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抓住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战略机遇期

2010年12月03日 14:27《中国改革》 】 【打印共有评论0

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固然反映出其危机深重,积重难返,也体现出其调整国内经济结构的艰苦努力。我们绝不可因自己仍保持着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而盲目乐观。中国要抓住全球经济格局转变的战略机遇,必须痛下决心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李扬

我们的议题是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在我看来,讨论经济新格局,首先必须认真分析经济的旧格局;必须深刻认识它的要害及其主要表现,并理解它何以是不可持续的。

我以为,所谓经济旧格局,指的就是全球经济失衡。在全球化的条件下,这种失衡不仅表现为多数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而且等价地意味着世界各国国内经济结构均存在严重失衡。

粗略地勾画,这个世界可分别为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两组国家,它们各自的国内经济结构均存在扭曲,而且互为“镜像”。在发达经济体一方,我们看到的是微观经济主体的过度消费和过度负债,是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的过度发展,是金融领域的过度杠杆化,是日趋严重的财政赤字和包括社会福利在内的社会消费性支出的过快增长;在新兴经济体一方,我们看到的则是过低的消费和过高的储蓄率,是服务业的低水平发展,是金融业的落后,是社会性消费支出的缓慢增长。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在“互通有无”的范围内,这种状况具有可持续性。然而,一旦实体经济层面的失衡长期持续且愈演愈烈,失衡便会演变为危机,并需要谋求新路予以“再平衡”。

全球经济的旧格局是由上世纪80年代下半叶以来一系列重大变革造成的。由于前苏联东欧国家以及广大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逐步发展并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世界产生了一波由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全球化浪潮。这一浪潮导致全球分工体系发生重大变化,其基本格局是: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作为全球经济体系的“核心”,主要发展高附加值的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同时致力于“制造”并向其他国家输出各类的“规则”、“标准”和“秩序”;另一方面,作为全球经济体系的“外围”,广大新兴经济体则主要依赖低廉的劳动成本,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从事传统的制造业,并被动地接受各种冠以“国际惯例”、“最佳实践”等基于发达经济体之实践和价值标准之上的规则、标准和秩序。

亚洲金融危机之前,旧格局下的全球经济失衡,在规模上还不甚显著,因而尚可通过各国间的协调予以调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全面兴起,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日趋恶化。为了平衡缺口,就有了核心国家日益依赖各种金融服务乃至直接用国际储备货币来与外围国家的制造业产品相交换的情形。我以为,这是经济旧格局不能持续的主要原因。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动荡和摩擦,失衡终于酿成全面危机。

随着新兴经济体在全球产出中的增量贡献继续超过发达经济体,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完全由发达经济体主导的旧发展模式正在逐渐弱化。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全球经济的新格局开始酝酿。

显然,走向经济新格局,意味着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必须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个过程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因而,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过程就有了长期性。

这种状况清楚地说明:中国确实处于仍然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这个机遇期的基本趋势,就是在此盈彼缩的过程中,新兴经济体将逐渐发挥引领全球发展的作用。中国要想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过去的发展对旧格局的依赖性以及这种依赖的不可持续性,从而痛下决心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在全球经济格局转型过程中赢得先机。

相关专题:

凤凰网财新传媒合作专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热点推荐: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huangshuo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