的反馈?

张平:我非常感谢行长先生提出的建议,我也借这个机会感谢国外朋友在我们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正如刚才行长先生所说,“十二五”规划不仅仅是在我们国内广泛的征求意见,而且许多国外的一些机构也参与进来,包括我们一些重点的重大问题委托给亚行研究,委托给世界银行研究。所以,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委托了国内外70多家机构,对40多个重点问题进行研究,并形成了50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这里面包括亚洲银行的参与、世界银行的参与,借这个机会表示一下谢意。

刚才行长对“十二五”的发展提出五点建议,我认为这些建议都是建设性的,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过去改革开放取得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举世公认人,但我们无须讳言,在发展过程当中形成了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伴随发展的变化,在前进进程中出现新矛盾、新挑战,突出的表现我在演讲的时候说到,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不平衡包括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城乡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包括社会事业的发展不协调问题;不可持续突出的问题是资源环境的约束进一步加大。所以刚才行长先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和建议,针对我们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曝露的这些矛盾,我觉得都非常的有针对性。包括服务业发展的问题,非公有制经济扩大市场准入的问题,发展资本市场的问题,进一步保护环境,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寻求和确定资源型产品价格方面的作用,以及节约扩大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投资的问题。所以,我想这一些问题在“十二五”进程中间我们会逐步加以解决,我们经过“十二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在科学发展的高度上能够走得又快又好,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同时我们愿意继续和亚行就一些重要的问题深入进行研究。

[13:59:26] 何刚:谢谢张主任的反馈,就像张主任和小格林伍德说的,中国的发展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事情,中国的发展规划需要群策群力。刚才讲到我们有很多学者、观者和国际组织的人参与到“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建议和反馈当中,在休息室的时候可以与来自加州大学Barry NAUGHTON教授谈到,他对比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的不同,他从独立学者的角度提出“十二五”规划的反馈,有请Barry NAUGHTON教授。

Barry NAUGHTON:非常感谢,尽管您这么介绍我,我想说尽管这是“十二五”规划,但这是第二个现代规划,也就是说第二个规划真正开始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中等收入的国家,作为正在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现在在此之前摆脱了很多低收入国家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但是中国仍然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我想,刚才张平主任和发改委应该得到我们的赞赏,因为他们规划的进程是一种全新的方式。所以,特别是能够解决中国复杂的问题,这种规划是传统意义上的规划无法比拟的。同时我也想说,我同意刚才小格林伍德提到的具体话语和观点,提出五项执行的建议,真的非常棒,而且由此所产生的短期政策议程对于中国政府和发改委来说,同样也是很好的。刚才小格林伍德先生已经描述等很好,所以我在这里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在我看来整场规划两个最重要的问题,当然这两个问题也是最引起国外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这项规划大力推崇了一种全新的转型模式。一种可能会是所谓的议程重新平衡,也就是张主任明确指出的一样,这项规划我们必须消除对国内消费的依赖性,国内消费的增长速度超过GDP的增长速度,至少家庭居民的收入超出整体收入的增长。这方面国内需求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规划当中另外一个重点是升级,这一点在规划当中得到重点强调,我们看到2006年随着中国制定了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以来,我们中国一直强调要把更加先进的技术融入进来,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同时也能够产生新的经济增长引擎,避免中国发生中等收入陷井。我们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提到了要通过新行业避免,这一连也是非常有力的措施,我们必须补充一下两个重点有什么关系,也就是说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和转型战略当中有什么样的关系。首先,是否可兼容?可融合。本质上绝对可以兼容和融合,为什么?这完全是因为随着中国消费者进一步扩大需求,我们看到现在在全球中国市场已经成为推动很多新型技术创新出现的主要推动力。我们看到在经济学发展的历史上,一个主要的市场不断地推动创新的发展,这个非常重要,现在中国就发挥着这样的作用,中国的企业在市场上,可以更好地贴切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可以在竞争当中引领竞争,这是可以融合的。同时存在一些区别和相互之间的差异,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中国的消费市场之所以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是因为中国的发展政策存在偏见。当然,正因为存在着这种偏见,强调一方面的问题,中国经济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里所指的是对资源进行大量的依赖,从而创造了世界顶级的公司。

Barry NAUGHTON:但是如果往前看,我们觉得中国的消费市场是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减少,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偏向。也就是说在各个系统当中包括监管和外贸方面都要这样做,因为中国人民的购买力仍然是最大的,仍然是有待挖掘的。如果我们看一下自然资源定价,显然我们需要走向市场定价的趋势,但我们需要意识到在短期,因为绝大多数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由国有企业提供,因此定价改革的影响就会使得收入的分配完完全全朝着我们所希望的相反方向走,这也是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规定,这也是完全正确的。一方面要完成转型,另一方面要提高操作的壁垒,改变福祉、福利和税收的系统,确保资金流入家庭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十二五”规划规划的目标。

另外我想提一点,两个不同的目标之间存在冲突,但冲突也会带来积极,冲突是积极的,冲突和差异可以推动中国取得持续的进步。我们看到有战略意义的新兴行业,全球的人民都把眼光投向中国,想看中国如何发展新型行业。在七个战略性产业当中有30多个次行业,包括海洋行业等等,所以在这些规划当中,这方面的规模很多,你必须要改变发展战略才能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除此之外,中国很多省份都在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行业的目标,这意味着有上百个新的行业正得到了规划的鼓励和激励。当然,这是完全正确的,刚才我提到了中国是一个大国家,什么都是大的,创业者精神作为一个因素能够推动新创业家的出现,同时我们要充分的意识到,我们必须要有退出机制,我们不知道这些公司当中有多少会成功。我想指出对于下一个中国的成功而言,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机制,只有这样这些项目才能获得成功,只有这样赢家才能够进一步的扩张,输家才会排离出去,不会影响过多的资源,这个规划非常好,让我们拭目以待。

何刚:Barry NAUGHTON从学者的角度谈到了新视野,他谈到了中国的两种转型,一个是为经济发展不平衡所进行的弥补和调整,二是就经济和产业的转型提出了计划,他关注两种不同转型之间是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同时提到了改革,包括资源价格的改革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业精神。我们知道“十二五”规划,中国的企业界非常关心,中远集团为代表的中国巨型的跨过企业也是在中国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集大成者,最先融入世界参与竞争,并且赢得竞争反过来推动国内的相关产业和经济发展。我相信魏船长比谁都关心“十二五”规划里面提到的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方向,自己所在的行业有没有受到影响,信行业有没有机会?请魏船长给一些点评和反馈。

魏家福:今年一月份我有幸被世界达沃斯论坛作为世界六个联席主义之一,我利用讲台初步解读了中国“十二五”规划,引起了中外参与者的共同兴趣。今年达沃斯年会,中国元素成为一个热点,大家意识到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会推动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刚才我听了张平主任对中国“十二五”规划的解读,我深深感受到是又一次提供一个学习和理解“十二五”规划的好机会。众所周知,中国的发改委是一个特殊的部委,是“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主管部门,所以张平主任解读是最权威性的,那就是为什么今天会场那么多人,连位置都没有,站着也要听。我作为企业家也参与了这个规划在制定过程中的讨论,先学习了一步。我觉得中国“十二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我的理解,从企业的角度,恐怕有几个方面与大家共享。

一、进出口贸易的转型方面。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外贸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发展和世界贸易成长的重要力量,中国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还存在着进出口的不平衡问题,贸易结构的不合理问题,它影响了持续的发展。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外贸的冲击表面上是增长速度的冲击,我认为是外贸发展方式的冲击。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的内需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将会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消费大国,中国进口增长逐步加快。举一个例子,一般金鸡独进出口总之达到2003亿美元,出口399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6.5%,而进口406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2.6%,进口增速大于出口增速,一季度中国的外贸出现了10.2亿美言的逆差,这是很多年来的第一次。过去发达国家老埋怨中国出口多,顺差,现在中国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平衡进出口的问题,终于看到了一季度中国变成了进出口贸易的逆差国,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稳定。最后几年中国海运需求的贡献不仅表现在能源、资源的进口方面,还会体现在制成品的进口增长。前不久我们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对美国的国事访问,签订了450亿美元的大单,除了100亿美元的波音飞机之后,其350亿美元的高科技设备使美国的出口迅速增长,增加了美国就业机会,使过去海运往返不平衡的局面得到了改善。另外,中国还在发展节能环境低碳经济,将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国际的绿色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其次,对“十二五”规划的理解是利用外资和走出去方面,过去30年中国利用外资发展经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增长很起到积极作用,“十二五”期间,中国利用外资和走出去并重发展,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拓展经济空间,不断地提升国际竞争力和促进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国今年实现了中国·东盟的自由贸易区,建立了有19亿消费者,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今天早上各位都听到了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发表主旨演讲中提到,2010年中国亚洲贸易实现了9000多亿美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发生了很大的作用。在市场的相容性和互补性方面,拉美地区成为了中国的投资点,2009年中国对拉蒙投资达到73亿美元,同比增长一倍,中国在拉美地区的投资总量占到了中国在海外投资的13%,同时也成为中国企业商贸投资的主要市场。当然,还有一个引入注目的跨区域合作,也就是昨天刚刚结束的金砖五国的领导人会晤,使世界发展的新型经济体的发展进一步的促进,必然会带来相关国家的双边、多边的贸易增长和海运需求。

三、调整扩大内贸、内需方面。中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从供给方面来看,国家制定供给潜力巨大,劳动力供求关系虽然发生变化,资源的总量依然是丰富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供给能力大大加强,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同时,高素质的中国人力资源的优势进一步形成。从需求来看城乡差别、地区差别,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较大的空间,特别是城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中国提出到2020年巩固外贸大国的定位,到2030年逐步实现贸易强国的目标,中国的人口众多,消费量较大,在搞活流通的促进下,国内贸易有可能率先实现贸易强国的目标。2010年中国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预计超过2万亿美元,与进出口差距不大了,“十二五”期间运输需求不断增加,为世界的航运企业推动航海运输和内陆服务提供了空间。

魏家福:从2000年至2009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量达到了3.83万亿美元,中国经济的增量对于世界贡献率已经达到了15%,中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十二五”规划贯彻落实使我们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将处在重要的经济转型时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全面持续平衡的发展,这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大的发展动力。我可以告诉发达国家的投资者们,这个时期是你们到中国来进行西部大开发、内地再投资最好的时机,你可以通过对中国内地的投资分享中国的红利。我们对此充满信心,我认为这也是中国“十二五”规划传递给世界一个最重要的信息,谢谢大家。

何刚:非常精彩,船长就是船长,充满激情,劈风斩浪。我们知道中远过去是油船空着出去,满着回来,干散货和集装箱满着出去,空着回来,“十二五”规划平衡问题解决以后,干散货和集装箱将满着出去,满着回来。刚才Barry教授和魏船长对中国“十二五”规划都有自己的看法,张主任对他们的阐述有何反馈?

张平:刚才教授先生和总裁先生对“十二五”的认识和解读,我认为都是非常深刻的,对于我们参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部门来说,我感觉到他们在许多的方面有如此深刻的认识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或者说讲一句笑话,他甚至理解得比我还要深刻。教授先生提出了两个非常深刻的问题,一个是扩大内需的问题,一个是创新的问题,对于“十二五”规划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要把中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特别是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当然,中国扩大内需这是一个长期的方针,我们过去也是这样做的,今后还仍然要这样做。为了扩大国内的需求,尤其是消费的需求,“十二五”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包括扩大居民消费能力,把就业放在优先的位置,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增加居民的收入,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尤其是增加教育、医疗这些方面的支出,同时还要考虑消费的环境。中国有13亿人口,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所以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使得我们的发展动力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当然,扩大内需并不是说要排斥外需,或者说不需要外需,中国经济已经更深入的融入了全球化的进程。所以,我们一方面要继续扩大内需,建立长效机制,同时也要巩固外需,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张平:对于中国未来市场的规模,我们力争使得它位居世界的前列,当然在扩大消费需求的同时,我们还要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我们许多朋友来到海南,看到这个地方的条件很好,也可能到了北京或者上海,看到那个地方的环境、建筑,各个方面都已经比较先进。但是,区域的不平衡、增长的不平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中西部地区,对于农村我们还有大量的需求,我们还需要继续改善他们的基础设施、基础条件,尤其是与广大的人民群众利益、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我们必须加大力度解决他们实际的困难,当然包括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这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内需。因此,“十二五”规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在需求的结构上,我们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中国的发展有不竭的动力。

创造、创新在过去30年改革开放中,中国的创新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总体上来说我们还是感觉到不够,尤其在当今科技孕育着重大突破,未来的竞争就是科技竞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十二五”规划里面提出了一系列的鼓励创新和科技兴农战略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如果大家可以仔细看一下“十二五”规划,会对创新有进一步的阐述。

何刚:刚刚张主任提到了,因为区域发展不平衡,我们在扩大内需的同时也要促进科技的发展。小格林伍德您有什么反馈?您认为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既扩大消费,又保持经济速度持续的增长是合理的吗?

张平:不是高速的增长,而是合理的投资规模,尤其是要优化投资结构,使得投资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小格林伍德:刚才张主任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必须要看一下消费和投资之间的平衡和协调,目前消费水平太低了,刚才张主任在他的谈话当中已经提到了,所以我们必须要进一步提高消费在GDP当中的比重,并不是说政府应该停止公众投资,或者企业应该投资,我们要将重点从具体的公路和其他的基础设施转为公众服务,应该建一些道路,这也是必要的,政府应该把服务投向医疗和教育。同样的,我们也认为中国不应该放弃自己出口为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因为出口仍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实际上中国应该进一步增加个人收入的实际水平,这样他们可以购买得更多,进口得更多,就像魏船长所说的进口得更多,中国就能够成为增长的引擎,不仅是整个地球,还有全球,同时进一步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共赢的趋势。但我们必须要去谨慎一点,在今年我们看到赤字的数字,实际上是值得关注的,IMF估测中国在未来一年的时间,经常账户的赤字会进一步扩大,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也需要一些彻底的政策改革,是需要一些时间了,中国必须要沿着正确的方向走。我们不要以为经常账户的赤字一夜之间会消失。

何刚:我们还有很多问题腾讯微博墙的问题非常活跃,但第二场的嘉宾已经等候在室外了。这里感谢张平先生、小格林伍德先生、Barry NAUGHTON和激情澎湃的魏船长。非常遗憾大家没有吃到午饭,但希望今天的论坛能够给大家带来精神盛宴。

 

相关专题: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会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zhangyi] 标签:中国 博鳌 何刚 规划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