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应尽快摸清成本信息并向社会公开 监管须给力

2011年03月31日 11:19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冯海宁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应尽快摸清成本信息并向社会公开,一方面便于消费者准确了解真实的涨价背景,另一方面,可以保护企业合理的涨价行为,同时,对不合理的涨价行为也是警示和惩罚。更为重要的是,调查涨价产品成本并公开成本信息,还能为缓解通胀压力找到药方

近日多家企业纷纷酝酿上调终端产品价格,在消费者中引起较大反响。有关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产品涨价带来较大争议,但是企业因原材料及劳动力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压力增大却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尤应引起关注的是国际因素对中国通胀形势的影响。受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地震及利比亚局势动荡的影响,未来中国输入型通胀恐进一步加剧(3月27日《扬子晚报》)。

据悉,康师傅方便面半年内三次调价,联合利华、宝洁等日化企业日前也传出酝酿集体涨价。这些企业涨价的理由普遍是:原材料及劳动力价格上涨。比如,日用化学产品价格上调的理由是“上游原材料石化产品、植物油、无机化工产品等近期平均上涨了40%左右,直接带动日化用品成本增加约20%”,方便面调价的理由是,面粉、棕榈油等各项原料价格持续上升。

不可否认,由于国际因素和自然因素等影响,原料价格处于上涨态势,劳动力成本也在增加,不少企业面临涨价压力。但每一种涨价行为是否都是因为成本上涨?成本推动的价格涨幅是否合理?却令人质疑。这是因为,不排除有的产品成本仅增加5%,而企业夸大为10%,进而涨价10%;或者有的产品成本根本没有增加,而企业却以成本增加为借口来获利。

成本增加这事儿有时说得清楚,但很多时候说不清楚。因为国际与国内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产品成本,真正熟悉产品成本的只有相关企业,而相关企业又不可能把这些秘密完全披露。因而,要想应对企业涨价,不让通胀雪上加霜,不能只盯着企业是否串通涨价,也不能只调查企业是否试探市场,我以为,还应该以成本调查和信息披露来回应企业涨价理由。

比如,对于四大日化巨头近日的集体“提前宣布涨价”一事,网友们不约而同地要求相关部门主动调查,看看是否串通涨价,是否垄断趋利。这些问题的确需要调查,不过,仅调查这些问题还不够,还应该调查日用化学产品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增加情况,看看成本上涨幅度是否和日化企业负责人说的一样。如果成本有出入,理应披露成本信息,让消费者对相关产品“用脚投票”。

有日化行业组织负责人称,企业涨价是一种市场行为,政府不应过多干预。但如果企业是串通涨价、垄断趋利,政府当然需要干预。尤其是,当企业涨价普遍以成本上涨为借口时,我们必须高度警惕成本上涨有没有“猫腻”,这不仅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更是为了维护国家经济稳定,否则,以成本上涨为借口的涨价行为就会加剧中国通胀形势。尽管目前从统计部门和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期货指数等渠道能获得部分原材料价格信息,但不能完全准确反映方便面、日化等涨价产品的成本信息。因此,某一种产品如果有涨价通知或涨价暗示,相关部门应尽快摸清成本信息并向社会公开,一方面便于消费者准确了解真实的涨价背景,另一方面,可以保护企业合理的涨价行为,同时,对不合理的涨价行为也是警示和惩罚。

更为重要的是,调查涨价产品成本并公开成本信息,还能为缓解通胀压力找到药方。比如,如果调查显示物流成本过高推动产品成本上涨,就应该降低过路费等物流成本。如果水、电、油、气等公共产品调价推动产品成本上涨,就应暂停公共产品调价或者尽快理顺价格机制,因为控制通胀是今年的首要任务,各方都要为控制通胀保驾护航。如果是因为税费过高,应尽快减税去费。无论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地震,还是利比亚局势动荡以及未来不可预测的国际风云,这些国际因素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国内物价,再加上国内诸多因素影响物价,可以说,今年CPI调控面临国际局势和国内因素多种挑战。这些挑战是压力也是动力,是一个国家向上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要应对这些挑战,监管必须给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wangxy] 标签:信息披露 通胀 成本信息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