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讯 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于4月14-16日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凤凰网财经全程进行报道,李若谷表示,中国过渡期应坚持投资消费双轮驱动。
以下为发言实录:
小格林伍德:谢谢邱先生,你的发言谈了很多热点问题,比如金融创新、交通基础设施创新,而且你说了一句话我非常感兴趣,就是台湾使用了很多外国技术。并且使得自己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另外我们一位讨论嘉宾是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李若谷先生是中国派到亚行的执行董事,李若谷行长不作为我们执行董事很遗憾,但是现在他担任了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能够解决中国更多的问题。
李若谷:感谢主持人,感谢邱先生,首先使用了中文,让我可以用中文演讲。我是提倡人民币国际化最早的那部分人,现在我也是提倡中文国际化最早的一部分人。我向达沃斯已经提出建议,让他以后用英语和中文进行平行辩论,据说今年已经尝试。我讲三个问题,亚洲发展问题非常简单的回顾和总结。第二,简单谈谈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四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最后总结一下什么是规避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则。
李若谷:亚洲经济发展的很快,特别是东亚经济体发展非常快。都是在20、30年时间里从低收入群体进入了中等收入群体。以中国为例,从1980年人均205美元到去年4285美元,用了30年时间进入中等收入。亚洲经济体发展有哪些特点呢?我自己这样总结,一个是比较高效的政府,市场友好型的宏观干预,长期的教育投资,重视家庭、和谐、互利共赢,求同存异的儒家思想文化。特别还有重视储蓄,可以对支撑投资提供很好的基础。经济体系比较健全,经济政策比较开放,市场相对灵活。这是做的简单的总结。
李若谷: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四个主要问题:第一,发展模式。到底是固定还是不固定。再好的模式也是要变化。人均收入1万和人均收入2000、100元的时候,它的发展模式不一样,因此要不断改变发展模式,但是一些好的东西不能变,比如开放的思想、不断改革的思想不能变。第二个是到底是用投资驱动还是消费驱动。现在大家更重视提到很多消费驱动,现在中国情况是什么呢?是你想消费驱动缺乏基础。2010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100人民币,农村可支配人均收入5919元人民币,在这个水平上用消费推动恐怕难以达到目的。因此投资的作用不能忽视。特别是如果看看日本、韩国发展历程,他们都是长期投资率保持在30%以上,所以比较快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模式。中国有13亿人口,因此中国过渡时期可能更长一些,因此要坚持投资和消费双轮驱动,不能过份地放弃投资。第三个问题,是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升级,肯定要不断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转移。日本1960年到1970年第三产业才从51%提高到62%,中国人比较多,地比较大,发展相对落后,因此转型时间可能需要更长。发达国家从低端制造业迅速转向高端制造业,然后把一些低端制造业转移出发达国家,然后造成产业空心化,所以才最近奥巴马政府提出再工业化问题。所以发达国家经验并不成功。所以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并不能盲目学习很快从劳动密集型转到资本密集型,而更应该用高新技术改造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它既是劳动密集型,也能是技术密集型。
李若谷:最后一个问题?重视结果平等还是机会平等,我觉得包容性发展应该强调机会平等,而不是过度强调结果平等。中国政府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尽量减少收入差距扩大,这是对的。但是不能忽视了如果太早注意结果平等,那可能对经济发展不是推动而是滞后了。西方发展了很多福利社会,福利社会看来不是一个福利政策,现在它的财政不堪负担,我觉得中国有必要小心。最后,什么样的原则是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呢?我自己总结,亚洲国家包括其他国家应该要相同的方向,不同的道路。就是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这件事情,但是道路却是不一定非得一样,要根据各个国家不同的情况创造自己、适合自己发展的,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道路。全球化、和平发展、合作是发展的主要趋势,新的世界文明正在形成。过去400年主要是西方文明起主导作用,我认为这个历史已经过去,新的世界文明建立在亚洲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基础上新的世界文明正在形成,这就是求同存异,互利共赢,而不是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谢谢大家!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