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四五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正是紧张的防汛时期。但是今年,由于降水量偏少,湖北、江西、湖南等省份,经受着严重的干旱天气。
“今年降水量明显偏少,虽然上周有一次降雨,但是未能缓解旱情。”湖北省荆州市四湖水文站的一名值班人员告诉记者,“今日洪湖的水位为23.21米,去年同期的水位为24.75米,湖中一些区域水深已经不足1米,水位非常低。”
而四湖中的最大湖泊——长湖也在饱受水位下降的痛苦,据上述人员介绍,昨日长湖的水位为29.31米,为有记录以来的第七低位水位。
干旱正在“吞噬”着长江中下游的湖泊。面对当前的形势,在互联网上,有网民提出“三峡诱发干旱论”,称三峡工程是造成今年长江中下游罕见大旱的罪魁祸首。
针对“三峡诱发干旱论”,也有专家和学者表示,目前尚未有证据支撑“三峡诱发长江干旱论”。
三峡紧急支援
湖泊面积急剧缩小,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一个普遍现象。
由于降水偏少,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江水注入严重不足。5月18日卫星遥感监测显示,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为1326平方公里,为有卫星遥感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小水面。
长江江水的水位也下降明显。记者从水利部的实时监测记录看到,长江主干道的水位均较警戒水位低很多。
根据国家防办统计,截至5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044亿亩。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旱情较为严重。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耕地受旱面积为4535万亩,占全国受旱面积的43.4%。
为了缓解下游旱情,5月20日起,国家防总决定将三峡水库日均下泄流量加大,以抬升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据了解,此次三峡水库补水进程将一直持续到6月10日长江汛期到来之前。
国家防总有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目前三峡水库累计下泄水量170亿立方米,对下游旱情缓解作用明显。
“三峡水库放水对一部分湖泊水位的抬升不会很明显,主要还是补充长江水源。”上述四湖水文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洪湖、长湖等都是在长江的上游,地势比长江高,所以即使长江水位提升,也不能有效地补充到湖泊。”
同样,鄱阳湖的水位也不能被有效补给。“因为鄱阳湖的湖底要高出长江水面,所以一般都是鄱阳湖补给长江,只有在长江水位达到一定的位置,才能给鄱阳湖补给上。”
但是上述人士认为,三峡的放水作用还是明显的。“这样加大了人们从长江取水的力度,减少直接从湖泊的取水,湖泊水量减少速度有所缓解。”
争议三峡
事实上,人们对于三峡工程的争议远没有结束。
有专家指出,在长江水域体系中,鄱阳湖是重要的调节器(水丰则江水入湖,水枯则湖水外泄,通过吞吐为生态提供保障),但由于长江三峡工程的运行,打破了鄱阳湖原有的吞吐规律。吞吐的紊乱,让鄱阳湖及长江中下游流域出现汛时更洪、旱时更干的局面。
也有观点认为,“高峡出平湖,把本该流向下游的水拦截,才导致了气候的紊乱。”
针对这些质疑,长期监测三峡对气候影响状况的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主任刘敏介绍,现在的手段和观测数据还没有依据显示三峡工程引发了长江中下游的旱情。
“本次旱情是一种周期性的气候现象,主要是受到大气环流影响。从监测数据看,大坝建设前建设后对区域气温、湿度的影响也非常微弱。”刘敏说。
刘敏说,受拉尼娜现象影响,西北气流占据主导地位。今年冷空气南下频繁,也压制了暖湿气流北上,一直都难以形成持续性的降水。这也造成了去年11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的降雨偏少。
5月24日,三峡工程主要设计者、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对“三峡诱发干旱论”做出回应。他说:“不能一遇到极端气候就怪罪三峡工程。恰恰相反,若没有三峡工程,长江中下游的干旱程度将会加剧。”
根据有关专家统计,洞庭湖地区在过去500年,发生重水灾率是11.17%,轻水灾率是23.03%,合计是34.20%;轻旱灾率是18.94%,重旱灾率是2.25%,合计是21.19%。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周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今年1月开始,长江中下游降水明显减少,出现了自1954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较为严重的旱情,可以说是一个极端气候事件。
去年年底,中国工程院向社会公布三峡工程论证及可行性研究结论的阶段性评估结果。根据该评估,三峡不会成为“第二个三门峡”;川渝大旱与暴雨和三峡工程没有必然联系;汶川地震并非三峡水库蓄水触发;库区地质灾害是可以控制的;三峡蓄水后,长江中下游河势总体未发生巨大变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