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出现“电荒”现象。浙江、湖南、江西、重庆、贵州等地均不同程度的呈现用电紧张态势,各地相继采取限电和让电措施。 用电淡季缘何缺电?频繁发生的电荒,其根本原因何在? [网友评论]
煤炭订货会规定,电煤合同需要有资质的电厂与国有煤矿直接签署,但煤炭交易商表示他可以借助电厂内部关系,“需要煤的数量完全可以签在电厂订购合同里。”[详细]
山西阳煤集团5500大卡电煤车板价涨到610元/吨。5月11日秦皇岛港各煤种价格每吨均上涨5元,当日环渤海地区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综合报价达820元/吨。电煤与市场煤差价达到210元/吨。[详细]
“因为煤价差额巨大,很多已签合同的电煤最终进入了市场,而不是到了发电企业手中,电煤合同履约率就是最好证明。”。电煤倒卖现在是电厂手中最大的资本。[详细]
业内人士指出,电煤被倒卖流入市场,同时电厂存煤不足;电厂为维持生产不得已购入高价市场煤,在错综复杂的电煤局势之下,这一毒瘤为当前发电企业持续亏损埋下“祸根”。[详细]
五大发电集团连续三年累计亏损600多亿元。煤电矛盾始终是制约电力行业盈利能力改善的顽疾,“市场煤,计划电”的现行电力体制迫使电力企业在非市场化的环境下运营。[详细]
国家电网公司在5月23日召开的迎峰度夏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透露,6月份全国将进入用电高峰,预计高峰时段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将达3000万千瓦左右,国内严峻的“电荒”形势进一步恶化。[详细]
国家电监会办公厅副主任俞燕山表示,今年部分地区出现的用电紧张状况,最主要的原因是电价形成机制长期得不到理顺。当前全国发电装机量充足,但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仍处于历史低位。由于电价形成机制不顺,火电企业持续大面积亏损,导致企业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电监会目前监测到的情况显示,大多数中西部企业生产能力由于电煤、价格和资金的问题没有得到发挥,处于停机的状态。[详细]
一季度全国新增火电装机比上年同期足足减少投产268万千瓦。以缺电最严重的浙江为例,今年至今没有新机组投产,2010年新投产的装机容量也只有83万千瓦,而今年初步披露的电力负荷缺口就在200-300万千瓦之间。 火电厂如此“惜产”的背后,一切似乎都指向火电的原料——煤。“煤电博弈的格局才是电荒的本质,从产能看我国并不缺电,但由于煤炭价格过高,煤电联动一直无法在通胀背景下启动,许多电厂关停了部分机组,避免越生产越亏损。” [详细]
国家电网华中公司最新推出的2011年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报告认为,全网电力供需开始出现明显拐点,正由季节性、局部性电力短缺转变为全年、全区域性电力短缺。火电一方面承担发电主力,另一方面又面临长期亏损和投资的持续下降。要实现火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主力作用以缓解电力供应短缺,最终途径还是要推进电价改革,形成合理的电价机制,短期则可采取上调上网电价等办法以疏导煤电矛盾,调动火电企业积极性。 [详细]
发改委要求主要煤炭企业维持煤炭价格稳定,电煤年度合同煤价不能变。在电煤限价,其它煤不限价的情况下,电煤供应的积极性肯定会降低,而煤企供应煤炭的手脚再慢一些,煤炭供应也会出现短缺。
眼下的电力供应偏紧并不是电力企业的生产能力不足造成的,我国的火电发电装机仍处于高位,问题在于火电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了影响。
伴随着煤炭涨价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另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同时出现:煤炭供不应求。这给下游火电行业带来的不仅仅是米贵的难题了,还有无米下锅的尴尬。 不少电力企业已是不堪重负, *ST祥龙内部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发电成本太高,已经放弃自己发电转为向供电网上取电。
“直接原因是电价。但说到底,是个体制性问题。”电力行业一位权威人士对记者说道,“发电企业上游煤炭价格是市场化的,下游电的价格由国家规定,这是个计划和市场的矛盾。”这位权威人士分析:“这几年发电企业利润空间几乎挤压得没有了,很多发电厂职工收入水平都很低,工资只有千把两千块钱一个月,没钱啊,连买煤的钱都没了,怎么发电?”电卖出去之后一般滞后一个月才能结账、买煤。发电越多越亏钱。[详细]
与自然垄断的电网企业相比,火电企业有一肚子的气。我国国际油价不断攀升带来运输成本增加,电煤价格直线上升,而发电企业卖给电网的电价却不变。在发电企业的“上网价”和用户的“销售价”之间的差价,成就了电网的超额利润。今年1月7日,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年度工作会议上宣布,近五年,国家电网累计实现利润1336亿元,资产总额达到21192亿元,增长81.2%,净资产收益率4.87%,提高了2.77%。 [详细]
煤电联动政策始于2004年,其主要内容是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个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便将相应调整电价。 煤电联动主要用来解决“市场煤”和“计划电”之间的矛盾,在20世纪90年逐步放开煤炭市场之后,煤炭价格总体不断上涨,而火电上网电价采取计划定价,并未随燃料成本煤炭而变化,而随着电煤价格的快速上升,火电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在公布煤电联动政策后,国家发改委曾于2005年5月和2006年6月两次实行煤电联动,销售电价共上涨了约5分/度。 但后来煤电联动机制未能再继续实施,在2007年,电煤价格持续上涨,且涨幅超过了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规定的5%,但为了控制通胀,并没有实施煤电价格联动政策。 [详细]
电荒的汹涌来袭恐怕祸不单行,在电荒触动的连锁反应中,油供应的紧俏很可能成为压弯骆驼的又一根稻草。根据一般经验,电力供应紧张时,成品油需求就会骤然放大,尤其是作为煤炭发电原料替代物的柴油。
与火电企业“惜产”一样,生产环节地炼厂的“罢工”也是导致油荒的重要原因。在与居民消费息息相关的终端价格面前,决策层表现出的谨慎态度似乎也显示出另一个信号:或许工业电价还存有上调空间,而对炼化企业的补贴也可能提高。
我国多地出现淡季"电荒"现象。市场将可能再度引发柴油发电需求量大增的情况,加之进入成品需求旺季,各种因素的相互叠加,那么就2011年我国能源类供应处于紧平衡的情况而言,柴油方面的缺口将再度显现。
4月份,内蒙古电力已经与华北电网沟通,要求其对内蒙古电力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此外,华北电网肩负供热任务,对蒙西电力接纳额度一直有限。 杨泓称,2007年内蒙古电力第三条电力外送超高压线路就已经通过了论证,后经国家电网与华北电网协调将通道由超高压改为特高压,并保证在“十一五”期间开工,但这个项目一直拖到现在仍未得到国家的批准 。为了输电通道的建设,国家决策机构须权衡多个利益主体相互间的博弈。 [详细]
“蒙西电网电力供大于求,部分火电装机富余,风电出力受阻。”张德说,“蒙东地区外送能力增加,但由于外送电量增长较小,致使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下降。”他表示,由于省区间电力资源配置办法缺失,省间利益疏导乏力,蒙东外送通道输电能力只发挥不到60%。 而且作为风电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内蒙古风电装机增长迅速。内蒙古能源开发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处处长刘东升表示,仅靠内蒙古就地消化,风电发展十分有限。因此,远距离输送、纳入大电网的规模和进程决定着内蒙古风电发展的速度。 [详细]
远距离输煤成为常态。统计显示,目前山西、陕西、蒙西地区煤炭输出与电力输出的比例为20:1(将跨区跨省的输电量折算成煤炭),华东地区煤炭输入与电力输入的比例为48:1,华中地区煤炭输入与电力输入的比例为13:1。由于运输中间环节多,调控难度大,煤炭输入区的电煤供应十分脆弱,一旦遭遇恶劣天气等突发因素影响,极易造成供需不平衡,煤炭价格失控,同时煤电运紧张局面反复出现,缺煤停机情况频繁发生。
尽管陷入争议,特高压电网在此时成为地方的救命稻草。 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十二五”期间在华北、华中、华东建设特高压同步电网,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无论是送端山西、内蒙,还是受端湖北、江西等省份,特高压成为一种期待。 2009年1月,“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建成,这是我国首条投入商业运行的特高压输电线路。
内地一些地区煤炭丰富,但是由于上网电价低,电厂也亏损严重。所以像陕西这样的煤炭丰富地区,也缺少电煤。火电一方面承担发电主力,另一方面又面临长期亏损和投资的持续下降。电监会总监谭荣尧认为,要实现火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主力作用以缓解电力供应短缺,最终途径还是要推进电价改革,形成合理的电价机制,短期则可采取上调上网电价等办法以疏导煤电矛盾,调动火电企业积极性。[详细]
近日媒体和网民质疑国家电网的声音越来越大,认为电网暴富是电荒的主因,整个电力行业营业收入的65%让电网一刀切走了。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认为,电网公司自身是垄断经营,并缺乏监管,即使公布是利润率,数据也不足信。目前电荒的根本原因在于电力体制改革停滞,问题在于电网垄断阻断了资源配置。 [详细]
五大电力一位高层表示,市场煤价格发改委管不了,但重点合同煤价他们也管不住。煤炭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第一不保证供货,价格一管制,量肯定就下来;第二降低电煤质量,这实际上也等于变相涨价。 “合同仿佛是一个形式。煤炭企业常常不执行合同,即便签订了价格,合同执行过程中价格也会涨。”一位业内专家说:“虽然只是形式,但起码能保证运力,而且即便重点煤涨价也不会涨到市场煤的程度。” 据了解,重点合同煤约占电厂总耗煤量的42%,所以即使管不了重点合同煤价,对于火电企业降低成本也仅是杯水车薪。 [详细]
上调终端电价短期内是消费者支付了三方的争吵成本,从长期看却巩固了垄断,搁置了市场定价体制。[详细]
在电力成为垄断行业情况下,单方面追求市场价格,只能导致用户负担越来越重,垄断行业利益越来越大。 [详细]
包括电荒在内的许多“非典型性”紧缺或繁荣的现象实际上很可能是国家经济增长转型战略的副产品之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