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研究员:一些地方赶农民上楼,造城镇化假象(2)
“让贫困者有工作才是脱贫之道”
新京报:造血式扶贫如何让贫困地区产生造血功能?
林嘉騋:贫困地区通过产业扶贫来脱贫,不是简单送钱。国家层面进行的财政支付方式,最多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要真正富起来,还是要靠自己的双手。
发展产业不一定是发展工业,也可进行农业产业化,发展旅游业。很多地方抱怨没有资源,但西北有个叫张贤亮的人,他以“出卖荒凉”出名,打包黄土地文化,专门在西北搞了影视城,很多电视影片都是从那里拍出来的。这些资源在当地都有,可以是当地的生态、民俗、宗教以及红色文化。我认为,让贫困地区的农民有工作、有收入才是脱贫的根本之道。
新京报:一些地方尝试移民扶贫,会有什么风险?
林嘉騋:资源匮乏的地方,比如山头几户人家,本身可以利用的资源很少,这些家庭的扶贫就比较困难,经费高,给他们修路、通电、通电话都不划算。这种搬迁式扶贫运作是有技巧的,需跟城镇化结合在一起,但不是简单鼓励大部分移民往东部沿海地区迁移。
新京报:城镇化建设是怎样的路径?该如何操作?
林嘉騋:以前叫做城市化,给人误导,所有人都向大城市去打工。国家层面公共资源分配也要向中西部倾斜,进行医疗、教育等体制改革,以后中西部的农民为了治病,就不会千里迢迢来到东部发达区域的医院。
城镇化后,很多农民会失去土地,要利用国家政策,有创业渠道。农民失去土地后,有自己的工作,有谋生本领,稳定民心。所以,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家到中西部投资,与当地资源挂钩。地方政府也应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
“不顾现实条件让农民上山造城”
新京报:在十八大报告中,城镇化被着重提出,你怎么看通过推进城镇化建设来扶贫这种方式?
冯奎:城镇化从总体上来看有利于减轻贫困。但城镇化的发展如果推进方式不恰当,某些方面会加重局部贫困现象。
目前,中国贫富差距十分严重。面积最大、影响人数最多、最为深刻的贫富差距发生在城乡之间,在减轻贫困方面,城镇化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措施。
当然,也不能忽视,城镇化也可能会加重部分人群之间的贫困对比。
新京报:城镇化会加重贫困对比,怎么理解?
冯奎:中国离高度城镇化的状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20年,按年均0.8个百分点的城镇化增长速度,中国每年还要有近千万农民进入城镇,总人数会有2亿多。
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中,会提高进城人口和家庭的收入,城镇化过程就是增大城市人口、减少农村人口的过程,将人口从效率较低的农业部门和农村中吸引到城市,这是减轻贫困最直接的做法。
新京报:具体操作要注意什么?
冯奎:我国的城镇化质量还不高,以前也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很可能因为推进方式不恰当,而导致局部地方的特殊人群返贫。
第一,城镇中形成贫民阶层;第二,农村里留下数千万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口,他们在农村的生活本身就有困难,如果再遇上自然灾害、疾病,会重新陷入贫困;
第三,大量农民工在城市里就业,却没有享受城市公共服务,没有取得城市户籍。他们很容易受到经济波动影响而失业,加上各种社会保障不齐全,原来的经济基础又比较差,重新陷入贫困。
新京报:通过城镇化解决或改善贫困问题,是否存在一些误区?
冯奎:目前,很多人在思想认识上对城镇化作用理解不透。
第一,一些地方迫切提高地方的城镇化率,赶农民上楼,通过整理土地的办法将农民集中起来居住,短时间内造成城镇化假象。由于没有产业支撑,新的就业机会没有形成,一些地方出现经济发展停滞,不稳定现象。
第二,不顾现实条件推动城镇化。比如有地方大张旗鼓地提出“城镇上山”,需要生态保护的地方,禁止开发的地区采取了削山头,要求农民上山造城,实际上破坏了小区域的自然地理生态。因为生态破坏导致频发灾害,容易重新陷入贫困。
“城里的农民或成新贫困人口”
新京报: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差,就业压力也大,该如何解决?
冯奎:一方面有序推进城镇化;其次,政府不能撒手不管,要对他们进行就业能力的培训提高;再次,创造一些条件,培育一些适合他们搬迁移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要求不太高的产业,比如小型工艺品等产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问题。
新京报:如何看待城镇化中出现的新贫困现象?
冯奎:城镇化中的新贫困现象不是传统的农村扶贫问题。目前,城镇化率名义上较高,达到51.27%,但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人群中,有大约2亿多农民工,他们在城市并不享受完全的社会公共服务,收入也比从事相同劳动的其他城市居民要少40%-10%。这部分人大约有17%。
新的贫困人口可能有一部分出在“城市里的农民”身上。每年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按1000万人计算,其中估计70%-80%属于贫困人口。从这个意义上,乡村的贫困人口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城市中去了。
新京报:城镇化意味着什么?
冯奎:城镇化实际上是一个过程,身份意义上获得城市户籍,经济意义是从事着非农就业,从长远来说,城镇化包括城市融入,就业方面获得稳定的就业能力。从保障上,获得城市市民应有的社会保障。从心理上,社会要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当中去。
进入城镇后,农民工从流动状态变成相对固定状态。一段时间,主要问题是要有住房;长远来看,需要就业;更长远来看,要能融入城市生活中去。城镇化不是单一方面,要有很长的过程。
12 |
相关专题:321国道:城镇化在路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 单日流入资金最多个股
- 明星分析师荐股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