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观察之二十:解决粮食安全须抓好两件大事

2010年09月10日 20:07中国产经新闻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文/本报评论员 龙军

日前,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粮食安全工作情况时表示,国家将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粮食安全分级责任制,以确保粮食安全目标。笔者以为,这是具有创造性的重要举措,因而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对于超过世界1/5人口的泱泱大国来说,粮食安全的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生产,并专门出台《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的方针。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粮食连续6年来实现增长,且连续6年来的粮食自给率均保持在95%以上。这一可喜局面,是令中国人民自豪的,也是令世界瞩目的。

但是,自豪的成就已然过去,未来的压力已然来临。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粮食需求总量将达11450亿斤。如果按照现在的粮食自产量,那时的粮食缺口相当于中国最大的产粮大省河南的全年总产量,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我们有能力保障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吗?恐怕这个问题有些多余。因为无论有没有能力,都得保障,否则,缺粮的天下将是一幅什么景象,世人皆知。那我们又该拿什么来保障呢?

应该说,当下推行的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粮食安全分级责任制的做法,不失为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可行之策。这一职责将中央和地方的责任明确化、具体化,在粮食安全上推行各地行政长官负责制,使各地不得不在追逐高附加值非粮产业的同时,真正担负起耕地保护、水利工程建设、农业科技推广以及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和市场调控的责任,做到主产区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现有自给水平进一步巩固。

当然,责任制的落实,只是解决了战略的执行问题。而战略的谋划和布局问题,更是至关重要的。

从我国国情来看,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被突破就算不错了,要想通过增加耕地面积来增加产量,基本上是空想主义,最有效的出路只有两条,一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二是依靠基本农田水利工程予以保障。

有专家指出:“这几年粮食生产之所以实现连续6年增产,最大的贡献在科技。目前,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0%”。因而,“科技兴粮”应该纳入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构成。至于如何做到“科技兴粮”,相信我们的相关部门和从业者们会有许多良策。

而基本农田水利工程之于粮食安全,其重大的作用和贡献当是毋庸置疑的。在我们18亿亩耕地面积中,目前具备灌溉能力的耕地仅为8亿亩,而就是这8亿亩灌溉田,其生产出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分别占到了全国产量的75%和90%,况且这8亿亩灌溉田还普遍存在灌溉设施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功能退化等问题,灌溉水利用率只有46%。如果我们的水利设施再好一点,灌溉水利用率再高一点,仅这8亿亩的增产潜力,就足以可观的了。因而,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理应纳入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构成之中。

笔者认为,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两项大事,应该是抓住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牛鼻子。

相关专题:

聚焦中国新一波粮食危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热点推荐: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龙军   编辑: huangshuo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