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将向何处去
本报记者 明金维
为期两天的二十国集团(G20)第四次峰会6月27日在加拿大多伦多落下帷幕。本次峰会再次确认了G20作为协调国际经济政策主要平台的地位,但与此同时,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最紧迫威胁逐渐消除,G20成员的内部分歧开始浮出水面,同舟共济的意愿有所下降。此时此刻,G20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它将何去何从,不仅将决定G20本身的命运,而且还将对今后若干年世界经济治理架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国际金融危机最危急时刻走上历史前台的G20,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好转,成员开始更多专注各自所关心的问题,从而在多伦多峰会前给外界一种纷争增多的印象。G20成员的复杂性,注定内部利益、诉求的多样性,不仅发达经济体成员与新兴经济体成员在改革国际金融组织、增加代表性和话语权方面存在分歧,而且欧美发达经济体成员之间,在对于如何把握退出战略的力度、确保经济持续复苏方面也存在矛盾。在其他一些关键问题,如加强金融监管、是否征收银行税、强制限定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充足率和杠杆率等问题,各成员国之间也看似矛盾重重。
在危机中结成的“同盟”,随着危机暂时消退,“同盟”内部分歧增多的例子比比皆是。对此,G20必须有着清醒的认识,虽然内部矛盾和分歧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但如果任由这些分歧扩大、升级,G20最终将有可能在内部分成几个阵营,相互制约、相互指责,最终将大幅降低G20的可信度和效率。
G20下一步的发展方向,首先应该着眼于弥合分歧,并超越分歧。毕竟,当前世界经济虽然仍在缓慢复苏,但基础并不牢固,进程也不平衡,特别是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风险上升,对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了新的风险。G20成员在确保世界经济可持续复苏方面,面临共同的挑战,有着共同的利益。认识到这一点,并强调这一点,这对于G20成员弥合分歧非常重要。
要超越分歧的根本出路在于,找到能够为各方接受的基本原则,同时尊重各成员根据各自情况推行具体政策的选择权。比方说,当前,所有G20成员都认为应该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但具体到欧洲国家,它们在目睹希腊遭受债务危机的蹂躏之后,肯定对财政可持续问题非常关注,这也是为什么德国、法国和英国等欧洲大国都在紧缩财政,提前实施退出策略。但欧洲国家必须承认,如果为了削减赤字而牺牲经济增长,最终很可能导致经济二次探底,政府税收下降,财政状况更加恶化。关键是要在当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逐步降低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的水平,又能避免经济再次陷入衰退。
在超越分歧之外,G20还应该对自身机制化做出更多考量。2009年9月下旬的匹兹堡峰会已经确立了G20峰会的机制化,但机制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包括定期举行峰会,还应包括定期举行一系列部长级会议和高官会议,同时也应该把企业界、学术界的立场纳入进来。只有形成一种多层次、全方位的定期磋商机制,G20的机制化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更为重要的是,G20在实现机制化的过程中,必须调整和明确自身定位。此前,在国际金融危机当中,G20成员加强协调,携手应对,G20实际上成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机制。但随着危机逐渐消退,G20的定位应该是将其发展成为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的最重要平台,其宗旨、目标、所涉及的领域,都应该大大扩展。简单来说,G20机制化的最高水平,应该是所有国际性、全球性经济话题都拿到G20框架下来讨论,并在达成相关共识后,为其他国际组织提供参考。
对于G20来说,最应该避免的是内部派系林立,最终纷争不断,议而不决。G20从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一举跃升为全球政府间经济合作的顶级平台,实现了华丽转身。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四次峰会之后,所有G20成员都应该认真考虑,从多伦多出发,G20到底将向何处去的问题。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rob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