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电荒样本调研:浙江企业借电、迁址、错时开工

2011年06月23日 23:57
来源:理财一周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电荒样本调研:这是2004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浙江企业借电、迁址、错时开工

编者按

电荒,不新鲜。但淡季电荒,是新话题。

夏季电荒,不足为奇。但电力现最大缺口,是新问题。

有人说,电荒若由阶段性问题转化为长期现象,或许能倒逼十几年来成效缓慢的电力改革加快,捋顺煤炭、发电、用电企业的利益,从源头上解决电荒。

对于产品仍跑在生产线上的企业来说,想对策熬过电荒是当务之急。

有人说,中国经济会硬着陆,中小企业贷款将更难。缺少资金和政策扶持的中小企业,用什么熬过电荒?而对于那些订单不缺的大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6月中旬,理财一周报实地调研全国企业大省——浙江的电荒情况,深入了解当地企业如何应对电荒。

理财一周报记者/陈金艳

梅雨送凉意,但仍不减电荒之急。盛夏将至,电荒将再袭全国企业大省——浙江。

“从一季度就开始限制电力负荷,这是自2004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电荒。”杭州下沙开发区汉方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辉向理财一周报记者坦言。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拉闸限电并不罕见,但是此举由往年的7月提前至今年一季度,这让不少企业措手不及。

目前,整个中、东部地区存在3000万-4000万千瓦的电力缺口。但随着夏季来临,这一缺口或将继续扩大,这对用电大户的浙江企业而言,无疑是重重一击。“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后,今年产能开始上来了,但电力供应不足,被动降低产能。”杭州一家国有企业负责人如是表示。

据预计,今年浙江省迎峰度夏期间最大电力缺口为350万千瓦左右,若出现持续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缺口可能扩大到500万千瓦左右。

近7年最严重电荒

今年5月24日,在国家电网召开的迎峰度夏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电网副总经理帅军庆预测:今年是近几年电力供需形势最为紧张的一年,电力缺口总量可能超过历史上最严重的2004年。

当天,国家电监会总监谭荣尧表示,6月份全国将进入用电高峰,预计高峰时段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将达3000万千瓦左右。而帅军庆更是预测,若情况加剧,电力缺口将达到4000万千瓦左右,这一电力缺口,相当于约10个秦山核电基地总装机容量。

在此前缺电最严重的2005年,缺口约为2500万千瓦。

针对今年缺电现象,4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关于切实保障电煤供应稳定电煤价格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保障电煤供应,稳定电煤价格。

该《通知》特别要求,将2011年重点合同电煤价格维持2010年水平不变,并不得以任何形式变相涨价。同时要求各产煤省(区)要妥善处理好煤炭安全生产和稳定供应的关系,加大电煤产运协调力度,不得分割市场、限制煤炭出省。煤炭产运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数量、质量、价格和时间进行交易,对涉煤收费进行认真清理,减轻煤炭企业负担。

即使这样,今年东部地区的缺电现象并未因此缓解。据国家电网浙江公司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浙江一季度被限制用电的企业达到50多万户次。目前浙江已制定严格有序的用电方案,将对高耗能企业进行轮流限电。为了从外面购入足够的电力,浙江每天都在向周围省市及国家电网调电。

浙江不少企业也在夏季来临前提前感受到了“电荒”的威力。汉方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辉告诉记者:“今年的形势比往年严重,应该是自2004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据黄辉介绍,他所在企业属于杭州下沙开发区,由于下沙开发区每年将为杭州贡献超10亿元的税收,因此在用电方面给予了特殊照顾,但从4月起也开始实行“D级”限电措施,即采取“开5停2”的政策,下沙各企业采取轮流停产制度,汉方半导体公司每周三及周四停产两天。而在过去几年,限电通常都是从7月份开始,“D级”限电去年则是从8月份才开始,而今年,不仅一季度就开始,而且从4月份就将限电级别上升至“D级”,这是近几年从未有过的。

与此同时,浙江万丰车业有限公司(下称万丰车业)负责人也称,处于工业园区的企业情况尚算乐观,一些乡镇小企业,甚至已经开始实行“E级”限电措施(开4停3)。而万丰车业由于是当地纳税大户,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铝轮生产基地,与浙江新昌县签署了供电合约,即每天上午8点到下午4点连续供电,但这个时间段内最高负荷由正常水平的17000千瓦,降至目前的13000千瓦,超过负荷将直接拉闸停电。

 

相关专题:中国频遇电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wangft] 标签:电荒 企业 中策 杭州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