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秦晓: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供给而非需求

2011年03月06日 19:54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凤凰卫视3月6日《财经点对点》节目播出“秦晓: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供给而非需求”,以下为文字实录:

曾瀞漪:另外在劳动(生产)率的红利方面,是个什么样的看法呢?

秦晓:因为我们长期喜欢用(唐斯 音)模型,就是需求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实际上它是一个(唐斯 音)模型,我们现在更应该回到索罗修正过的生产函数模型,决定生产进步,社会进步是一个供给,不是需求。因为需求是无限的,供给是在有限的责任下配置的,供给从一开始的模型叫(英文),比较关注的是资本,当然有劳动力和土地。

索罗的贡献,获得诺贝尔奖的贡献,就是他认为(全要素)生产率,那就是技术和人力资源,这是最终决定的方向,如果我们有足够大的市场,我讲的规模红利,就没有人去关注这个事,因为没有危机,没有压力,没有约束,没有人愿意去创新改革。

如果我们碰到了这个约束,我想无论外部有这个约束,我们内部也应该意识到,我们应该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上下功夫,比如我们的能耗、财耗依然是非常高,可能是发达国家的小十倍以上的,这是反映的既有水平。

比如我们的人力资源开发成果,还有很大的潜力,当然近几年教育普及了、提高了会有帮助,但是还是有很大的潜力,我讲政府的功能是制度方面的,劳动生产率主要表现在技术和人力资源。

曾瀞漪:如果是这样,您也赞同每五年来做一个调整或者一个目标的设定,你也觉得未来30年的战略也是很重要,那你觉得这五年的设定,或者说你觉得有什么样的补充,在这五年的规划当中,你有一些什么样的补充吗?

秦晓:我想第一个老问题就是经济发展增长模式的转变。

曾瀞漪:这个是最重要的?

秦晓:这个我们已经谈了大概至少20年了,也没有根本解决。我想根本还是怎么看待政府的功能,我想在改革的初期,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说我们市场不发育,需要政府来做一些事情。

当时我讲到发展经济也是这么看的,因为一些基础设施投资,是跨越的,私人资本没有这个力量,需要政府来做,以后有东亚模式,东亚模式也是一个强政府的模式,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东亚模式实际上是被他们告别的东亚模式,因为这种不信任的问题,因为政府去配置资源会有很多误导,然后会产生官商勾结,社会不均,会有很多保护政策。曾经日本有很多企业很大,最后证明是并没有那么强的竞争力。

这些问题我们是不是能够从中得出教训来,我们是不是从30年的发展中也得出一个好的经验来,从这里看到一个未来发展的转向。目前缺乏共识,目前有些人认为我们这个制度好,我们制度有效率,我们有举国体制,我们可以集中量办大事。

我想这是需要大家进一步讨论的,到底我们现在是要强化一个大政府,一个强势政府,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府,一个以推动GDP发展为中心的政府,还是需要变成一个以提供公共产品为主要目前的政府。还有维护法制、社会信用,重点解决社会公平公正问题的政府,这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如果这个问题讨论不清楚,我想我们的字面上说的转型,是转不过来的。

 

相关专题:财经点对点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秦晓 供给 因素 需求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