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晓东
4月CPI和PPI同比分别上涨5.3%和6.8%,较上月双双回落,一定程度上舒缓了通胀快速上行的压力。在紧缩效果初步显现的背景下,未来如果通胀形势不发生新的明显变化,紧缩力度继续加码空间不大,紧缩调控暂时进入观察期。
二季度以来,由于蔬菜价格回落较快,一些人士开始探讨物价涨幅“拐点”的可能性。从最新经济数据来看,目前还不能说物价已进入下行周期,3月5.4%的涨幅高点有可能被突破。原因如下,首先,从4月物价数据结构上看,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4%,成为八大类产品中唯一环比下降的种类。这主要是由于蔬菜价格下降引起,但目前不少农户在赔本卖菜,未来蔬菜价格继续回落的空间并不大。而非食品价格仍然面临继续上涨的压力。其次,从翘尾因素来看,未来几个月的影响仍将加大,尤以6、7月为甚。以5月为例,如果该月CPI环比涨幅超过0.1%,当月CPI就将再度创出新高。
从乐观方面来看,自去年11月以来,通胀环比涨势明显放缓,CPI连续6个月位于4.9%-5.4%的区间,表明物价调控初步取得成效,由先前的“上行期”进入“拉锯期”。
至于物价“拐点”何时出现,目前初步预计有两种可能。一是如果大宗商品价格不再明显上涨,居住类价格受调控政策影响回落,7月左右物价可能出现趋势性下行。二是如果输入性通胀和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上涨压力继续显现,不排除5%左右的物价涨幅持续到四季度,甚至更晚。(下转A02版)
(上接A01版)“拉锯”局面同样体现在其他实体经济指标上。当前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另一层担心是,调控政策是否会“误伤”实体经济。从4月经济数据来看,尽管经济热度适度回落,但宏观经济增长局面仍然良好可控。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5.4%,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7.4%,均体现出超预期的良好增长态势。从一些出现下滑的指标来看,工业增加值、消费品零售总额,回落幅度基本在1-2个百分点以内,跌势并不凌厉,属于宏观调控预期范围。
通胀压力仍未挥去,实体经济增长尚可,在这种局面下,二季度宏观政策将延续先前基调。货币政策方面,4月物价并未出现明显的新涨价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5月加息的紧迫性,而数量型工具仍有实施空间。4月贸易顺差重新超过100亿美元,新增信贷规模逼近7400亿元,在流动性仍较为充沛的背景下,央行不排除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来央行已先后4次加息,存款准备金率升至20.5%的历史高位。尤其是4月,货币政策再度出现“三率齐动”的局面。在紧缩效果初步显现的背景下,未来如果通胀形势不发生新的明显变化,紧缩力度继续增强的空间也不大,短期内紧缩调控进入观察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