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2012中国海外投资年会主题论坛实录(2)

2012年08月22日 12:15
来源:凤凰财经

0人参与0条评论

主持人(卢琛):谢谢马赫国先生。下面有请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先生发言。

苏波:尊敬的王忠禹主席、陈经纬会长、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值此第二届中国海外投资年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此次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香港与世界各地有着广泛的经济联系,中国海外投资年会在香港召开,充分彰显了香港在中国海外投资活动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借此机会,我愿就加快工业企业“走出去”的问题做两方面的介绍,供大家参考。

一,我国工业发展与对外投资合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企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对外投资步伐不断加快。一是我国企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的22个行业中,我国产值均居第一或者第二,在500多宗主要的工业产品当中,有220种产量跃居世界首位,近年来,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端装备制造、高速轨道交通、高性能计算机、新一代移动通讯等领域取得了突破的进展,并进入世界先进行业。二是制造业产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2011年全国进出口总额3.6万亿美元,是2005年的2.56倍,是2000年的7.68倍。在出口产品当中,机电产品达到了10856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达到了5488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57%和29%。在电力装备、精密机床、工程机械、重型矿山等行业的出口产品中,高附加值的产品占较大比重,从进口看,机电产品达到了7533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达到了4000多亿美元。三是海外投资与合作迈出了新的步伐,2011年,我国企业直接对外投资遍布全世界132个国家和地区。从投资的方式看,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和工业园区等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不断增多,到目前已在几十个国家建立境外工业园区。四是中国工业“走出去”具有广阔的空间。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加速发展时期,但工业企业“走出去”仍处于初级阶段,从主要领域看,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主要集中在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等能源资源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美洲、非洲、欧洲等地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积极落实“走出去”战略,提高我国工业企业发展水平。“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大好时期。一是转型升级是中国企业下一步发展的关键任务。“十二五”时期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自主创新和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把工业发展建立的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二是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支持实力雄厚大型企业开展成套工程项目承包,跨国并购、知识产权国际申请注册,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和区域的营销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资源配置和价值链的整合,鼓励国内企业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中心,与境外研发机构和创新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合作,引导轻工、纺织、家电等技术成熟的行业,以重点企业为龙头,带动上下游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努力增加当地就业,推动国际市场需求大的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等重化企业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境外的重化工园区,在进一步加强与各国、各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合作的同时,增强当地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出口能力,实现双赢。三是加大对企业走出去的引导和政策支持,鼓励银行在授信额度、贷款条件、贷款期限等方面对“走出去”企业给予优惠,加大企业海外投资的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参与企业海外并购活动,实现银企联合“走出去”,鼓励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和规模较大、外向度较高的企业整体或者主营业务到中国香港、美国等境外主要资本市场上市,拓宽境外融资的渠道。研究制定并出台促进和保护企业境外投资的有关法律法规,引导规范和保护企业的境外投资活动,制定人才战略,重视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把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紧缺人才纳入人才的战略进化。四是建立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工作机制。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对外投资合作便利化的程度,为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搭建促进企业“走出去”的公共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分析国际市场环境、投资机会和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为工业企业“走出去”提供法律、财会、评估、知识产权等专业化的服务。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和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我们将不断地完善政策措施和市场环境,支持企业“走出去”,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迈上新的台阶,谢谢大家。

主持人(卢琛):谢谢苏部长。现在有请中国科技部副部长陈小娅女士发言。

陈小娅:尊敬的王忠禹副主席、陈会长,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值此第二届中国海外投资年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国家科技部,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去年底,首届中国海外投资年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企业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全球经济转型与中国海外投资新模式”,当前一段时间,尤其是2008年以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很多国家在应对危机过程中都纷纷出台了科技创新战略,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加快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经济体,在推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更是十分注重依靠科技创新来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加强科技支撑作用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同时,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重要作用,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依靠科技创新能力,融入到全球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去。过去,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一些资源开发、加工制造等传统领域,随着全球经济转型的深入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一些科技创新能与成为了新的投资热点。这为中国企业调整“走出去”战略,转变海外投资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中国对外科技开放的新进程,也为企业投资,参与海外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目前,中国科技部已经同世界上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同其中97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协定,与美国建立了创新对话机制,与欧盟在电动汽车、空间科技、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加深,与俄罗斯、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的科技合作也在不断拓展。

同时,中国科技“走出去”的工作,也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欢迎,在农业、生物、能源、环境、医疗、空间遥感等领域的合作,有效提升了这些国家的自我发展能力。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还积极参与了应对全球重大问题,在消除世界贫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与有关方面建立了良好的互动机制,树立起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必将会有更加有利的引领和支撑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支持和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希望有远见的海外投资者们一定把握好这些新的机遇,在科技创新领域大展身手,大有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最根本的是靠创新,纵观世界著名企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依靠创新。今天我们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中国企业向外发展,最终也需要通过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来赢得先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目前,企业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例已经超过了70%,设立在企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达到99家,工程中心有100多个,由企业牵头研制生产的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新一代宽带移动设备、高速机车、深海钻井平台等均达到了国际同类行业的先进水平。以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功能的国家高新区已经有88家,实现营业总收入13万多亿元,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外贸出口的15.8%,以联想、中兴、华为等为代表的一代优秀国际型高技术企业不断涌现,都以其坚实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开拓海外市场,赢得了国际地位,塑造了中国企业的形象。

今年7月,中国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强调要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国家自主创新政策将引导企业更多的向设计、品牌等高附加值的产业转移,鼓励企业在推进产品出口的同时,把眼光更加集中在利用海外科技研发资源上,加快创办海外研发中心,致力于打造国际知名的高技术企业,力争尽快形成一批能够引领科技发展的中国高技术企业军团。

女士们、先生们,近年来内地与香港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建立了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高层协调机制,在香港5所高校建设了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伙伴实验室,实施了深港创新圈三年行动计划,在科技创新建设和人才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很多内地的高技术企业在香港上市,募集到了支持研发的宝贵资金,一些内地的科研成果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推动下,也成功的在香港完善的资本市场中得到转化,催生出一批极具发展潜力的企业。展望未来,香港不是一个投资的热土,更有很多创新的机会。当全球经济转型把历史性的机遇带到我们面前时,中国的投资者和企业家只要更多的聚焦科技、致力创新,就一定能在拓展海外市场上再创佳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最后,预祝本届年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主持人(陈亨达):谢谢陈小娅部长,有请中国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周波先生发言。

周波:尊敬的王忠禹会长、尊敬的陈经纬主席,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获邀出席由香港中国商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海外投资年会,这是继第一次中国海外投资年会成功举办之后,又一次汇聚各界精英,紧跟世界经济潮流,广泛深入探讨中国海外投资问题的重要盛会,我谨代表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借此机会,我就中国海外投资有关问题谈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内地招商引资、吸收借鉴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主要平台,为内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香港的发展水平也因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而得到大幅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我去年在第一届投资年会上对此已经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同时,我对香港在新的历史阶段,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提出了看法。国家从引进来转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香港扮演重要的角色,日渐成为中国企业扬帆海外的练兵场和加油站,香港助力内地企业“走出去”初步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去年底,我国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220亿美元,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相当大部分是在香港和通过香港向海外投资完成的,展望未来,两地间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并肩参与国际竞争的新格局,这对两地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目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海外投资面临的机遇和风险并存,一方面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将持续较长时间,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外资需求疲软,地方保护主义抬头,使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在目前全球资源价格普遍下调,发达国家在寻求新的刺激措施的情况下,海外投资也面临低成本扩张、高起点发展的新机遇。中国企业在资源、技术等领域参与海外投资的条件更加成熟,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时期。

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应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加快发展。为此,我提出提两点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用好有利的政策。中央政府已将“走出去”作为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战略,也视之为新形势下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产业、财税、金融等多个方面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今年七一,胡锦涛主席赴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15周年活动,以及去年8月李克强副总理访港期间,中央政府还专门提出,推动内地与香港企业联合“走出去”,以多种形式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决策。这些政策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了 重要的保障和强有力的支持。内地和香港企业应该把握机遇,切实落实好这些政策举措,将政策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二是要进一步发挥好香港优势。借助香港优势,支持内地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内地与香港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内地企业应该继续发挥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充分利用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良好的区位优势,广泛的国际联系,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中西交融的特色文化,以及国际化人才和发达的资讯等有利条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突破投资壁垒,弥补自身在“走出去”初期所碰到的种种困难和不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们衷心祝愿中国企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驰骋世界经济的重要海外投资群体。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中央政府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也将高度重视香港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我们高兴地看到,香港回归以来,与内地的合作不断深化,并已经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香港在积极参与国家整体发展的同时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我们也高兴地看到,近年来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和特区政府,在推动两地联合“走出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相信只要内地和香港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就一定能够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充分把握机遇,妥善应对挑战,共同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谢谢大家!

主持人(卢琛):谢谢周主任。下面有请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李荣灿先生发言。

李荣灿:尊敬的王忠禹主席、尊敬的陈经纬主席,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第二届中国海外投资年会,在此,我谨代表国家商务部对本次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近年来,中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合作取得跨越式发展。“十一五”期间,中国对外投资年均增长超过30%,截止2011年底,已在境外设立企业约1.7万家,业务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前7个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7个国家和地区的240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了42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2.8%。通过不断扩大对外投资合作规模,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模式,我们更好地利用了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空间,促进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在不断的显现,世界经济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经济增长低迷可能持久较长一段时间,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但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仍在深入发展,全球产业结构面临深刻调整,新一轮产业和技术变革初露端倪,新的跨国投资、跨国并购、技术合作和产业转移的势头正在上升,各国对外来投资寄予厚望。中国对外投资发展仍处于重要机遇期。最近,国家商务部发布了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十二五”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到2015年要达到1500亿美元,“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17%。实现这个目标任务艰巨,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加快建立境外的加工制造基地,要引导符合外部市场需求、具有较强优势的加工制造企业对外投资,积极开展境外的加工贸易,推动部分产业加工制造链向外转移,促进各国共同的发展。要大力支持各类企业开展海外投资,既要推动大型企业整合全球资源和价值链,实现优势互补,也要鼓励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增强竞争力。要鼓励创新投资模式,积极创新对外投资的方式,鼓励企业因地制宜地开展跨国并购和投资,探讨投资与贸易相结合的新模式,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联合开展对外投资。

作为政府部门,只要搞好海外投资的宏观指导和服务,抓好“走出去”的统筹规划,引导更多的企业及集群式走出去,改善政府公共服务,推动政府和社会共同开展人才的培训,发展中介机构,加强信息咨询等服务,提高“走出去”的便利化水平,完善境外突发事件应急的处理机制,健全风险防范体系,维护海外资产和人员安全。

女士们、先生们,胡锦涛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的大会上特别指出,要充分发挥香港国际联系广泛的优势,拓展香港与内地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香港在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具有独特的作用,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汇聚中西文化、信息高度发达,与世界各地有着广泛的商业联系,拥有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开展对外投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内地和香港企业联合“走出去”大有作为。

为了加强两地的投资合作,国家商务部将采取措施,加大投资信息的交流和重点项目的对接,推进中介服务机构合作,开展跨国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积极推动内地与香港企业携手合作,开拓国际市场。我们相信,在两地企业家的共同努力下,国家的海外投资必将蓬勃发展,两地企业联合“走出去”必将硕果累累。谢谢大家!

主持人(陈亨达):谢谢李荣灿先生,有请中国农业部总经济师杨绍品发言。

杨绍品: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农业部对第二届中国海外投资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组委会邀请我部参加本届年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粮食实现了8年增产,去年粮食生产达到了创历史记录了11410万亿斤,今年夏粮获得了增产,秋粮也丰收在望,成为世界突出的亮点,也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农业发展从管理经验、经济实力等方面为农业对外合作创造了条件。近年来,我国农业对外投资额快速增长,合作领域已从东南亚国家扩展到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南美和非洲,产业范围也从粮食作物扩展到经济作物和农产品加工业。近年来,农业部在推动农业对外投资合作方面积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努力优化农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政策环境,与有关部门共同推动成立了对外农业合作的工作机制,依托这一机制,积极加强政策规划引导,为农业对外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推动建立了农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有效机制。目前我部已与50多个国家建立了双边工作机制,农业国际交往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与有关过程和地区签署了一系列农业国际合作的文件,落实了一批农业对外投资合作的项目,合作项目的效益水平也在稳步的提升。

三是不断拓展农业对外援助的范围领域,通过南南合作等形式,我部已与为亚洲、非洲、拉美的6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农业援助,援助范围已遍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示范、技术专家派遣、人员培训服务和两种繁育推广等多个领域。截止去年底,已援建农场近300个,非洲农业技术示范中心20多个,派遣专家培训当地农业专业技术人才2万余名,得到了受援国的一致好评,既促进了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经济生活的改善,也为企业在受援国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提供了桥梁和纽带,营造了良好氛围。特别是通过技术援助,授人以渔,探索了一条帮助非洲等欠发达国家实现粮食自给的有效途径。

四是积极争取农业对外投资合作的金融支持。近年来,我部已先后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签署了金融支持农业国际交流的协议,明确将农业对外合作作为支持的重点。

当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还很小,资金也不多,由于农业投资具有周期长、见效慢,同时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影响的特点,不确定性大,使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合作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是投资国制度和市场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政策缺乏连贯性,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甚至是被迫中断。二是农业对外投资的经济体的实力不强,缺资金的问题非常突出。三是多数企业缺乏熟悉国际经贸知识,通晓外语和专业技术,富有竞争意识和吃苦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影响了对外投资合作的效率和效益。四是保障对外农业投资合作的水平还比较低。此外,国外一些舆论对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不当宣传,也为我国农业“走出去”制造了障碍,影响了有关投资合作项目的开展。

“十二五”今后一个时期,农业部将致力于推动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宏观指导,研究并推动有关部门出台支持农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农业对外投资合作的重点产业和区域。二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借鉴发达国家开拓国际市场的普遍做法,建立健全农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政策保障体系,努力从企业资本金、企业对外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三是提升行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建立完善农业投资合作的报告机制,加快培育行业协会、强化境外投资环境影响与风险评估,推动完善海外农业直接投资、保险及法律援助等鼓励各位经济主体参与相关的活动中。

四是发挥香港地区的桥梁纽带作为,香港的政经地位独特,区位优势明显,在开展境外投资合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我们将通过中国海外投资年会这一平台,进一步发挥香港各种独特的优势,推动香港企业与内地企业的合作联合,共同推进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合作健康有序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合作已具有了良好的开端,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既是发展所需,也是大势所趋,我们期待着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农业对外投资合作当中,也希望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开拓进取,积极投资海外农业开发,在提高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同时,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在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同时,树立起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我们相信有政府部门、企业、团体和中介组织的共同参与,有国家日益完善的制度和政策保障,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合作事业必将取得更大的发展。最后,预祝本届年会取得圆满的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卢琛):谢谢杨绍品总经济师,接下来有请台湾海基会副会长、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许胜雄先生。

许胜雄:各位女士、先生们,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到香港来出席2012中国海外投资年会这么一个重要的国际的盛会,我谨代表台湾工业总会对今天的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两岸三地的经贸关系一向十分紧密,去年大陆分别是香港跟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而香港也是内地第三大及台湾第四大的贸易伙伴,台湾跟大陆、香港在台湾的出口贸易中已经占了40%,也是台湾最大的出口的地区。近年来,两岸三地的连接更是升温。两岸自从2008年底开始,海运的直航、空运的直航正式实施,也就是“三通”全面启动,2010年,两岸通过海协会、海基会的两会平台,已经举行了8次的会议,陈云林会长就在今年8月8日、9日到了台湾,具有了第八次江陈会,两岸已经签订了18项的协议,成果非常的丰硕,带动两岸买入新的里程。另外一方面,港台的关系也是两岸三地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2012年4月份,港台的关系翻开了历史性的一页,香港跟台湾分别成立了港台经济文化合作协定会和台港经济文化合作促进会,为两地提供了一个直接的沟通平台,来探讨、磋商和落实多个涉及公共政策范畴的合作项目,也取得了亮眼的成果,例如去年底签署了航空运输的协议,增加了香港跟台湾方面的客运和货运的班次、航点以及货运量。总的看来,两岸三地的合作起步较早的还是大陆跟港澳的合作,香港作为中国“走出去”、“引进来”的窗口,人流、物流、资金流都从这个窗口流出去,当然不是简单的流出去,流过的时候是增加了附加价值。当然,更为大陆引进了技术、人才、管理等等的经验。2003年签署了CEPA以来,内地与香港更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当然,一个接一个新的里程碑,都标志着两岸三地之间的关系不断的提升,制度化的平台和平台之间的连接,更加带来了更多两岸三地之间扩大投资的新的机遇。随着两岸经贸的增长,CEPA将进一步促进区域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因为两岸直接贸易而带动的经济上的溢出效应直接有利于香港的转口贸易,特别是服务业的部分,香港经济以服务业为主,在内地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可以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加速与国际的接轨,而台湾的企业也对金融和商贸服务的需求随之上升,香港也可以为台湾的企业提供不同的资源的服务,而获得商机。换句话说,香港完善的商贸的服务体系,台湾的国际化的经验,以及先进的转运体的创新技术,大陆内地庞大的市场规模,具有竞争力的成本以及强势的经济生产的需求,我想两岸三地已经形成优势互补又紧密相连的铁三角的结构,在全球价值链中形成最完整、最坚固的产业链。

我一直在谈产业链中如何去扮演优势互补,扮演产业链价值贡献者的角色,是两岸三地企业界朋友可以思考的运作的机制。台湾这几年来投资在中国大陆已经达到4万件,投资的金额也超过了2000亿美金,而现在签了APEC,签了两岸的投保协定,大陆对台湾的投资还有成长的空间。值此全球经济不明朗的因素非常多,很多的嘉宾也提到,北美经济的不稳定和欧债危机的蔓延,整个世界经济版图的重心已经在往亚洲迁移。如果两岸三地能够在紧密合作的基础上来抓紧时机,在全球市场发挥更大的协同效应,将能成为全球经济希望的曙光。总的来说,我相信两岸的持续的经济发展,以及彼此间的相互投资,可以为三地带来三赢的局面。展望未来,三地的经贸发展必将会更进一步,而不断改善的两岸关系,也必定为香港以及大中华区带来更多的商机,令整个区域的发展更蓬勃、更精彩。

最后,祝愿2012中国海外投资年会所有活动圆满成功,祝在座的女士们、先生们合家欢乐,身体健康。

主持人:谢谢许胜雄先生,最后,有请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傅成玉先生。

傅成玉:尊敬的大会主席,女士们、先生们,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欧盟国家复苏乏力,欧盟国家正受债务危机困扰,极力避免经济衰退,美国经济复苏乏力,高失业率、债务悬崖等挑战仍未解除,受其影响,新兴经济体正面临着经济减速、通胀压力和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的直接结果,使全球经济进入5到10年的低靡期,应对这些挑战,尽管各国的政策措施不尽相同,但是共同之处都是在重构自己的经济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全球性的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跨国公司,包括中国公司既形成挑战,也带来机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际贸易保护有所抬头,经济问题政治化倾向有所加强,国际投资风险越来越大。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风险尤其巨大,其中包括对中国投资的偏见,这些偏见既来自于政治领域,又来自于经济和社会领域,同时也有中国企业在实践中缺乏经验的原因,但是从长远看,全球化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也将是世界经济新一轮结构调整完成之后的必然。能不能抓住当前的机遇,把握未来的发展,是对企业所有,包括中国企业最现实的挑战,不能抓住今天,就会失去明天,有想抓住今天,就要立足长远,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实现未来的长远发展。坚持合作共赢,承担社会责任,是规避风险的最有效方法。

这些年来,中国石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一方面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政治障碍,一方面通过合作共赢,开展海外投资,推动海外业务发展,做到了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截止目前,中国石化海外投资总额已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投资贸易、工程服务等业务,分布在全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政治干扰较大、中国投资偏见比较严重的国家也实现了突破,海外员工总数超过3万人,其中当地和国际化员工占80%以上,国际化经营程度不断提高,境外资产、营业收入、利润在公司所占的比例从2005年的10.6%、2%和0.2%,提高到2011年的36.6%、28.2%和18.7%,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发展国际化经营,必须要转变理念、转变方式、转变形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合作供应、承担社会责任。坚持以合作为主的方式,坚持商业化、市场化的原则,坚持人才国际化和用工本地化,切实履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无论什么行业,无论到哪个国家投资,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在投资国应对气候变化、当地环境的保护、当地就业的促进、当地税收和经济发展的贡献。只有在这些考虑充分的基础上,企业如果有回报,我们才真正进行投资,才能真正实现双赢的合作,才能实现企业与社会、与投资者、与员工、与当地政府和社区环境共同发展、和谐发展。因此,也就规避了最大的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使西方的偏见不攻自破,才能证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不仅是商业化的,而且是共赢的商业化投资。

女士们、先生们,回顾历史,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在排斥外来投资中发展强盛起来的,展望未来,世界各国无论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方式无论如何转变,也都无法独自走出困境,要完成全球经济转型,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最终都必须通过合作来实现,通过合作来共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各类企业和政府、社会都有所作为。中国企业通过海外投资,既可以实现自身的发展,也可以实现与合作伙伴、当地政府、当地社区和人民以及环境实现共赢,谢谢大家!祝大会圆满成功。

主持人(卢琛):谢谢傅先生。今天上午我们所有的议程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各位。

[责任编辑:zhangsw] 标签:投资 中国 企业 香港 
打印转发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6067600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

  • 单日流入资金最多个股
  • 明星分析师荐股
股票名称 股吧 研报 涨跌幅 净流入
复星医药 股吧 研报 2.54% 82180.60万元
天山股份 股吧 研报 -2.21% 56006.18万元
京东方A 股吧 研报 3.63% 54386.33万元
隆平高科 股吧 研报 7.90% 52767.97万元
智飞生物 股吧 研报 -2.57% 47914.52万元
天邦股份 股吧 研报 8.00% 47535.05万元
北大荒 股吧 研报 8.85% 45487.80万元
中国联通 股吧 研报 4.12% 43193.2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